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音乐鉴赏教学
为了响应国家“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号召,现行的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要通过音乐鉴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音乐教育领域中,对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的关注、研究也愈来愈活跃和深入。
特别是《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在理论指导以及实践研究中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
音乐鉴赏是以真实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让学生在流动的音符中靠听觉来感受音乐形象,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在参与体验和创造音乐之中,能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笔者在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亲身参与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通过长期探索和研究,对高中《音乐鉴赏》的课程教学有了初步认识:
1、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对音乐知识的感知,理解方面的加强培养,然后让学生逐步去鉴赏和体验音乐,最后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提高学生在音乐方面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受到美的陶冶,从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高中《音乐鉴赏》的课程教学,对于陶冶学生的音乐爱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目前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应如何突破传统束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所有教师应该殚精竭虑去思考的问题,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高中学生往往喜欢流行音乐,就从他们熟悉的“超女”、周杰伦、女子十二坊等,逐渐引到我们的民歌上来,通过对比,希望学生会慢慢喜欢上我们民族的东西。
又如,在讲解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时,同时让学生欣赏S.H.E组合演唱的歌曲《不想长大》,同学们会惊奇地发现原来他们每天哼唱的流行歌曲,竟然是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的主题旋律。
同样,在介绍河北民歌《小白菜》时,欣赏那英的《山不转水转》,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旋律响起时同学们也就唱起了刘欢的《好汉歌》等等,使学生们认识到其实经典音乐离他们并不遥远,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经典音乐的信心。
2、给学生留出自由的想象空间,避免陷入填鸭式教学
音乐本身具有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了音乐科目和其他课程有着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即:体验参与的教学方式。
音乐的非语义特征决定了音乐教师不可以做更多的解释和阐述,而同一首音乐作品,不同的人去欣赏,去聆听,最后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
因为各自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就千差万别。
作为教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的魅力,净化自己的心灵,而不是把自己理解的音乐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
创造力,因此,《音乐鉴赏》课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想象空间给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个性,教师就要善于抓住他们的特性,让他们开动自己想象的空间,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告诉学生音乐不仅仅在课本上,它无处不在,学生要学会从生活中去感受,去探索,去找到它的足迹。
使学生对音乐的创新意识得到逐步的加强,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存在,奥秘,让音乐焕发出无限的时机。
3、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方法
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有效利用,可以大大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使音乐和影像同时呈现,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氛围,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通过多年的音乐教学深刻地体会到,提高《音乐鉴赏》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只凭我们自己的一股热情,盲目的、毫无目的的去模仿是万万不行的,我们要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思考,要对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进行有效的实践和操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去进行总结和思考,加上学生们的及时反馈,才会真正有所收获。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努力按照《标准》的要求,在实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时,不断探索开发课程资源,完善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体系,努力推进美育的全面均衡发展,积极为高中学生学习音乐,感受音乐提供更大的广阔空间,使音乐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4 、利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对于音乐这门学科来说,创造情景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即使新课标的一个教学理念,有是音乐教学的一个创举。
教师把要讲解的音乐知识融入到情境中去,让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思索的翅膀,遨游在音乐的课堂中。
但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创举也是一个挑战。
教师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查找资料,把有效的课堂资源和生活实际相互结合,努力创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音乐课堂教学情景。
要讲究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让学生在课堂上“唱”起来,随着音乐声的流动,学生要听起来,唱起来,动起来。
能够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来感知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美的享受。
从中找到自我,在动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总之,教无定法教师必须开动脑筋,找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善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
好像不同人有不同的口味一样,教师就要设计出符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我们首先要重视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之始终能够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愉悦,从内心激发对音乐的欣赏和爱好,这样才能使学习者自发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中体验美,最终达到享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