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精选汇编:基础运用专题

北京市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精选汇编:基础运用专题

基础运用专题西城区一、基础·运用(共14分)学校开展了“汉字的魅力”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1-3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共6分)一种符号,万千个方块,数千年发展,叙述过太平盛世,描绘过烽火战争,传承着中华文化,傲视着世界文明——这就是汉字。

汉字有着与西方文字迥然不同的特点,它是祖先灵性的结晶,是构筑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

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精巧符号,创生至今,不管语音如何变化,结构基本稳定。

作为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汉字是我们更好地了解祖先的有力媒介。

同时,汉字又是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支柱。

秦朝在统一全国以后,以秦小篆为基础,实施“书同文”的举措,从而结束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纷乱局面。

此后历朝历代,国家统一得到长期有效的维护,中华文化一直没有断流。

可以说,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基因,是维护国家统一最基本、最恒久、最深刻、最强大的力量。

不仅如此,汉字还是充满活力的文字系统,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各种字体的发展,在书写材料上也不断演变,即便到了计算机时代,依然不惧挑战,()发出新的活力,。

汉字古老而又年轻,坚守而又包容,彰显着炎黄子孙的才智与心胸,凝聚起华夏儿女的自信与豪情。

(1)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维系.(jì)(涣)发B.维系.(jì)(焕)发C.维系.(xì)(涣)发D.维系.(xì)(焕)发(2)对文中画线字的笔顺和填入横线处的语句,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灵”字第四笔是点应填入“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奔腾不息,始终如一”B.“灵”字第四笔是撇应填入“是中华文化勇于变革、积极进取精神的缩影”C.“灵”字第四笔是点应填入“是中华文化勇于变革、积极进取精神的缩影”D.“灵”字第四笔是撇应填入“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奔腾不息,始终如一”(3)文中画波浪线的“基因”一词,在这里指:汉字形式精巧,结构①,是记录、构筑、②中华文化的核心基本单位。

(用原文填空)(2分)2.下面的图表列举了汉字不同字体的样例,阅读图表,完成(1)-(2)题。

(共4分)(1)按顺序填入图表空缺处的字体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乙:丙:丁:A.①甲②乙③丁④丙B.①甲②丙③乙④丁C.①乙②丁③甲④丙D.①乙②甲③丙④丁(2)下面是同学们对汉字字体的欣赏评价,其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篆书还保留着早期象形文字源自绘画的特点,线条圆转,好像参差的锯齿,自然而又古朴,自有一种雍容的气度。

B.隶书改走方正简易的路线,告别了篆书委婉繁复的弧线,曲折处变圆为方,笔画间当断则断,显得简单干脆方便。

C.草书是书写者按一定的法度规范将汉字快写而形成的字体,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并非随心所欲,却也豪放不羁。

D.楷书保持隶书字体的基本结构,但字形更为方正,笔画更为平直,结构更为规整,字字清楚端正,皆可成为楷模。

3.汉字字形往往可以引发丰富美妙的联想,如宋人诗句“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巧妙地利用“愁”字由“秋”和“心”合成的特点,将“愁”字拆分释义,生发出别样意趣。

请你从下列汉字中任选一个,运用拆分释义的方法,为其做出有理有趣的解释。

(2分)备选汉字:信思选择:拆分释义:4.讽刺小说具有深刻的批判性和高超的艺术性。

我国清代作家①(作者名)的《儒林外史》讽刺了范进、严贡生等封建科举制下的士林群丑,俄国作家契诃夫的《②》讽刺了以警官奥楚蔑洛夫为代表的谄上欺下、见风使舵的附势小人,令读者过目难忘。

(2分)一、基础·运用(共14分)1.(1)答案:D评分标准:2分。

本题分项赋分:选D,2分;选B或C,1分;选A,0分。

(2)答案:C评分标准:2分。

本题分项赋分:选C,2分;选A或B,1分;选D,0分。

(3)示例:①基本稳定②传承评分标准:2分。

每空1分。

2.(1)答案:C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2)答案:A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3.示例:信:何谓信必成,人言皆可靠。

思:思耕心上田。

评分标准:2分。

拆分1分,释义1分。

选择不赋分。

4.答案:①吴敬梓②变色龙评分标准:2分。

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东城区一、基础·运用(共 13 分)学校即将举行“庆祝建国七十周年”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⑴~⑵题。

(4 分)回首 2018,中国在奋进中书写了精彩答卷。

我们忘不了人民大会堂里宪法xuān shì的庄严承诺,忘不了港珠澳大桥连通三地的振奋人心,忘不了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的时代强音……这些场景,必将激励人们继承前人的事业,不断前行。

6 年砥砺奋进,40 年改革不息,70 年长歌未央,从开启新纪元到跨入新时期,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我们又来到一个新的时间节点。

今日中国,正面临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也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仍.然需要我们凭着勤劳、智慧和勇气,以信仰、信念和信心铸就精神的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向人民共和国 70 华诞献礼。

⑴合语境,根据拼音写词语、给加点字注音、画线字笔画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⑵下面两则谜语的谜底是同一个四字成语。

