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氯化镁检测操作规程

氯化镁检测操作规程

氯化镁检测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氯化镁检测操作规程,便于检验科检测人员规范操作。

2、范围:适用于氯化镁检验。

3、责任:质检科检验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4、程序:
4.0 本品含氯化镁(MgCl
2·6H
2
O)为98%~101.0%。

4.1 性状:本品为无色透明的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易潮解。

4.2 鉴别
4.2.1 试剂和试液
4.2.1.1 氨试液
4.2.1.2 氯化铵试液:取氯化铵10.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4.2.1.3 磷酸氢二钠试液:取磷酸氢二钠结晶12g,+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4.2.1.4 硝酸银试液:可取用硝酸银滴定液(0.1mol/L)
4.2.2 操作步骤:
4.2.2.1 取供试品溶液,加氨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滴加氯化铵试液,沉淀溶解,再加磷酸氢二钠试液1滴,振摇,即生成白色沉淀。

沉淀在氨试液中不溶。

4.2.2.2 取供试品溶液,加硝酸使成酸性后,加硝酸银试液,即生成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加氨试液即溶解,再加硝酸,沉淀复生成。

4.3 酸碱度
4.3.1 试剂盒试液:
4.3.1.1 酚红指示液:取酚红100mg,加乙醇100mL溶解,即得(必要时要过滤)。

4.3.1.2 氢氧化钠液(0.01mol/L):取氢氧化钠0.4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即得。

4.3.1.3 盐酸溶液:AR。

4.3.2 操作步骤:
取本品5.0g,加新沸过的冷纯化水50mL溶解后,加酚红指示剂2滴,如显色,加氢氧化钠液(0.01mol/L)0.3mL,应变为红色;如显红色,加0.01mol/L 盐酸溶液0.3mL,应变为黄色。

4.4 溶液的澄明度
4.4.1 测定范围:≤0.5号浊度标准液
4.4.2 操作步骤:
取本品2.5g,加水25mL溶解后,溶液应不大于0.5号浊度标准液。

4.5 硫酸盐
4.5.1 测定范围:≤0.01%
4.5.2 试剂和试液
4.5.2.1 稀盐酸
4.5.2.2 25%氯化钡溶液
4.5.2.3 标准硫酸钾溶液:1mL=100μg
4.5.3 操作步骤:
4.5.3.1 取本品2.0g,加适量水溶解后,加稀盐酸2mL,摇匀,加入25%氯化钡溶液5mL,用水稀释成50mL,充分摇匀,放置10分钟,作为样品管。

4.5.3.2 以标准硫酸钾溶液2mL,作对照液。

用4.5.3.1同样方法同时操作作对照管。

4.5.3.3 两管以黑色为背景底,从上方向下观察比较所产生的浑浊度,样品管应小于对照管。

4.6 钙盐
4.6.1 测定范围:<0.1%
4.6.2试剂和试液
4.6.2.1 醋酸溶液(2mol/L):取冰醋酸12mL,加水稀释成100mL,即得。

4.6.2.2草酸铵试液:取草酸铵3.5g,加水使成100mL,即得。

4.6.2.3 标准钙溶液:精密称取在105~110℃干燥至恒重的碳酸钙 2.5g,置1000mL量瓶中,加醋酸溶液(6mol/L)12mL使溶解,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临用前,精密量取10.0mL,置另一10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μg的Ca)。

4.6.3 操作步骤:
取本品0.10g,加水15mL溶解后,加醋酸溶液(2mol/L)1mL,草酸铵试液1mL,摇匀,放置15分钟,如显浑浊,与标准钙溶液10mL用同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应小于对照液。

4.7 重金属
4.7.1 测定范围:<百万分之十
4.7.2 试剂和试液:同氯化钾
4.7.3 擦做步骤:
称取本品1.0g,加水20mL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依法检查(见重金属检查操作规程第一法),含重金属应小于百万分之十。

4.8 砷盐
4.8.1 测定范围:<百万分之二
4.8.2 试剂和试液:同氯化钾
4.8.3 操作步骤:
称取本品1.0g,加水23mL溶解后,加盐酸5mL,按“砷盐检查操作规程”第一法依法检查,含砷量应小于百万分之二。

4.9 铁盐
4.9.1 加测范围:<0.001%
4.9.2 试剂和试液
4.9.2.1 盐酸、过硫酸铵、硫氰酸铵。

4.9.2.2 稀盐酸:取234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4.9.2.3 30%硫氰酸铵溶液:取硫氰酸铵30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4.9.2.4 标准铁溶液:1mL=10PPm。

4.9.3 操作步骤:
取本品2.0g,依法检查(见铁盐检查操作规程),与标准铁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应小于对照液。

4.10 含量测定
4.10.1 测定范围:98.0%~101.0%
4.10.2 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
4.10.3 试剂和试液
4.10.3.1 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取氯化铵
5.4g,加水20mL,加氨水35mL,再加水稀释至100mL,即得。

4.10.3.2 铬黑T指示剂:取铬黑T0.1g,加氯化钠10,研磨均匀,即得。

4.10.3.3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液:
4.10.4 操作步骤
取本品约0.3g,精密称定,置三角烧瓶中,加水50mL溶解后,加10mL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及铬黑T指示剂少许,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由紫红变为纯蓝色,即得。

每1mL的乙二胺四乙酸二
钠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10.17mg的MgCl
2·6H
2
O。

4.10.5 计算
F×V×10.17×103
氯化镁含量(%)= ×100%
样品重量(g)
式中:F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校正因子,
V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耗用毫升数。

4.10.6 注意事项:
4.10.6.1 本实验只有在pH=7~11范围内使用,指示剂才有明显的颜色变化,根据实验,最适宜的酸度为pH=9~10.5,故用氨-氯化铵缓冲溶液(控制pH约为10)调节pH。

4.10.6.2 络合反应不比离子反应速度快,故滴定速度不宜过快。

4.11 微生物限度:操作方法同“氯化钠原料检验操作规程”,每1g供试品中菌数不得过500个。

4.12 细菌内霉素:
取本品0.64g,溶于100mL新鲜注射用水中,在沸水中煮沸30分钟,依法按“细菌内霉素检查操作法”检查,每10mL中细菌内霉素≤0.5EU。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