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武汉开发区一中张书林第一章,公元500年以前的中国、希腊和罗马第一节,中国1.农耕文明的起源2.三代⑴夏朝。
①禅让制。
②王位世袭制。
③历法。
⑵商朝。
①兄终弟及制*。
②内外服制。
③商人。
④青铜文明。
⑤甲骨文。
⑥历法。
⑶周朝。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礼乐制*。
④世卿世禄制*。
⑤井田制。
⑥工商食官制*。
⑦金文。
3.春秋战国⑴政治。
商鞅变法*。
①背景。
②内容。
③评价。
⑵经济。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商业。
⑶文化。
①百家争鸣背景。
②儒家【孔子】。
③道家。
④墨家。
⑤法家。
⑥百家争鸣评价。
⑦历法。
⑧文学。
⑨艺术。
4.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⑴统一。
①条件。
②过程。
③意义。
⑵政治。
①皇帝制。
②三公九卿制。
③郡县制。
④秦律。
⑤秦始皇*。
⑶经济。
①土地私有制。
②统一度量衡货币。
⑷文化。
①统一文字。
②焚书坑儒。
③长城。
④兵马俑。
5.汉朝⑴政治。
①汉承秦制。
②郡国并行制。
③汉武帝*。
④刺史制*。
⑤察举制。
⑵经济。
①小农经济的发展。
②手工业。
③商业【贸易】。
⑶文化。
①新儒学。
②教育。
③造纸术。
④数学。
⑤医学。
⑥文学。
⑦艺术。
⑧佛教传入*。
⑨道教形成*。
6.三国两晋南北朝⑴政治。
①民族大迁徙和民族融合。
②分裂。
③九品中正制。
④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评价】。
⑵经济。
①江南开发。
②手工业。
⑶文化。
①农学。
②艺术【书法、绘画、石窟】。
第二节,希腊1.奴隶制经济繁荣*⑴地理环境。
⑵农业。
⑶手工业。
⑷外贸。
2.奴隶主民主政治⑴梭伦改革。
①背景。
②内容。
③评价。
⑵克利斯提尼改革。
①背景。
②内容。
③评价。
⑶伯利克里改革。
①背景。
②内容。
③评价。
⑷雅典的衰落。
3.人文主义思想⑴智者学派。
①背景。
②观点。
③评价。
⑵苏格拉底。
①背景。
②观点。
③评价。
⑶柏拉图。
①背景。
②观点。
③评价。
⑷亚里士多德*。
①背景。
②观点。
③评价。
第三节,罗马1.奴隶制经济*2.罗马政治及其法律⑴《十二铜表法》。
①背景。
②内容。
③评价。
⑵万民法。
①背景。
②内容。
③评价。
⑶《民法大全》。
①背景。
②内容。
③评价。
第二章,公元500-1500年的中国1.隋朝⑴政治。
①统一*。
②三省六部制。
③州县制。
④科举制。
⑵经济。
①均田制。
②租庸调制。
③大运河。
2.唐朝⑴政治。
①制度完善。
②唐太宗*。
③节度使。
④安史之乱*。
⑵经济。
①制度改革。
②农业。
③手工业。
④商业。
⑤外贸。
⑶文化。
①印刷术。
②火药。
③文学。
④艺术。
3.宋朝⑴政治。
①军事制度。
②行政制度。
③财政制度。
④积贫积弱。
⑤王安石变法*【背景、内容、评价】。
⑵经济。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交子。
④市的发展。
⑤外贸。
⑶文化。
①程朱理学。
②陆九渊心学。
③科技。
④文学。
⑤艺术。
4.元朝⑴政治。
①中书省。
②行省制度。
⑵经济。
①棉纺业。
②城市。
⑶文化。
①科技。
②文学。
③艺术。
5.明朝⑴政治。
①废丞相升六部。
②三司。
③内阁。
⑵经济。
①农业【鱼鳞图册】。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萌芽。
④商业【抑商】【四大名镇】。
⑤海禁。
⑥朝贡贸易体制。
⑶文化。
①王阳明。
②李贽。
③黄宗羲。
④顾炎武。
⑤王夫之。
⑥明清之际思想评价。
⑦科技。
⑧文学。
⑨艺术。
第三章,1500-1800年整体世界开始形成1.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⑴新航路开辟。
①原因。
②条件。
③过程。
④评价。
⑵早期殖民扩张。
①原因。
②过程。
③影响。
2.文艺复兴⑴背景。
⑵人文主义。
⑶意大利文艺复兴。
⑷文艺复兴的扩展*。
⑸评价。
3.宗教改革⑴背景。
⑵马丁路德改革。
①原因。
②主张。
③评价。
⑶加尔文改革。
⑷英国宗教改革。
⑸影响。
4.近代科学兴起⑴条件。
⑵伽利略。
①贡献。
②意义。
⑶牛顿。
①贡献。
②意义。
5.启蒙运动⑴背景。
⑵洛克*。
①观点。
②意义。
⑶伏尔泰。
①观点。
②意义。
⑷孟德斯鸠。
①观点。
②意义。
⑸卢梭。
①观点。
②意义。
⑹康德。
①观点。
②意义。
⑺理性主义。
⑻影响。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确立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①原因。
②过程。
③克伦威尔*。
④意义。
⑵君主立宪制确立。
①《权利法案》。
②两党制。
③责任内阁制。
7.北美独立战争和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⑴北美独立战争。
①原因。
②过程。
