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苏州”·“小苏州”——独墅湖高教区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一、二期工程设计
“大苏州”·“小苏州”——独墅湖高教区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一、二期工程设计
设计单位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师高庆辉袁玮高崧孙霄奕林冀敏
地点/江苏苏卅I 设计/2007—2008年/竣工/2009年
Architects Arcitects&Engineers Co..Ltd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Team
独墅湖高教区东南大学苏州 研究院一~二期工程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210096)
收稿日期
201 3/9/21
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坐落于新老苏州交界处、独墅湖岸边的高 教园区内。基地北侧隔河与干道相邻,东西两面临城市道路,周边 绵长的湖面.静谧的河道、体育公园与绿地等交织在一起,共同构 成了一处清静淡雅的场景。研究院总共包括8幢建筑:国际合作办 学楼与东大科技产业园、研究生楼,教学楼、科研实验楼、信息中心、 党政办公楼以及研发实验楼。 受到业主提出的既要求造价尽量低又要出形象,既要建筑看起 来“大”而“气派”,又要有高校研究机构气质等看似矛盾的条件限制, 设计自然转向营造一处既有着老城“小苏州”清雅的院落意境,又 不乏当代教育建筑明朗化气息的场所这一思路上来:北侧建筑平行 于道路布置形成一个水平向延伸的城市界面.营造出“大苏州”的 形象气质;而内部则通过设置庭院、游廊等小尺度要素。创造出所 谓“小苏州”曲径通幽的空间氛围。 “大”、“小”苏州的另外一个联系是建筑形象。利用造价低廉但 不失韵味的白色与灰色涂料涂刷外墙,使人不由自主地将其与粉墙 黛瓦的老苏州房子联系起来;同时这些灰色与白色的墙又与经典现 代主义建筑直白、纯粹的白色几何体有很大区别。在这里,建筑形 体打破柏拉图体的几何原型,并将其或错动或延伸,从而产生出更 多的“折线”而非直线,与“小苏州”民居的某些要素形成微妙的
书院:一期北院全景 亭.党政办公楼入口
二号楼东北角透视
黑.白.灰.建筑局部 折叠.建筑局部 游廊.一期北院内景
///
厢_ 。。弘 i
l
‘l
售啪糖帕■J
彳1lj暇.一
j量
-
・■一i:饵j●L
’l\孓
万方数据
j姆■
—。掣~竹1 11~
空间领域
10信息中心室内 11党政办公楼室内
万方数据
【高庆辉】
Gao Qinghu
万方数据
Design Stage 2007—2008 Completion 2009
042
i建筑学报2013/鼗曼,
万方数据
业主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基地面积667 hm2 建筑面积616万m2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与 框剪结构悬挂体系 摄影钟宁赖自力高庆辉
III。i
e%≥
镑壤i{|{||爹i
关联。
文脉 苏州留园的曲折1空间
-矗矗●矗矗●ll曩‘
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的折叠拓扑
地域——空间构成
院落组织也适度打破正交的轴网体系而进行部分的扭转和折叠, 这种“曲折”的“秩序”被含蓄地显露出来,尽管尺度更大,但是 仍能从中隐约地体味到“小苏州”、“曲而不直”、“折而不通”、“静 谧幽深”的人文意蕴。建筑的部分外墙在进深方向的变化“制造” 出一系列有趣的半室外空间,或形成凹室、或凸成挑台、或形成空 中边院。漫步其间。步移景异。似乎总能找到“借景”、“游廊”、“亭 榭”、“檐下”、“美人靠”等苏州园林的要素。 空间领域主要包括“目的空间”、“连接空间”两种类型:东西 向长条形建筑容纳的教学、研究生培养、科研实验等使用房构成“目 的空间”;南北向长条形的步行廊道和信息中心则将“目的空间”联 系在一起构成“连接空间”。前者的体量有着“大苏州”的尺度,明 确的功能使得建筑外部被覆以白色高弹涂料与Low—E玻璃这类“属 性确定”的透明或半透明材料;而后者尺度更为亲切,主要通过U 型玻璃、聚碳酸酯板这类“属性模糊”的半透明材料形成界面,既 暗示出场所的不确定性,也隐喻出“小苏州”的“小资情结”。 位于两条轴线交点处的信息中心承担起新老校区“精神纽带”的
Phasel,II of the Project of Suzhou Research Institute of SEU in Dushuhu Higher Education Park
Suzhou,Jiangsu
Members Gao O.inghui,Yuan
Wei,Gao Song,Sun Xiaoyi,Lin Yimin
——独墅湖高教区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
一、二期工程设计
‘‘Large Suzhou'’,‘‘Local Suzhou’’ Phase I,II ofthe Project ofSuzhou Research SEUin Dushuhu HigherEducation Park
Institute of
作者单位
作用,似乎在“重现”东南大学校园本部的轴线交点上的标志建筑——
大礼堂。但是这座有着当代主义理念的建筑与母校大礼堂的折中主 义风格大相径庭:底层依靠4个混凝土角筒和中央门厅结构将其它 部分架空,人们可以步入门厅,在天光的指引下沿着旋转楼梯一直 到达顶层。无论在形态上还是在精神层面上,其无疑都成为新校园 的“内核”,它的存在既触发了师生对老校区的联想,也昭示着校园 的未来。镰!
幅罐i燃
懑
髦 戟
林
爹藏
篱
k。,。焉。,一一崩一,L—L,|||L:=一鼷荟J _璧・商商缸f筒硒j灿:蒌雏i f尚淌i镒裔耥镒刘
霉警臀鞫琵露霭雾程霸錾瓯酒爱藤甄霜鬻磷嚣|蟊
泉
}震
国际台作办学与 东大科技产业园 研究生培养用房 教学楼 科研实验楼 信息中心 党政办公楼 研发实验楼 1一期西北向全景 2一期东向全景 3中心庭院
驯1
t:
主入口‘-
】蹦 褂尉豁
总平面L’九o!旦—罂
p
万方数据
— —斟
鳋时
蟪
●“\、~
口
@ [j
口
纩1慨I][=] f一一1
f‰,J一1
0舛
一
f——1
。二1jL二jLL一』….J
层平面r,)0 5—10
逃筑学报2013/
20m
瓤幢_『 阿鼍譬来自门厅 中庭教室 办公 实验室 庭院
万方数据
W作。品rk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