根据谜面和文段内容,文中方框处应填入的成语是 谜语 1:回程车谜语 2:列车从中转站发车2. 有同学准备了一段与庆祝活动相关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第⑴~⑵题。

(3 分) 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它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甲】戚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过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都体现为民族大义。

《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乙】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

⑴在【甲】【乙】两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1 分)A.【甲】逗号 【乙】省略号B.【甲】分号 【乙】省略号C. 【甲】分号 【乙】感叹号D.【甲】逗号 【乙】感叹号⑵画线句子作为本段总起3. 朗诵组选择了现代作家分) 【B 】我看见奔流似的 马 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C 】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D 】晴天里马儿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4. 有同学搜集了具有家国情怀的作品,其中不.属.于.这类的是(1 分) A.《藤野先生》B.《泊秦淮》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黄河颂》5.书法组准备在传统文化作品展上为大家介绍下面四幅书法作品,对这些作品感受不.恰.当.一项是(2 分)《曹全碑》张旭《肚痛帖》王羲之《何如帖》颜真卿《多宝塔帖》A《曹全碑》整体既开张流畅,又含蓄稳健,显得潇洒奔放、飘逸多姿。

B.《肚痛帖》的笔法如飞瀑奔泻,时而浓墨粗笔,时而细笔如丝,气势连贯,浑若天成。

C.王羲之的《何如帖》线条有疾徐快慢,有轻重滑涩,有宛转连绵,体现出独有的风神气度。

D.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字型稍方,端庄平稳,正气饱满,显现出书写者雄浑豪迈的书风。

6.为突显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有同学提议,在校园文化墙上悬挂一些爱国志士的照片或画像。

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讨论记录,其中最符合“紧扣议题、包容合作”讨论原则的一项是()(2 分)甲:我认为应该悬挂古代文化名人的画像,如孔子、屈原、李白等,这样中国味更浓。

乙:你是要把咱们学校变成国学馆吗?照这么说,你干脆穿长袍上学来不是更好?丙:我觉得我们不必局限于国内,外国的爱国志士画像,也可以考虑。

丁:我们的思路是不是可以再打开些?除了你们提到的那些人,还有娱乐明星的画像是不是也可以悬挂一些?A.甲B.乙C.丙D.丁题号1⑴2⑴ 3 4 5 6答案 C B D C A C丰台区一、基础・运用(共16分)为了了解中国书法,初三年级组织了专题学习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第1-3题。

1.下面是书法老师提供的相关介绍,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3)题。

(共7分)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体现着中国人対宇宙、人生、哲学的独特理解,它不是一门技艺,而是体现中国文化的一个载.体。

中国书法经过不断地①,形成【甲】等书体,并成为一门艺本。

中国书法得()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汉字,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方块文字,它具有②的优美形式,为书法艺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一是毛笔,由柔软的兔毫、羊毫或富有弹性的狼毫等做成的毛笔,让每个字都能呈现出丰富的变化,为书法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大书法家都是具有高度诗文修养的文人学者,书法作品也是杰出的文学作品。

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既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又是古代散文的经共作品。

读其字,赏其文,真是③。

(1)文中①②处填入词语和括号内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传承②独特得(利) B.①传承②典型得(利)C.①演变②典型得(力) D.①演变②独特得(力)(2)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③处填入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载体zǎi 提供gōng ③美轮美奂B.载体zài 提供gōng ③美不胜收C.载体zài 提供gòng③美不胜收D.载体zǎi 提供gòng③美轮美奂(3)请在文段【甲】处按照书体出现的先后顺序填写出三种书体的名称:(3分)【甲】___________________2.书法社团组织同学们开展“书法欣赏”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2)题。

(共3分)书法是线条的艺术。

当代中国台湾舞蹈家林怀民领衔的“云门舞集”舞蹈团,曾创作组舞,享誉世界。

他的灵感来自中国书法,它活化了中国书法的精神。

在舞蹈过程中,舞者如同一个即兴创作的书法家,挥毫泼墨,时而停顿,时而激越,时而流动婉转,时而迟缓柔媚,【甲】布景上没有书法,舞台上【乙】没有字迹,【丙】使人感受到书法的气脉在流动。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大书法家张旭整天沉浸在他的行草世界中,他日日临摹前代大师的书迹,但进步不大。

一日,他到长安街头,看到人头攒动,凑前一看,见一位女舞蹈家,姿容曼妙,身材纤秀,挥舞着长剑,凌空飞舞,柔美的身躯,飘拂的衣带,随着剑起伏。

舞蹈家的身体,长剑和外在的世界几乎合为一体。

张旭看得如醉如痴,从中悟出了书法妙道,从此书艺大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法以流动的气脉为灵魂。

(1)在文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分)A. 由于也就但 B.不仅也从而C.既然也就因而 D.虽然也但(2)结合上下文,将下列语句填入文中横线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这就是无影无形又无处不在的内在气脉②一个是古代书法家从舞蹈中得到书法的启发③一个是当代舞蹈家在书法中得到舞的智慧④它说明书法和舞蹈有共通的因素A.○4○2○3○1 B.○3○2○4① C.②○3○4① D.①○3○2○43.下面是书法社团提供的三幅名家的书法作品,请你欣赏作品,完成(1)-(2)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