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2.党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是()
A.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基本状况 B.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D.我国的基本国情
4.2009年1月25日,教育部发布《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纲要(试行)》,要求全国中小学
要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并根据不同年级开设不同课程、保证相应的学时。
作为中
学生,维护民族团结就要()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②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③与各民族同胞平等相处④严厉制裁民族分裂分子
A.①④ B.②③C.②④D.①③
5.去冬今春,我国西南五省市遭受了60年一遇罕见的严重旱灾。
仅云南一省近3000多万
亩秋冬播农作物受灾,全省夏粮将因灾减产一半以上,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
西南
大旱警示我们()
①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②要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
③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④保护资源,节能降耗迫在眉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7.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
出,要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政
策措施。
这体现的基本国策是()
A.节能减排 B.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C.依法治国 D.可持续发展
8.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等30多个城市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全球有6000
多个城市10多亿人共同参与。
这说明 ( ) ①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②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关键是靠科技
③节能减排已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④倡导低碳生活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10.以下属于我国人口基本特点之一的是()
A.农村人口多B.男女性别比失衡
C.人口素质偏低 D.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11.如果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展示给世界看,那么上海世博会就是世界展示给中国看。
世博
会既是一次世界科技交流的盛会,更是一次世界文化的碰撞会。
面对不同文化的差异,我们
的正确态度是()
①照搬照抄全盘吸收②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③相互借鉴求同存异④尊重差异共同繁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2010年伊始,面对雪灾、旱灾、地震、水灾等一系列灾难,武警官兵、各地人们抗击
灾难,保家卫国的精神、气势、壮举令世人提气、感慨,这精、气、神是贯穿祖国天地之间
的浩然正气,是我们民族的无价之宝。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对自然的破坏和过度索取是导致灾难发生的主要原因
B.中华民族创造了大量灿烂的中华文明
C.人与自然很难相处,在灾难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D.抗击灾难所表现出来的精气神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
二、大题
13.材料一:2009年11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45%,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材料二2009年度最流行的词汇低碳生活,简单的说就是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不再持续变暖,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
它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
“低碳”正在渗透到百姓生活、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各个领域,在我们身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改变着固有的生活习惯,成为“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什么发展战略?
(2)我国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二氧化碳的低排放工作?
(3)“今天你低碳了吗?"你认为我们青少年能为过低碳生活做些什么?
14、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浙江省应立足省情积极行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
(2)联系材料一、二,分析浙江省在节能减排中应采取哪些措施?
(3)对材料三中企业家的做法或农民的想法,请选择一种加以评析。
15.小亮家准备搬进新居,需要购置冰箱、空调等家庭生活用具。
小亮和几个同学来到一家电器商店进行考察,下表是他们了解到的相关信息:
(1)根据低碳生活的要求,你认为小亮家应购买哪款冰箱?请你用两个具体实例对小亮家其它生活用具的购置提出建议。
(2)请你谈谈国家对节能产品给予补贴的理由。
(3)由以上信息及对问题的思考,你能得出哪些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
16.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
白皮书说,新中国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的民族政策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是正确和行之有效的。
这一政策指引下,中国各族人民维护了国家统一,维护了社会稳定,维护了民族团结,开辟了一条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光明大道。
(1)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的民族政策适合中国国情。
请你联系所学知识谈谈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是什么?
(2)建国后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新型的民族关系?
答案
1 A
2 D
3 C
4 B
5 C
6 B
7 B
8 A
9 D 10 C 11 B 12 D
13.(1) 可持续发展战略(或科教兴国战略)。
(2) ①这是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决定的;
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客观要求;
③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④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低碳社会的迫切要求;
⑤中国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维护国际公共利益。
(3) 节约用水,实现水的可循环利用;节约用电,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灯具;出行尽可能步行或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用一次性筷子或餐具,回收废弃物等。
14、(1)消费量远远大于生产量,能源短缺严重;消费以煤炭和石油为主,水电、风电、核电和天然气的比重较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2)利用科技,提高煤、石油资源的利用率;加大对本省水电、风电和核电等的开发和利用;依托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尽量提高天然气的消费比重。
(3)企业家的做法是正确的。
因为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做到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
农民的想法是不对的。
因为在使用农业机械、化肥和农药的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稻草、秸杆等在田里燃烧会造成大气污染。
15.(1)B款冰箱。
①购买节能灯。
②购买太阳能热水器。
③购买节水龙头和马桶等。
(2)①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②我国实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国家鼓励、支持、引导消费者使用节能环保产品。
④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⑤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或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3)①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技术创新。
②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
③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每个公民自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④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16.(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载入了我国的宪法和法律。
(2)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