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刷概论》课程标准

《印刷概论》课程标准

重庆市行知职业技术学校印刷概论课程标准2018年7月10日目录一、课程介绍--------------------------------------------------------------------1 (一)前言-----------------------------------------------------------------------1 (二)课程性质-----------------------------------------------------------------1 (三)课程基本理念-----------------------------------------------------------2 (四)课程设计思路-----------------------------------------------------------3 二、课程目标与内容-----------------------------------------------------------3 (一)印刷概论课程总目标--------------------------------------------------3 (二)印刷概论课程内容与目标--------------------------------------------4 三、实施与建议-----------------------------------------------------------------8 (一)教学建议-----------------------------------------------------------------9 (二)评价建议-----------------------------------------------------------------9 (三)教材编写建议-----------------------------------------------------------9 (四)学科阅读书目推荐建议-----------------------------------------------9重庆市行知高级技工学校印刷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介绍(一)前言印刷概论作为印刷专业基础课,是印刷、包装专业学生和印刷行业初、中级技工的必修课。

教材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充分考虑技能型人才需要的知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力求在全面反映印刷发展过程基础上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在内容翔实、循序渐进的同时做到简明易懂、图文并茂。

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印刷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总体了解,对各种印刷技术及其工艺理解流程有初步认识,掌握基本的因素术和概率,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打好基础。

本书共分七章。

以印刷的发展过程和工艺的演变为引线,对曾经在印刷使用但现已很少使用的各种印刷工艺进行了简述。

以印刷工艺为主线,按照印前、印刷、印后工艺的排列工序进行简要叙述。

以印刷工艺为主线,按照印前、印刷、印后工艺的排列顺序,对目前正使用的各种工艺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在最后一章,以常见印刷品的印制工艺为主线,对分散在各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归纳,让学生了解各章节之间的联系,能够根据各种常见印刷品的特点和要求选择所需的最佳印制工艺流程。

(二)课程性质印刷概论课程是一门理论基础课,以引导学生去了解印刷以及印刷的制作流程,让学生了解广义上的印刷过程和狭义上的印刷之间的不同,并如何按印版分类的方法。

通过一学期的印刷概论学习,希望能提升学生地主动思考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

(三)课程基本理念1、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面向职业需求,突出实践导向。

尽管现在印刷实操对于我们来说更实用,所以我们更应该需要先了解印刷概论、印刷技术的发展简史等知识,有利于提升全体国民的科学索养,仍然是印刷课程肩负的主要责任。

面向职业需求,突出实践导向。

2、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印刷概论》作为印刷专业基础课,是印刷、包装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它不仅应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而且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构建不同类型的选修课程,使学生了解印刷的发展史、基本原理、印刷材料的印刷适性,掌握印刷概论中涉及的基本术语、基本概念、基本工艺流程概况等知识,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地、有个性地发展,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

理念=: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3、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印刷概论课程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发展。

应改革教学训价,推动教师积极投入课程改革,发挥教师的创造才能。

(四)课程设计思路想学好印刷就首先要从最基础理论知识开始,印刷概论课程主要内容有:印刷发展史、认识印刷、印前处理、印刷、印后加工、数字印刷、常见印刷工艺流程共七章节。

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的规律,采用讲授法,现场观摩、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综合意识和综合能力培养,注重对学生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程按照印刷概论的实际生产管理过程安排教学内容环节,最终重点学习认识印刷、印前处理、印刷、印后加工。

二、课程目标与内容(一)印刷概论课程总目标1、掌握数字成像与印刷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掌握四大印刷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3、建立印前、印刷、印后工艺技术流程的基本概论、原理并明确。

