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章文字和书面语

6章文字和书面语

【练习与思考】一、填空题1、文字是记录()的符号,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统一体。

2、文字突出的作用是打破了有声浯言的()的局限性,扩大了有声浯言的使用范围。

3、人类早期使用的帮助记事的方法主要有()和()两大类。

4、表意文字主要包括()和()两种。

5、世界上的表音文字很多,从字母代表的语言单位来看,可以分为()()和()三大类。

6、文字体系中的正字法原则主要有()、()和()。

7、早期文字的创造方法主要是()()()和()。

二、名词解释1、文字2、表意文字3、表音文字4、实物记事5、图画记事6、象形7、音节字母文字8、辅音字母文字9、音位字母文字10、正字法11、文字改革三、思考题1、文字的主要性质特征是什么?2、谈谈文字的主要作用。

3、由记事图画演变成图画文字必须具备哪些条件?4、从文字符号和语言符号的对应关系看,文字记录语言的情况大致可以分成几类?5、谈谈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6、汉字为何适应汉语的特点?7、具体文字体系中的正字法一般要遵循哪些原则?8、什么是文字改革?文字改革的主要类型有哪些?9、现行汉字是否需要改革?10、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是什么?11、书面语与口语脱节的原因有哪些?12、世界上的表音文字主要有几类?讨论题:1、口语和书面语是一致的吗?2、现行汉字是否需要改革?汉字能否走拼音化道路?参考答案(解题要点):一、填空题1、语言;字音、字形、字义2、时间、空间3、实物记事、图画记事4、表词文字、形位文字5、音节字母文字、辅音字母文字、音位字母文字6、表音原则、形态原则、历史原则7、象形、象意、象声、转注二、名词解释1、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最重要的辅助与扩大有声语言交际作用的工具,它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借助形体符号把语言记录下来。

2、表意文字:表意文字通常是一个词或形位只用一个符号表示,而这个符号却与该词或形位赖以构成的语音形式没有直接关系。

它跟整个词或形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意义发生关系。

表词文字和形位文字都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3、表音文字:表音文字是指用单个形体符号去记录语言中的音节,那么具体的形体符号只与特定的语言单位相联系而与意义无关。

音节文字、音位文字都属于表音体系的文字。

4、实物记事:为了把信息传到远处,或把信息在时间上固定下来,人们曾使用各种有象征意义的实物赖记事,最普遍的是结绳、串珠、刻木等。

实物记事一般都是没有文字的社会里人们用以辅助语言帮助记忆的记事方法,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主观性。

5、图画记事:图画记事是文字产生以前人们用简单的图形来帮助记忆和记载某些事情的方法,也是最为形象的感性传递方式。

记事图画虽然也画着具体事物的形象,但它不同于一般的图画,而是记载某种事物或某件事情的辅助性表达方式。

6、象形:直接描绘词语所代表的实物。

在所有的表词文字中,最初都是用这些词表示的实物或现象的写实图形或象征图形来表示的。

7、音节字母文字:音节字母文字是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的文字。

它适应于音节数量不多,音节结构比较简单的语言。

如日本的假名。

8、辅音字母文字:辅音字母文字的字母只表示辅音,元音只用一些附加符号,有的连符号也不用。

使用这种文字的语言通常是辅音较多,元音较少并依靠元音有规律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

如古犹太文字、阿拉伯文字等。

9、音位字母文字:音位字母文字的字母基本上是代表音位的。

它既有表示辅音音位的字母也有表示元音音位的字母。

如希腊文、拉丁文、英文、俄文等。

10、正字法:正字法是具体文字体系中历史形成的使书写规范化的一整套规则。

它是文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11、文字改革:为了让文字更好的记录语言,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人们可以根据文字发展的趋向,必要时有意识有计划有系统地整理和改革文字。

文字改革就是使用文字的社会对记录本族语的文字体系所作的自觉的修改或变革。

三、思考题1、文字的主要性质特征是什么?(1)文字是一套符号系统,它是记录语言的一套书写符号系统。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最重要的辅助与扩大有声语言交际作用的工具。

(2)文字是一种视觉符号系统。

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也有它的形式和指代的对象。

它的形式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字形,不管是像汉字这样的方块字形,还是像英文字母那样的表音字形,都是文字符号的形式,人们通过视觉可以感知。

虽然各种文字在记录语言的功能上有这样那样的区别,但无论哪种文字都能够传达它所记录语言的意义,同时人们又能将书面语还原成有声语言。

(3)文字符号又是成系统的,有其内部不同层次的的构成单位和结构规则。

文字拥有一整套特定的形体符号和书写规则以及它跟语言之间的特定关系。

比如,汉字的基本构成有笔画、笔顺,还有更高一层的偏旁,它们组合成每一个汉字是有规则的。

在汉字进一步组合时还有书写顺序和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等。

又比如,英文等拼音文字系统中也是由字母、拼写规则、标点等各项要素和规则构成。

2、谈谈文字的主要作用。

(1)文字不仅使语言得以流传与保存,而且完善和扩大了语言的交际效用。

语言是以声音为形式依托的符号系统,而声音的传递是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

从时间上讲,语音一发即逝,不能留存;从空间上讲,语音的传递和接收必须在一定的距离之内。

在文字发明以前,人类的知识传承只能靠口耳相传,有相当大的局限性,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都很缓慢。

