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循环经济的定义和原则

循环经济的定义和原则

循环经济的定义和原则
所谓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的简称。

它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新经济模式,以彻底改变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直线、单向流动的传统经济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德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将其看作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并制订了相应的法律加以推进,如德国于1996 年颁布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日本在2000 年制订了《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

我国一直都非常重视循环经济及其相关概念如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等的推行工作,有意识地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并在上海和辽宁等省市层次探索循环经济实施与推进的机制。

无疑,循环经济作为区域层次上协调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它在全国范围内的迅速推广和实施将使我国有能力面对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挑战,并且有利于保持我国长期的竞争地位。

循环经济的主要原则是:减少资源利用量及废物排放量(Reduce),大力实施
物料的循环利用系统(Recycle),以及努力回收利用废弃物(Reuse),这就是著名的三R 法则。

显然,循环经济的实施将使资源和能源得到最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并使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有益,对子孙后代有益。

江泽民出席全国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开幕式
并发表重要讲话
全国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于10 月16 日至18 日在北京召开。

中国国家
主席江泽民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采取积极行动共创美好家园》的重要讲话。

他说,推进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协调。

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实现。

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