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服装结构基础---服装结构设计基础知识
服装结构基础---服装结构设计基础知识
性别 名称
男
女
肩斜线
21°
20°
颈斜度
17°
19°
手臂弯曲距离
6.8cm
6cm
图
解
二、服装舒适量构成
1、形态舒适量: 人体在进行工作、运动等各种活动时,服装为保证人 体活动的安全性、舒适性而配置的余量。 2、生理舒适量: 人体的呼吸等生理活动对服装所需要的余量。 3、装饰舒适量: 由于款式造型的各种风格所需求的服装余量。例:蝙 蝠袖。
平面与立体
缩褶
波形褶
三、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
(一)平面结构设计方法 平面构成,也称平面裁剪。平面构成指将服装立体形态通过人的思
维分析,将服装与人体的立体三维关系转化成服装与纸样的二维关系, 通过由实测或经验、视觉判断而产生的定寸、公式绘制出平面的纸样。
(二)立体结构设计方法 立体构成,也称立体裁剪(drape)。立体构成将布料覆合在人体或 人体模型上,利用材料的悬垂性能,布料通过折叠、收省、堆积、提 拉等手法,制成二维立体布样。
§4 结构设计人体静态参数及应用
一、人体静态尺度
1、人体静态:指人自然垂直站立的状态。 2、人体静态尺度概念:指人在人体静态时所构成的固定的体型数据标准。 3、人体静态尺度: ①、肩斜度:指肩端至颈根与水平线所形成的夹角,其取决于斜方肌 的发达程度,通
常男性的斜方肌比女性发达,女性为20°,男性为21°。 ②、颈斜度:指人体的颈向与垂直线形成的夹角,女性起付度较大,颈向前伸而长,称
结合的实践性较强的科学。 • 2、服装结构设计的特点: • 现代服装工程由款式造型设计、结构设计、成
衣工艺设计组成,结构设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 用。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服装结构设计学》是高等院校服装专业的专业必 修课,在将服装效果图变为服装产品的过程中,起着承 前启后的关键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学会如 何将一张服装设计效果图转化为服装裁剪图,要能够熟 练绘制各种服装款式的裁剪图,不但知道是什么,还要 知道为什么,真正从理论和实践上理解人体与服装的关 系,真正掌握服装结构制图这一关键设计技术。为服装 工艺设计和效果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 男性颈部较粗,喉结位置偏低,外观明显,
• 女性颈部较细,喉结位置偏高、平坦,外观不 明显。颈部的形状决定了领的基本结构,领的 造型:
二、躯干与上装的关系
• 肩部:肩部是前后一片的分界线,是服装 的主要支撑点。男性肩部一般宽而平 。 女性肩部窄而斜 。
• 前胸与后背部:胸与背的特征决定了男性 后腰节长于前腰节。女性由于乳胸隆起, 前腰节长于后腰节。
/10+13; 宽:两胸高点距离的二分之一,胸/10-1。
(三)长度测量及名称
1、前腰节长:由肩颈点经过胸高点量至腰部最细部。 2、后腰节长:由肩颈点经过肩胛部位量至腰部最细部。 * 前腰节长-后腰节长=0~0.5cm(属正常体型) 3、总肩宽:由左外肩端点经过第七颈椎点量至右外肩端
点,为弧线,外衣要加2cm。 4、袖长:由肩端点量至所需长度(短、中、长袖)。 ① 由肩端点垂直量至所需长度加1cm(中、长袖); ② 由肩端点经过肘点量至所需长度,不要加1cm。 5、背长:由第七颈椎点量至后腰中点(或腰部最细处)
表示这一部位需缝去 表示这一部位有规则折叠
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规则、符号与工具
三、制图代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部位(中文) 胸围 腰围 臀围 领围 胸围线 腰围线 臀围线 领围线 胸高点 袖窿 长度
部位(英文) Bust girth Waist girth Hip girth Neck girth Bust line Waist line Hip line Neck line Bust point Arm hole Length
品
种
长度标志
衣(裤)长
袖
长
中山服(制服)
拇指中节
腕~虎口之间
西装上衣 拇指中节~拇指尖
腕下1
春秋衫
虎口~拇指中节
腕下2
茄克衫
虎口上3
虎口上3
中式衬衫
拇指中节
腕~虎口之间
长袖衬衫
虎口
腕下2
短袖衬衫
虎口上1
肘上3
长大衣
膝下10
拇指中节
中大衣
膝盖
虎口
短大衣
中指尖
虎口
风雨衣
膝下10
虎口
长西裤
腰节上3~离地面3
(三)长度测量及名称(续)
6、衣长:由第七颈椎点量至所需长度。 7 、 裤 长 : 由 腰 部 最 细 处 往 上 2cm 左 右 量 至 所 需 长 度
( 腰部最细处是裤带的中部位置)。
8、臀长:由腰部最细处往上2cm左右量至臀部最丰满处。 * 一般裙、裤取腰围向下18cm左右。 9、上档(直档):腰上口至裤脚分衩处之间的部位,是
