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麻醉药课件
吸入性麻醉药课件
概念
全身麻醉药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能可逆性地引起意识、感觉和反射消失的 药物。
吸入性麻醉药(inhalation anaesthetics )是一类挥发性液体或气体类药物,前者 如乙醚、氟烷、异氟烷、恩氟烷等,后者 如氧化亚氮。
吸入麻醉分期
一期(镇痛期)从麻醉开始到意识完全消 失的一段时间。
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
优点 ➢ 镇痛作用强 ➢ 不燃不爆 ➢ 诱导期短,停药后苏醒较快 ➢ 对呼吸、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 麻醉时患者感觉舒服愉快
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
缺点 ➢ 对心肌略有抑制作用 ➢ 麻醉效能低 ➢ 肌松作用几乎没有 ➢ 需要与其他麻醉药配伍方才能达到满意效
药物由血分布入脑受脑/血和血/气分布系数 的影响。脑/血分布系数指脑中药物浓度与血 中药物浓度达平衡时的比值,此系数大的药 ,易进入脑组织,其麻醉作用较强。
吸入性麻醉药主要以原型从肺泡排出,脑/血 和血/气分布系数低的药物较易被血液带走和 排出,苏醒快,相反则苏醒慢。
常用药物
麻醉乙醚(anesthetic ether) 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 异氟醚(Isoflurane) 七氟醚(sevoflurane)
二期(兴奋期)从意识和感觉消失到外科 麻醉期开始。一、二期合称诱导期。
三期(外科麻醉期)病人 由 兴 奋 转 为 安 静 如熟睡状。由浅至深可分为四级。
I. 呼吸由不规则转变为规则。 II. 眼球固定为本级开始的标志。 III.腹式呼吸明显。 IV. 腹式呼吸明显减弱。 四期(麻醉中毒期)呼吸停止,最后能导
果
异氟醚(Isoflurane)
优点 ➢ 对肝肾功能无明显损害 ➢ 诱导期短,停药后苏醒较快 ➢ 抑制神经肌肉接头,肌松良好 ➢ 对呼吸道粘膜几乎无刺激性
异氟醚(Isoflurane)
缺点 ➢ 有腐蚀性 ➢ 使脑血管扩张,升高颅内压 ➢ 对胃肠道蠕动和张力有抑制作用 ➢ 镇痛作用较差。
七氟醚(sevoflurane)
致心跳停止而死亡。 缩短第二期,妥善掌握第三期,绝对避免
第四期
பைடு நூலகம்
作用机制
吸入性麻醉药经肺泡动脉入血,而到达脑 组织,阻断其突触传递功能,引起全身麻 醉。吸入性麻醉药溶入细胞膜的脂质层, 使脂质分子排列紊乱,膜蛋白质及钠、钾 通道发生构象和功能上的改变,抑制神经 细胞除极,进而广泛抑制神经冲动的传递 ,导致全身麻醉。
体内过程
吸入性麻醉药都是挥发性液体或气体,脂 溶性高,容易通过生物膜,经肺泡进入血 液,然后分布转运至中枢神经系统。
麻醉药分布在血液中的量主要受其在血液 中溶解度的影响。溶解度用血/气分布系数 表示。血/气分布系数大的药物,会导致麻 醉诱导时间长。反之,麻醉诱导时间短。
吸入性麻醉药的吸收及其作用的深浅快慢, 决定于它们在肺泡气体中的浓度。在一个大 气压力下,能使50%病人痛觉消失的肺泡气 体中麻醉药的浓度称为最小肺泡浓度( minimal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 ) 。 MAC数值越低,反映药物的麻醉作用越强。
优点 ➢ 无色透明、芳香无刺激液体 ➢ 肌肉松弛作用较强 ➢ 诱导期短,停药后苏醒较快 ➢ 具有镇静作用,适用小儿麻醉 ➢ 对呼吸系统影响小
七氟醚(sevoflurane)
缺点 ➢ 化学性质不稳定 ➢ 苏醒期会有躁动现象
谢 谢!
谢谢观赏!
2020/11/5
19
麻醉乙醚(anesthetic ether)
优点 ➢ 麻醉浓度的乙醚对呼吸功能和血压无影响 ➢ 对心、肝、肾的毒性小 ➢ 乙醚有箭毒样作用,故肌肉松弛作用较强 ➢ 镇痛作用强 ➢ 麻醉分期明显
麻醉乙醚(anesthetic ether)
缺点 ➢ 诱导期和苏醒期较长,易发生意外 ➢ 有特异臭味 ➢ 易燃易爆 ➢ 刺激呼吸道分泌物增加 ➢ 胃肠反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