当文字出现后,语言被视觉符号的文字体系记录下来,这就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空中的局限,知识的传承和普及有了更好的形式依托。

(2)文字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人类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文字的出现,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的经验和知识积累的速度,传播的范围,社会得以迅速发展,人类自此进入有史时期,形成文明的基础。

可见文字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文字对语言的丰富和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文字并不仅仅消极地记录语言,而且还积极地影响语言,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

有些在口语中消失了还可以保留在书面语中,若干后也可能重新复苏,被人启用。

另外,随着自身的发展,文字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文字甚至比有声语言更便于人们接受所表达的内容,在现代社会和生活中人们借助文字通常比借助有声语言所获得的信息更多。

3、由记事图画演变成图画文字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成熟的文字体系的形成有一个过程。

当简约的图画被用来粗略地记录话语中的语句时,图形开始被用来指代语言中的词语,图形通过象形表意与语言中的词语联系起来。

总之,图形与语言单位没有一一对应,因此还不能称之为成熟的文字体系。

成熟的文字体系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图画文字必须成为约定俗成的符号。

(2)图画文字必须具有相对固定的形体,必须把物象外表相对地规范在一定的形式里,一般只描写较简单的线条轮廓。

(3)特定的形体必须跟语言的词语相联系,成为可以诵读的东西,不象记事图画那样只可意会,不能诵读。

4、从文字符号和语言符号的对应关系看,文字记录语言的情况大致可以分成几类?(1)表意文字。

表意文字通常是一个词或形位只用一个符号表示,而这个符号却与该词或形位赖以构成的语音形式没有直接关系。

它跟整个词或形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意义发生关系。

表词文字和形位文字都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2)表音文字。

表音文字是指用单个形体符号去记录语言中的音节,那么具体的形体符号只与特定的语言单位相联系而与意义无关。

音节文字、音位文字都属于表音体系的文字。

不过,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文字,都应该适应所记录的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音特点,所以文字的特点是与语言的特点是有联系的。

5、谈谈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文字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符号,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语言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符号如何记录语言符号已如前述。

文字和语言既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们之间又有着质的区别。

(1)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字。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而文字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文字是记录符号的符号。

(2)语言和文字虽然都是交际工具,但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语言是社会必需的交际工具,没有语言,社会就不会存在。

而文字对一个社会来讲,则不是不需的,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而照样存在。

文字只是辅助语言的交际工具,它只是扩大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

(3)文字和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不同。

文字和语言都是处于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之中的,但文字的发展变化要比语言慢得多,语言的变化不能马上在文字中表现出来。

因此常常发生文字与语言脱节,文字落后于语言发展的现象。

这样就形成了文字的书写形式与语言的实际发音的矛盾。

文字作为辅助交际工具的长处是它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文字记载的资料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人们还能够看得懂,就是由于文字具有更大的稳固性。

(4)文字可以改革、借用,而语言一般则不能。

当文字脱离语言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即影响到交际功能时,文字就得改革,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还可以创造新的文字。

文字还可以借用。

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可以借用其它民族的文字,而语言一般是不能借用的,语言往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从整个民族来讲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语言。

(5)文字对语言具有促进作用。

文字把语言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书面语,人们可以对语言进行加工锤炼,使语言越来越精密细致,甚至有些词汇就是在文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6、汉字为何适应汉语的特点?(1)汉字的特点汉字一般不能通过字形判断具体的读音,有些汉字可以通过声旁确定音类或者大致的读音;汉字往往可以通过字形断定义类;汉字的字形不限于和一种读音挂钩,古今的汉字读音有异,不同地域的读音也有差别,但是汉字的字形不变,不会影响对汉字意义的理解。

(2)汉字和汉语的关系汉字始终是一种文字,是符合文字和语言的关系这一规律的。

汉字与汉语的特点是相适应的。

汉语是以单音节为主要形式,一个形位一般用一个音节表示,虽然一个音节不是固定地表示某个形位,还有许多同音形位,但形位的单音节形式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汉字也是记录音节的,一个字独立地表示一个音节(但与音节不是对应关系),也正好记录一个形位,与汉语形位的特点相适应。

所以正好适应了汉语方言分歧的特点,使得汉字具有了超方言的特性。

7、具体文字体系中的正字法一般要遵循哪些原则?(1)表音原则按照词语的实际读音拼写词形的原则。

依据表音原则书写能比较准确地反映词语的实际读音,也比较容易掌握。

表音原则对于新创造或新改革的拼音文字是非常适用的。

(2)形态原则拼写时严格按照词的形态构成,相同的形位写法永远相同,即使由于形态变化,实际读音已经发生变化,拼写仍旧不变,这个原则就是形态原则。

它是一种比较经济的原则,有利于建立词与词之间的联系,便于记忆和书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