五、人体测量方法
(一)围度测量及名称 1、胸围:腋下,胸部最丰满处围量一周( 内含四指)得净数加放松量。 2、腰围:腰部最细处围量一周(内含二指)得净数加放松量。 3、臀围:臀部最丰满处围量一周(内含四指)得净数加放松量。 4、颈围:颈根部围量一周(内含1指)得净数加放松量。 5、中腰围:亦称腹围,腰围至臀围二分之一处水平围量一周( 内含四
(二)立体结构设计方法
立体构成,也称立体裁剪(drape)。立体构成将布料覆 合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利用材料的悬垂性能,布料通过折 叠、收省、堆积、提拉等手法,制成二维立体布样。
(三)平面与立体相结合法 1.以立体构成为主、平面构成为辅
形成布样→款式纸样→修正→样板
2.立体构成、平面构成并举 立体形态简单的服装:平面构成→立体检验→修正→样板
《服 装 结 构 设 计》
第一章 绪论
重点: 1、服装纸样设计概念 2、服装纸样设计方法 3、制图符号及标准 4、人体测量与号型标准
难点: 1、制图符号 2、人体测量
§1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概述
一、服装结构设计的概念和依据
1、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性质: • ①其知识结构涉及到人体工程学、服装卫生学、
服装生产工艺学、美学、数学等。 • ②具有艺术和科技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密切
关系裤子舒适与造型的重要部位。由腰部最细处往上 2cm左右量至大腿根部的鸿沟处。 ① 侧量:由腰部最细处往上2cm左右量至用手向上叉 止处;
② 坐量:由腰部最细处往上2cm左右量至凳面。 计算公式:臀围/10+15+腰宽。
长度测量
第二节 人体体型与服装结构的关系
一、颈部与衣领的关系
2、人体躯干部位舒适量: ① 人体躯干部位的生理舒适量:成人因呼吸而需要的舒
适量围3cm左右,再考虑皮肤弹性的因素,在最小舒 适量应为4cm左右,约占净胸围的4.7%。 ② 人体躯干部位的形态舒适量:当双手抱合胸部时,胸 围和腰围都减少,但背宽增加约4cm;挺胸时,胸围、 背宽呈减小倾向,但胸宽增大2cm,这些变化量中包 括呼吸引起的变化量。
三、人体舒适量
1、颈部舒适量: ① 衣领的倾斜度应小于和等于颈部倾斜角,否则会使
颈部感到拘紧和压迫感。 ② 一般在结构设计中给予在该部位的舒适量为2~3.5cm,
男女运动量不同,内外衣受运动影响程度不同,且颈 围形态大小亦有差异,故舒适量也不同,一般女取下 值,男取上值。 ③ 领子高度:衣领高度不能高于下颚和第一颈椎点。
1.图样结构的基本线
0.3
2.尺寸线和尺寸界线
3.引出线
0.3
叠面下层轮廓影示线
0.9
对折线(对称部位)
0.3-0.9 折转线(不对称部位)
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规则、符号与工具
二、制图符号
序 号
符号名称
符号图形
符号用途
1
等分
表示该段距离平均等分
2
等长
3
等量
4
省缝
5
裥位
表示两线段长度相等 表示两个以上部位等量
代号 B W H N BL
WL HL NL BP AH L
§3 人体体型特征与测量
第一节 人体体型测量
一、测量工具
软尺、腰节带、角度计、身高计等工具;
二、测体方法
测体一般是测量净体尺寸,即用软尺贴附于静态
的人体体表,测得的尺寸即为净尺寸。测量者除背长、
总肩宽、后衣长等部位的数值外,一般应站在被量者
的斜右前方测量。
三、测体部位
身高、衣长、胸围、腰围、颈围、总肩宽、袖长、
腰节长、臀围、裤长、胸高、乳距、臀高、上裆长等
部位;
四、人体测量的要领
1、净尺寸测量: 净尺寸是各尺寸的最小极限和基本尺寸,是确立人体基本模型的 参数。被测者穿紧身衣。设计者可依据这些尺寸进行设计。 2、定点测量: 定点测量是为了保证各部位测量的尺寸尽量准确,避免凭借经验 猜测。围度测量需确定测位的凹凸点,再作水平测量;长度测量 是有关各测点的总和,如袖长是肩点、肘点、尺骨点连线之和。 3、厘米制测量:国外采用英寸,1英寸=2.54厘米。 4、测量按顺序进行:例如量完肩宽量袖长,避免肩峰点的误差。
指)得净数加放松量。对于凸肚体型,在做裙、裤时须测量。
围度测量
(二)宽度测量及名称
1、前胸宽:由左前腋点至右前腋点得净数加放松量。 2、后背宽:由左后腋点至右后腋点得净数加放松量。 * 一般后背宽大于前胸宽1cm左右,原因:①、人体结
构;②、人体运动。 3、胸高点(BP点) 长:由肩颈点量至胸高点,胸
3、臀部、腰部、膝部舒适量 ① 臀部舒适量:
一般舒适量要大于5cm,至于因款式需要而增加的装 饰性舒适量则可很大。 ② 腰部舒适量:
腰部舒适量一般取2~3cm。 ③ 膝部舒适量:
膝围最大需求量是138cm,最小需求量是93cm, 裙子膝围舒适量应大于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