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历史通史专题复习(课堂PPT)

高三历史通史专题复习(课堂PPT)

9
经济史考点梳理
3.影响 1)促进西方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双重作用 破坏性:灾难、破坏、附庸 建设性:冲击落后、传播先进 3)进步加强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
10
能力提升
结合所学知识,请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 历史短文。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言
材料二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二,概 括这次斗争的原因。
新的斗争: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 原因: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地位的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参 政愿望的增强;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之间出现了矛盾。7
思考与探究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 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 程度。
交流与发展 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 明清时期的中国 历史机遇
11
评分标准: 一: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条理清晰 二:符合主题,观点基本合理;只罗列史实,史实 基本正确 ;条理较清晰 三:基本符合主题,观点不够合理 ;史实不够准确 ; 条理不清
写作思路示例: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丰富的商品和便捷的交通工具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 的交流,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 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 发展的历史机遇。
场基本形成 ;自由主义思潮兴起
5
思考与探究
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 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 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 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 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权力结构: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宰相为内阁首脑,对皇帝负责
议会拥有立法权,法律必须得到皇帝批准
影响:资本主义迅68年明治维新
17
思维提升 近代西欧社会转型可归纳为三个社会机制的逐 渐形成与发展,即社会财富积累机制、产品与要素 市场的流通机制、经济活动的法律保障机制。
12
课堂练习
(2010年江苏卷)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 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 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
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13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三个社会机制的理解。
18
思维提升 社会财富积累机制:
以圈地运动为代表的原始积累的成功
产品与要素市场的流通机制: 体现自由主义的生产与流通一体化
经济活动的法律保障机制: 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民主制度
19
(2011年江苏卷)
课堂练习
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
原因: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的政治保 证;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国 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技术进步。 6
思考与探究
材料二 (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 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 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 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 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 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2
经济史
考试说明
18C中后期
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3
经济史考点梳理
4
经济史考点梳理
一、工业革命
含义
以机器化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
条件
资本、市场、原料、劳动力、技术、制度
动力
市场需求
领域
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
影响
蒸汽时代到来;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对立阶
级;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市
课堂练习
(2009年广东卷)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
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
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美国经济的崛起
A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
14
政治史
考试说明
1832
1861
1868
1871
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
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
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
高三历史通史专题复习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世界
1
【概念阐释】世界近代史阶段划分
1.整体时间:
工场手工业时期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4、15C
18C中后期
19C中期
20C初
从生产力角度也被称为蒸汽时代。从18世纪中后期到19 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通过改革或革命,相继在欧美主要国 家取代封建势力获得政权。同时,这些国家开始或完成工 业革命,资本主义最终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政治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
经济发展又会推进政治变革。
8
经济史考点梳理
二、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原因: 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竭力拓展市场,殖民 扩张(商品输出) 新交通运输工具 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根源) 2.时间: 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主导(世界工厂)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 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 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 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 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言
英国议 会改革
俄国农奴 制改革
日本明治 维新
德国统一和帝国 建立;君主立宪 政体的确立及影 响
15
政治史考点梳理
16
政治史考点梳理
英国
德国
俄国 日本
概况
1832年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步发展提供保障
1871年,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君主立宪确立的标志:《德意志帝国宪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