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4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6.4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学生可能回答:我想知道坐火车坐了多长时间。
教师:该怎样来计算坐火车的时间呢?首先请大家思考:什么是时刻,什么时间?
学生思考,相互交流并汇报结果。
学生1:9:00和下午6时都是时刻。
学生2:上午9时刻到下午6时的间隔就是经过的时间。
教师小结:“时刻”表示一天内某一特定的时间点。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所指的每一位置都表示时刻。“时间”表示从某一时刻到另一个时刻的间隔,也就是经过的时间。(板书)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想法,再指名学生汇报:可以用火车出发时间加上经过的时间是否等于到达的时间。火车上午9:00出发,经过9小时后,到达奶奶家的时刻为9+9=18(时),18时就是下午6时,与题目中的到站时刻相同,说明到奶奶家要坐9小时的火车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教师:那现在同学们知道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了吗?
3.基础训练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时刻”表示一天内某一特定的时间点。பைடு நூலகம்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所指的每一位置都表示时刻。“时间”表示从某一时刻到另一个时刻的间隔,也就是经过的时间。
将两个时刻都改写为24时计时法,两次时刻的差就是经过的时间。
教师:大家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呢?
组织学生动手用3种方法分别计算经过的时间。
学生经过尝试会发现,用递(3)种方法比较简单。
教师:是的,第(3)种方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且比较简便。你是怎样计算的?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
指名学生汇报:下午6时就是18:00,所以18-9=9(小时),经过了9小时。
教师:那这位同学是否计算正确呢?请大家想一下我们可以怎样验证。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原理。
教学方法
教法:观察操作,引导认知
学法:合作交流,操作实践
教学准备
课件、钟表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或
二次修改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题目
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晚上11时是()时中午12时是()时
上午8时是()时下午3时是()时
2.求上午9时到下午6时经过的时间
教师:大家想到什么好的方法来求坐火车的时间了吗?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并指明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1)在钟面上数格子,看从上午9时到下午6时中间有多少个格子,就是多长时间。
(2)先算上午和下午分别经过了多长时间,然后求和。
(3)将上午9时和下午6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然后直接用大数减小数,即为经过的时间。
课题: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页例3
执教班级
302班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核对答案。
教师:大家都做得很正确,看来大家对上节课的知识已经掌握得很好了。今天我们将要继续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
2、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教学教材第84页例3
1.课件出示情境图。组织学生观察。
教师:观察情境图,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火车9:00出发,下午6点到站。
教师:你还想了解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师生小结:将两个时刻都改写为24时计时法,两次时刻的差就是经过的时间。
3、巩固练习,思维升华
教材第84页“做一做”
(1)让学生说一说上面钟面的时间分别表示什么时刻。
(2)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答案,集体订正。
4、课后小结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疑惑?与大家说一说。
本课作业
1.口算
2.闯关100分相关练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