③《独立宣言》*。
④华盛顿*。
⑤意义。
⑵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
①背景。
②1787年宪法。
③共和政体确立。
④两党制。
8.中国清朝⑴政治。
①议政王大臣会议。
②南书房。
③军机处。
⑤康熙帝*。
⑵经济。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商业。
⑶外交。
①闭关锁国。
②十三行。
③反侵略斗争*。
④西学东渐*。
⑷文化。
①科技。
②文学。
③艺术。
④思想控制*。
第四章,1800-1900年整体世界逐步形成1.第一次工业革命1】条件。
①制度。
②资本。
③科技。
④劳动力。
⑤原料。
⑥市场。
2】英国。
①棉纺业。
②蒸汽机。
③工厂制度。
3】扩展*。
①法国。
②美国。
③德国。
④其他。
4】影响。
①生产力和经济结构。
②阶级结构。
③制度。
④社会生活。
⑤文化。
⑥国际关系。
2.法国大革命与共和政体的确立1】大革命背景*。
2】大革命高潮*。
3】拿破仑帝国*。
4】波旁王朝复辟*。
5】七月王朝*。
6】第二共和国*。
7】第二帝国*。
8】第三共和国。
9】1875年宪法。
①内容。
②意义。
3.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1】英国议会改革。
①1832年改革。
②1867年改革*。
③1884年改革*。
2】美国内战*3】德国统一和确立君主立宪制。
①德国统一。
②1871年宪法。
③1871年宪法评价。
4】俄国1861年改革*。
①背景。
②内容。
③评价。
5】日本明治维新*。
①背景。
②倒幕运动。
③明治维新。
④1889年宪法。
⑤侵略扩张。
⑥影响。
4.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的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殖民扩张。
①扩张方式。
②后果。
2】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①特点。
②影响。
5.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1】两次鸦片战争。
①鸦片战争【背景、过程、结果、影响】。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过程、结果、影响】。
③新思想【林则徐、魏源、评价】。
2】太平天国运动。
①背景。
②过程。
③影响。
3】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洋务思想)⑴洋务运动。
①背景。
②内容。
③评价。
⑵洋务思想。
①主张。
②评价。
⑶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①条件。
②概况。
③影响。
6.第二次工业革命1】科学的发展。
①电磁学。
②热力学*。
③化学*。
2】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条件。
②内容。
③影响。
3】垄断组织。
①形成。
②形式。
③评价。
4】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的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①殖民扩张。
②世界体系。
7.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早期工人运动。
2】马克思主义诞生。
①条件。
②标志。
③马克思*。
3】第一国际。
①背景。
②成立。
③意义。
4】巴黎公社。
①背景。
②措施。
③经验教训。
5】第二国际*。
8.中国沦为半殖民地1】甲午战争。
①背景。
②过程。
③后果。
④影响。
2】维新思想和戊戌变法。
①背景。
②早期维新思想。
③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维新思想。
④戊戌变法*。
⑤戊戌政变*。
⑥戊戌变法评价*。
3】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⑴义和团运动。
①原因。
②过程。
③评价。
⑵八国联军侵华。
①原因。
②过程。
③结果。
④影响。
第五章,1900-1945年间世界痛苦转型1.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1】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①原因。
②表现。
③影响。
2】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⑴清末新政*。
①目的。
②措施。
③影响。
⑵预备立宪*。
①目的。
②过程。
③后果。
3】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形成。
①条件。
②中国同盟会。
③三民主义。
④影响。
4】辛亥革命。
①原因。
②经过。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评价。
