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导学案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导学案

第2课时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知识目标:(1)识记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2)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理解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3)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我们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形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树立为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2)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的精神,让学生切实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进质变。

1.本节的重点内容:(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运用这一观点分析、指导现实生活;(2)理解量变、质变的含义;(3)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导实践。

2.教学建议:建议教师在本课时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我国目前生活中常用的通讯工具的变化理解发展;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来感悟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一定量的积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问题的引导下自觉质疑,形成发展的意识。

一、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1.量变是指⑨的变化。

质变是指⑩的变化。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从开始的,。

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基础上开始新的。

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要求:,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

【答案】①客观规律②优越③支持和拥护④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⑤认识⑥强大⑦对未来充满信心⑧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⑨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⑩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新质的量变积极做好量的积累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一、如何理解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量变质变区别性质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特点渐进的、不显著的根本的、显著的呈现状态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结果事物还是其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事物不再是自身,而变成了另一事物联系①量变与质变是统一的。

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经过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因此,二者统一于事物发展过程之中。

②量变与质变互相联系。

量变是事物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发生质变。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又必然会引起质变,使原来的量变发生中断。

③量变与质变发生的原因相同。

二者都是事物自身矛盾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推动的结果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这里我们要明确两点:第一,“必然结果”不是可发生、可不发生的,而是必然要发生,即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一定会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

第二,并非有量变就一定有质变,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一定的范围和限度时,才会发生事物性质的变化。

3.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一个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过程。

一、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就是发展。

警示: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前进的、上升的,一种是倒退的、下降的。

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

二、只要有量变,就一定有质变;量变的总和就是质变。

警示: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的产生;但是不是所有的量变都能引起质变,只有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结果时,才会出现质变。

2.量变时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质变时事物的性质已发生根本变化,量变与质变不是量的差别,而是质的不同。

因此不能认为量变的总和就是质变。

一、在成为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后,合肥市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人越来越多。

记者采访电动公交车乘用者及电动汽车私家车主,人们在对新能源汽车环保、节能,运行平稳,无噪声等优点认可的同时,也对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持观望与期待的态度。

有人认为:新能源汽车能取代传统能源汽车;也有人认为:新能源汽车不能取代传统能源汽车。

你支持哪种观点?请分析说明。

【答案】支持新能源汽车能取代传统能源汽车,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的优点和传统能源汽车的一些缺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比如新能源汽车环保、节能,运行平稳,无噪声,政府现在也很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而传统能源汽车油耗高,污染大等。

支持新能源汽车不能取代传统能源汽车,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传统能源汽车目前占据的优势进行分析,比如,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能源汽车动力不强,性能不好,车的款型也少,目前的配套设施不多,充电等很不方便;但传统能源汽车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各方面很完善,等等。

答题说明:组织答案时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说理。

新能源汽车是新事物,传统高污染、高油耗的汽车是旧事物,从而明确新旧事物的含义和判断标准;从新能源汽车和传统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得出结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同时分析当前新能源汽车存在的问题和传统能源汽车存在的优势,从而得出结论: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能源汽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二、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国王要感谢一个大臣,就让他提一个条件。

大臣说:“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装1粒米,第二个格子里装2粒,第三个格子装4粒,第四个格子装8粒,以此类推,直到把64个格子装完。

”国王一听,暗暗发笑,这要求太低了,照此办理!装米的工作进展神速,不久棋盘就装不下了,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车,小车也不行了,粮仓很快告罄。

数米的人累昏无数,那格子却像一个无底洞,越来越填不满。

国王终于发现,他上当了,一个东西哪怕基数很小,一旦以几何级数成倍增长,最后的结果也会令人吃惊。

思考:这个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答案】这个故事反映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道理,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状态。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故事中的国王没有看到米粒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医学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的身体健康与其血液pH值有关,如下图所示( )。

A.pH值在7.35和7.45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B.pH值在6.8和7.8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C.pH值在6.8和7.45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D.pH值在7.35和7.8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解析】图表的内容将人的健康状况分为健康、非健康、死亡三种。

从健康到非健康,从非健康到死亡这些变化才是事物的质变,据此,我们判断只有A是正确的。

【答案】A1.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诗句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是( )。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物质决定意识,主观反映客观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解析】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诗句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景象,说明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答案】C2.“书破万卷方成攀柱妙手,冰冻三尺始有扑鼻花香。

”这副对联告诉我们( )。

①量变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③量变必然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④要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小事做起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题干中的对联告诫我们要注意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小事做起,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故选②④;量变只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谈不上居于支配地位,质变才会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①③说法错误。

【答案】B3.读漫画《下猛药》。

有人认为,解决网吧问题,就要取缔社会网吧。

下列成语和它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

A.叶落知秋B.择邻而居C.智子疑邻D.过犹不及【解析】漫画的寓意在于如果不能将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和范围内,就会发生质变。

过犹不及是指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是一样的,都是不合适的。

漫画《下猛药》与成语“过犹不及”都告诫我们一定要注意将量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内,选D。

【答案】D一般来说,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起始期”“成长期”“成熟期”到“衰败期”的生命周期,这被称为“第一曲线”。

为了能够实现持续发展,避免失败,企业需要在高峰到来之前开辟一条新道路,这条道路发展的轨迹被称为“第二曲线”。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科学地预见企业发展趋势,居安思危,认识到“第二曲线”代表企业发展的方向和长远利益。

(2)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开辟“第二曲线”。

(3)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创新要把握时机,不失时机地推动企业的发展由“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变。

(4)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会受到习惯势力、传统思想的干扰和制约,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应正确对待遇到的困难,促成新事物的成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