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生涯规划书》——《自我规划》新 - 副本

《职业生涯规划书》——《自我规划》新 - 副本

规划自我引言驻足观望,电子、网络铺天盖地,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科技浪潮源源不绝,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形形色色人物竞赴出场,真的不得不感叹,这世界变化好快。

记得当初刚进入大学,我曾思考过一个问题:“我将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转眼间,大学生活已经走过一半,现在的我不得不再思考一个问题:“大学毕业了,我将选择怎样的职业?”身处信息世界,作为一名地理专业的当代大学生,我不由得考虑起自己的未来。

在机遇与挑战粉墨登场的未来社会里,我究竟该扮演怎样一个角色呢?水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江河;人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气候。

没有兢兢业业的辛苦付出,哪里来甘甜欢畅的成功的喜悦?没有勤勤恳恳的刻苦钻研,哪里来震撼人心的累累硕果?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

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因此,如今已是大三的我,站在这个即将毕业的路口,该如何去面对或者选择我的未来之路呢?走老路吗?那里没有未来的召唤;走别人铺垫的路吗?那里必定有他们的误区;期待又一村的奇迹吗?那理想永远不会起步;闭着眼睛摸索吗?那你遇到的必然是无数次的没有结果的碰壁;那我该怎么办?-----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好自己的未来,有的放矢。

一、自我分析自我分析,也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

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人都要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分析,自我测评,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倾向、身体状况、教育背景、过程经历、思维能力、专长、技能、情商、智商等。

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

(一) 职业兴趣诺贝尔物理学奖得者丁肇中说过:“兴趣比天才更重要”。

兴趣是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它能将你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你长期专注于某一方向,做出艰苦的努力,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测评结果:2我的分析:从测试中可以得出,我的职业兴趣类型是SMA型。

喜欢与人打交道,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他人,同时感情丰富,管理能力较强。

在生活中,我也是一个喜欢与他人交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有自己的主见,乐于助人,只是思维有时不是很敏捷,缺乏一定的创造力。

(二)职业技能技能是一种个性的心里特点,它是指引人能够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人们完成某项任务,往往是多种能力集体作用的结果。

一个人技能的高低决定一个人办事成功率的大小,是职业适应性首要的和基本制约因素,任何一种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

测评结果:3我的分析:我的基本能力和言语较强,说明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擅长和别人沟通;我的人文素质分数也很高,说明我的文学修养还可以,这是值得高兴的。

可是数理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较弱,这都需要加强。

(三)职业价值观价值观是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态度和评价反映出来的,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的内动力。

而职业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各种职业价值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

大学生必须抛弃陈旧的职业等级观念,因为不同的职业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无论哪一种职业,只要努力工作,做出成绩,都会得到社会的认可,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职业价值取向测评(略)1. 志愿取向。

志愿取向者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为他人服务,优他人之忧,后他人之乐。

2. 自我实现取向。

自我实现取向者不关心他人,只凭主观意识,一意孤行,追求个性、探索真理,对收入、地位乃至他人全然不顾,喜欢向自己的能力和可能性的极限挑战,并把它看作是生存的最大意义。

4我的分析:我的职业价值取向应该是志愿取向占主要地位。

我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之源,以解决他人职业发展和心理、生活方面的问题为自我实现的途径。

我喜欢帮助他人,并以此为乐!我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身边更多有困难的人,救她们于水深火热之中。

而我也喜欢对社会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的工作,所以今后我的理想就是做一名教师,教书育人。

二、处理关系经过了自我分析以后,首先就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增强自我吸引力,让大家肯定自己。

大学是个团体生活的地方,一个寝室很多人,大家的生活方式、成长环境都不一样。

所以彼此间要学会宽容和融合,不断磨合,大家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是来自大城市的富家子弟,就自觉高人一等,态度傲慢无礼,这样的话必然会被别人排斥孤立起来。

相反,更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是来自贫穷山区,吃的穿的没别人好,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认为自己比别人矮了半截,我想没有一个人愿意跟一个看不起自己的人交往。

我想大家在同个团体里面,就是互相平等的,要互相关心和谅解。

但在团体生活中特别是寝室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人际交往的几个原则:(一)要以诚待人,不要过于世故(二)要言而有信,不要轻易作出许诺(三)要保持适度距离,不要过于亲近(四)要自尊自爱,不要热衷于接受他人的馈赠(五)要平等待人,不要盛气凌人5(六)要虚心听取不同意见,不要好为人师(七)要善始善终,不要见异思迁(八)要不滔不骄,不要见风使舵(九)要宽以待人,不要苛求于人我将要以上述条件要求自己对待身边的人际关系。