④社会生活的变化。
5】北洋军阀的统治和资产阶级实践民主政治的努力*。
①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
②二次革命。
③护国运动。
④护法运动。
6】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
①条件。
②表现。
③影响。
7】新文化运动。
①背景。
②概况。
③内容。
④评价。
2.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
①根源。
②三对矛盾。
③两大军事集团。
2】过程。
①作战双方。
②战场。
③战役。
④结束。
3】影响。
①性质。
②消极影响。
③积极影响。
3.十月革命和苏联的建设1】列宁主义。
①条件。
②诞生。
③理论。
④意义。
2】十月革命。
①背景。
②过程。
③措施。
④影响。
3】战时共产主义。
①背景。
②目的。
③措施。
④评价。
4】新经济政策。
①背景。
②目的。
③措施。
④评价。
5】斯大林模式。
①背景。
②目的。
③措施。
④评价。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
①巴黎和会。
②《凡尔赛和约》。
③凡尔赛体系。
④影响。
2】五四运动。
①原因。
②过程。
③意义。
3】凯末尔革命4】非暴力不合作运动5】国际联盟。
①宗旨。
②活动。
③评价。
6】华盛顿会议。
①背景。
②内容。
③评价。
7】非战公约。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1】中共成立。
①条件。
②成立。
③意义。
2】国共合作和国民大革命。
①孙中山。
②新三民主义。
③国共合作。
④国民大革命。
⑤教训。
3】南京国民政府。
①成立。
②统一*。
③政治措施*。
④经济措施。
⑤外交措施*。
⑥性质。
4】中共独立领导民主革命。
①武装起义。
②八七会议。
③农村革命根据地。
④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
⑤反围剿。
⑥遵义会议。
⑦长征。
6.大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1】大经济危机。
①原因。
②特点。
③影响。
2】罗斯福新政。
①背景。
②措施。
③评价。
3】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
①背景。
②建立。
③法西斯化。
④扩张。
7.日本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1】九一八事变和日本逐步扩大侵华。
①原因。
②侵华。
2】中国政局的变化。
①国民党。
②中共。
③民主党派。
④人民。
3】中日全面战争和国共合作抗日。
①全面战争爆发。
②正面战场。
③敌后战场。
④国际战场。
⑤日本的殖民统治。
⑥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
⑦民主党派争取民主的斗争*。
⑧抗战胜利意义。
8.第二次世界大战*1】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①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②西班牙内战。
③德国入侵波兰。
④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⑤德国入侵北欧西欧。
⑥德国入侵苏联。
⑦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⑧绥靖政策及其评价。
⑨中立政策及其评价。
⑩极端民族利己主义及其评价。
2】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和互相配合。
①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②太平洋战场的转折。
③北非战场的转折。
④苏德战场的转折。
⑤意大利投降。
⑥开罗会议。
⑦德黑兰会议。
⑧第二战场开辟。
⑨雅尔塔会议。
⑩波茨坦会议。
3】国民政府继续抗日和提高国际地位的努力。
①参与反法西斯同盟。
②废除不平等条约。
③中国军队出国作战。
④参加国际会议。
⑤制裁日本。
4】二战后果及其影响。
①后果。
②性质。
③政治。
④经济。
⑤国际关系。
⑥科技。
⑦思想。
第六章,1945年以来世界两极格局向多级格局的转变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1】雅尔塔体系。
①落实《雅尔塔协定》。
②制裁战败国。
③概况。
④评价。
2】联合国。
①宗旨。
②机构。
③维和。
④评价。
3】国际经济制度。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世界银行。
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⑤评价。
4】冷战开始*。
①原因。
②美国措施。
③苏联措施。
④影响。
5】反战和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