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高中语文教材分析名师编辑资料

最新高中语文教材分析名师编辑资料

掌握诗歌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分 析鉴赏能力;
学习诗歌的不同写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阅读,分析诗歌的一般方法:
1,尽可能地了解诗歌作者的背景,流派等情况; 2,读懂诗歌文字的表面意义,并将意象连贯形成完 整的形象或找出其中的关键字词句. 3,从表面形象着手,联系背景材料,挖掘其中的深层 意义,比喻意义,象征意义,多重意义. 4,常用的诗歌表达手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托物 言志,寓情于景,形象寄意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夸张等). 5,体会和分析其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绮丽,婉 委,精警,豪壮等)及风格特色(豪放,婉约,清丽等). 6,掌握分析角度(构思,主题,选材,表达,语言等)及 常用的诗歌术语.
势.
篇目 思想内容 艺术手法
<西风颂> (雪莱)
<欢乐颂> (席勒)
<青春颂> (马赛曲) (密茨凯维 支)
赞扬”西风”摧 枯拉朽,驱赶”冬 天”,迎接”春 天”.
歌颂爱情,友情,呼 吁全世界的人在 爱的基础上和睦 相处.
呼唤青春的热情, 战胜衰老和死亡, 讴歌新生力量.
“西风”的象征意义 (与我国传统赋予意 义比较),奔放,雄浑 的风格.
篇目 思想内容 艺术手法
<地球,我的 母亲>(郭沫 若)
<太阳吟>
(闻一多) <大堰河> (艾青)
<寻梦者> (戴望舒)
<烙印>
(臧克家)
对大自然,工农的 比喻的运用,”我” 赞美,”五四”强烈 的形象和激情. 反封建,个性张扬.
身居异国对祖国和 “太阳”的寄寓意义. 家乡的思念与热爱. “三美”主张
的韵律.
年轻人梦幻般的 美好向往(爱情, 理想)与迷惘.
何其芳前期诗黑暗中的渴望与 寻找
“窗”外的”太 阳”,”蓝天”与” 重帘”隔断的对立 意象象征.
篇目
<孤独的收 割人> (华兹华斯)
<豹> (里尔克)
<严重的时 刻>(读本) (里尔克)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教材中诗歌要点把握
篇目
毛泽东词 二首
中国现代 诗三首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长沙>写秋日景色, 忆峥嵘岁月,抒豪情 壮志. <重阳> 一反重阳诗词之感 伤,表达人生奋发哲 理.
1,词体的了解; 2,<长沙>上下片 的不同, 3,<重阳>的情景
<再别康桥>离别时 1,情景交融,清
的复杂情感;
新含蓄;
<死水>激愤中的爱 2,象征中的强烈
钥匙丢了> 代青年的困惑,思 雨,寻找,太阳等意象
(梁小斌) 索和追求
的象征意义.
<相信未来> 文革年代对未来 前三节的”意象”象
(食指)
的一种企盼.
征及后几节的直抒胸 臆
<停电之后> 与黑暗势力的抗 “太阳”,”电灯”,”蜡
(穆旦)

烛”与”风”,”黑暗”
的意象对比.
<这也是一 切>(舒婷)
坚信正义,坚信光 各种比喻形象的象征 明,坚信未来. 意义,排比句式的气
的热爱和追求.
特征).
<致大海>爱国情怀抒发. 1,大海的丰富内
<篱笆那边>突破规范, 涵与我的情感;
去勇敢追求理想.
2,篱笆那边与上
<我愿意是急流>对美好 帝的意象内涵
爱情的追求.
3, 两组意象系
列的对称.
篇目
<雨巷> (戴望舒)
<预言> (何其芳)
<窗> (陈敬容)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特定环境下迷惘 “雨巷””丁香姑娘” 彷徨中对美好理 的象征,内在跌宕回 想的向往和追求. 环的诗情,复沓和谐
国之情;
情感(三美主张)
<赞美>对祖国,民族 3,形象寄意与直
的深沉之爱.
抒胸臆的结合.
篇目
中国当 代诗三 首
外国诗 三首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错误>对错过事物(爱 1.诗歌中比喻,
情或美好事物)追求与 象征的含义,
反思.
2,诗歌意象的确
<致橡树>正确的爱情观. 定与不确定性
<面朝大海>对平凡生活 (诗歌艺术重要
这些诗歌,从国家地区划分,有我国大陆,港台及 外国诗歌; 从艺术流派划分,有我国早期白话诗, 新月派,浪漫主义,七月诗派,现代派等; 从诗歌的 表达手法划分,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通过多种手 法来表达).
诗歌教学的目标:
增强学生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陶冶情操;
了解诗歌的艺术特征,学会欣赏不同流派,不 同风格的诗歌;
丰富,美好的想象寄 情与直抒胸臆的结 合,奔放而稳馨的风 格.
丰富的想象,洋溢的 激情.青春与衰老的 两组对立意象群.
(二)古代诗歌共有3个单元43首,读本48首,包 括各个朝代,各种流派风格,各种诗体.
古体诗:诗经体(四言诗),楚辞体(骚体诗),乐府 诗(汉乐府,旧题乐府,新乐府),五言古体诗,七言 古体诗(七言歌行体)等.
英国十八世纪浪漫 “收割人”形象内涵 主义湖畔诗人,田 分析,通过”我”的 园抒情诗,孤独,迷 视觉和感受表达; 惘情绪的表达. 清新自然的语言
自由被强权所束缚 奥地利象征主义诗 的无奈与激愤. 人,”豹”与”铁栏
杆”意象的对立象 征意义.
里尔克后期诗表现 哲理性和整齐的句 哲理的沉思:人生 式和诗行. 无处不在,生活
近体诗(格律诗):七绝,五绝,七律,五律.
词:小令,中调,长调(慢词).
曲:包括剧曲(杂剧,南戏,传奇中的唱词)与散曲 (小令,带过曲,套曲).
古诗词的教学建议:
首先是了解古诗的一些基本知识:
古诗的体式:诗、词、曲(还可细分许多具体体式). 格律诗体式特点:(1)辨平仄
(2)讲格律:平仄的相间,相对,相粘(四类基本句式). (3)讲对仗: (4)押韵要求:古体诗,近体诗,词曲的不同韵和要 求,了解不同诗体押韵的特点.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一)
教材中的诗歌教学
(一)现当代诗歌 (二)古代诗歌 1,教学建议
2,近年来高考试题分析 3,教材分析
制作: 嘉兴教育学院 徐志平
一,教材中的诗歌教学
教材中的诗歌教学分为中外现当代诗歌 和古典诗歌两大部分.
(一)现当代诗歌1个单元16首,读本中选 25首(含现当代人写的古典诗歌).
讴歌同情劳动妇女, 艾青体的诗歌特征 抨击旧制度罪恶. 人物形象,语言,手
法,形式..
人生理想的追求和 寻”梦”,”金色的
实现.
贝”及过程的象征
义.
早期诗作的代表: “烙印”的象征义. 对生活艰辛的认识. 古典诗歌的借鉴与
现代诗歌手法的结 合.重视”炼字”.
篇目 思想内容 艺术手法
<中国,我的 “十年动乱”中一 钥匙,回家,蓝天,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