三、确立目标温总理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人生目标就如同一艘船没有了罗盘,迟早会葬身在茫茫大海中。

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通常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之分。

长远目标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确立长远目标时要立足现实、慎重选择、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

短期目标更具体,对人的影响也更直接,也是长远目标的组成部分。

一个人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关键是要看你将自己定位在什么位置。

步入大学之前,我们所谓的目标只是一个美好愿望。

然而真正的目标是要明确、具体的,是可衡量的,目标要与行动相一致,同时目标还要现实,有时间性和挑战性。

相比高中,大学中的学习,更多的是自学,明确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然后确立前进的方向,然后制定奋斗目标,从而沿着奋斗目标一步步地走下去。

四、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因素还包括家庭环境、组织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和职业环境,通过对这些环境的分析,可以帮助正确分析自身是否适应6组织环境或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怎样调整自己以适应组织和社会的需要。

所以,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充分认识与了解相关的环境,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

尤其是了解当今时代的就业政策,注意分析当前就业情况以及对未来就业市场的预测。

(一)家庭环境人总是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大学生的成材除了取决于主体自身的各种主观条件之外,还取决于一定的客观条件。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职业的选择及其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据数据显示,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毕业生就业结果不同,家庭背景越好,毕业时的落实率、升学率和起薪越高。

如,父母的职业、学历、收入、身份地位等将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子女最终的就业状况。

因为家庭没有什么背景,所以从小我就树立一种观念,那就是勤奋学习,以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找工作,谋取自己的幸福。

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里,但是我却在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长大。

家庭虽然经济困难,但是我们一家却从来没有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爸爸妈妈很疼爱我,他们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他们用他们独特的方式教育我,引导我,时常对叮嘱我,希望我好好学习,不要像他们一样,没有知识,也没有文化。

我的爷爷是一位优秀的小学人民教师,他那种对学生的关心,对教育事业热爱,执著的工作态度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

我爱我的家人,爱这个家,也7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环境背景让我选择了师范类学校就读,我想以后它也将会成为我选择职业的一个考虑因素。

(二)组织环境(学校环境)组织环境是指所有潜在影响组织运行和组织绩效的因素或力量,这里分析的组织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环境。

组织环境调节着组织结构设计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影响组织的有效性。

现在我就读的学校——广西师范学院,位于广西首府,东盟博览会举办地,享有绿城之称的南宁市。

学校生活环境优美,学风优良,教学设备齐全,拥有雄厚的科研、教学实力,取得了大批教研成果,社会声誉极佳。

此外,学校在队伍建设上立足改善结构,培育团队,造就名师,已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发展态势好的师资队伍。

现有在职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715人。

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8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36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等等。

而我就读于的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该院,是学校的一个优秀二级学院,它设有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资源管理等四个系和一个实验管理中心,设有地理研究所、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和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

拥有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环境科学等4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地理科学专业是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也是广西高校精品专业。

学校管理机构完整,除了教师管理机构还有三十几个学生管理机构和社团,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完善自己的平台。

这样一个组织环境(学校环境)不仅能8让我深入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还让我能够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提高各方面能力,可谓是既长知识又长才干。

(三)社会环境21世纪竞争更加激烈,而人才的竞争又是竞争的核心之所在。

尽管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是,由于毕业大学生比例持续上升,各种职业岗位缺乏,造成了高校大学生就业率低,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的基本形势。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1年6月毕业的630万大学应届毕业生和2010年没找到工作的200多万往届大学生一起涌入人才市场求职竞争,竞争极其惨烈。

根据前几年招生数据推算,今后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

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拿我们师范类专业来说,未来的职业方向很可能是向教师发展。

但是,越来越多的非师范类专业的学生都参加了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他们未来也想做老师,这样我们教师的职业就会变得抢手,竞争就更激烈了。

所以就目前情况来分析,尽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学知识的积累,且随着经济开发以及环保的需要,加之地理学本身古老而又深厚的底蕴,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日益受到关注,但是我们地理科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也不是很乐观。

根据2011年数据统计,在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中,83%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16%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

这样一种严峻的就业形势,让我不9得不深思,并告诫自己:现在就要更加努力地学好专业知识、教育知识和课外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

(四)职业环境(1)行业方面:现在,中国教育事业正经历一场大的变革,教育中的教师被看作一个突破口,如果教育工作的主体素质提高了,那么教育就会相应地被带动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