基本技术构成和要求。

4、掌握五大印刷要素。

5、了解印刷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前景。

6、讲明印刷行业的法规、法纪,培养学生热爱本行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观念。

(二)印刷概论课程内容与目标第一模块、印刷发展史简述及认识印刷第2-5周:讲解什么是印刷1、了解观察各种印刷品2、学习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1)印刷的发明(2)印刷术的发展(3)印刷技术的发展趋势3、学习印刷过程(1)印刷的定义:凸版(柔性版)印刷、平版(胶印)印刷(2)印刷过程:印前处理→印刷→印后加工(3)印刷的分类:按印版特征分类、按印刷的墨色多少分类、按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方式分类、按印刷品的用图分类4.学习印刷五要素(1)原稿(2)印版(3)承印物(4)印刷油墨(5)印刷机械第二模块、印前处理及印刷第6-12周:讲解印前处理和各种印刷工艺原理1.学习文字信息处理(1)了解计算机排版工艺流程(2)排版工艺:文字录入→排版→校对→文字信息输出2、学习图像信息处理(1)不图像复制基础知识(2)图像信息处理工艺:图像的扫描输入、图像处理、页面排版、图文记录输出。

3.学习制作印版(1)柔性版的制作:准备工作→曝光→显影→干燥→后曝光(2)PS版的制作:晒版准备→曝光→显影→除脏、擦胶(3)雕刻凹版制作:原稿→输入计算机→图文处理→雕刻→印版(4)统网版的制作:准备胶片→绷网→涂布感光胶→晒版→显影冲洗4、学习凸版印刷(1)柔性版印刷设备(2)柔性版印刷工艺原理(3)柔性版印刷工艺操作流程:印前准备→试印→印刷(4)柔性版印刷的特点5、学习平版印刷(1)胶印工艺原理(2)平版胶印工艺操作流程:印刷准备→印刷机的调整→试印刷→印刷(3)胶印的特点6、学习凹版印刷(1)凹版印刷工艺原理(2)凹版印刷操作工艺流程:印前准备→印刷参数的设定→印刷调试及控制(3)凹版印刷的特点7、学习孔版印刷(1)丝网印刷工艺原理(2)丝网印刷工艺操作流程:印前准备→刮墨板及油墨调配→网印版安装与承印物定位→印刷→干燥(3)丝网印刷的特点第三模块、印后加工及数字印刷和常见印刷品印刷工艺流程的认知练习第12-16周:讲解印后加工处理1、学习装订工艺(1)平装工艺(2)精装工艺2、学习表面整饰及成型加工(1)上光(2)覆膜(3)烫箔(4)凹凸压印(5)模切与压痕3、学习数字印刷原理及操作(1)数字印刷的概念(2)数字印刷的特点(3)数字印刷基本原理,(4)数字印刷机操作4、学习数字印刷原理及操作(1)数字印刷的概念(2)数字印刷的特点(3)数字印刷基本原理(4)数字印刷机操作5、学习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的比较(1)工艺流程比较(2)生产方式比较(3)印刷质量比较(4)印刷成本比较6、了解常见印刷品印刷工艺流程的认知练习(1)书刊印刷(2)报纸印刷(3)广告印刷(4)包装印刷。

第四模块、复习第17-18周勾画重点及考试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复习第五模块、考试第19周以卷子的形势进行考试三、实施与建议(一)教学建议1、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文化素养,应用印刷概论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团队精神。

2、倡导多种学习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提高研究探索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活泼的印刷理论知识讲述。

3、培养学生的调查、思考、实践、探索、讨论、交流、展示、评价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方案,自主探索操作步骤和试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最后完整地表达到任务目标要求。

4、由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印刷概论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应用的印刷概论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5、发挥教师的讲述的作用(二)评价建议1、掌握知识点。

并加强对书本的了解。

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运用到专业及生活当中去。

2.对学生在学习印刷概论课堂中的态度、参与度、与同学协作、对应环境的适应、社会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用信息技术的责任和道德规范、安全意识的各方面的评价。

4.对学生完成印刷概论课程学习后的综合评价,考核、作业展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定主题,自己设计、创造有个性的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对学生运用印刷概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三)教材编写建议1、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生对印刷概论理论课程兴趣度不高,内容应更趣味性,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多体验。

2、在设计和编写教材方面,设计要新颖,编写要有特色,编写语言要准确、规范。

3、教材编写结合课程标准,适应学生发展,提升学生在印刷行业的职业素养。

(四)学科阅读书目推荐建议《数字印刷》《包装印刷工艺》《排版工艺》《印刷图像处理》《印刷色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