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采访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第五章 采访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这类问题会涉及被访问者的内心敏感领域,提 问时要通过交谈让被访问者进入状态,绝不 能冒然提问。
二、提问方式
美国学者麦尔文·曼切尔曾把提问分为开放式 提问和闭合式提问
(一)开放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是一种概括、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提问方式。 回答的内容不是一个具体的答复。
开放式提问的优势: 1.访问气氛轻松 2.给对方更多的自由和空间 3.为记者赢得思考和即兴提问的宝贵时间 开放式提问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时刻掌控谈话的控制权 2.针对不同的对象,问题的开放度要适当
一般在四种情况下使用: 延续一定时间的新闻事件; 动性的群体活动; 新闻人物多地点活动; 范围大、头绪多的复杂事件
3、即席采访:一般在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 上进行的一种现场采访。
即席采访应注意的问题: 直截了当将问题一次提出; 一次最多提问两到三个问题; 借助别人提问充实自己的报道; 随机应变,临场发挥
第二节 采访中的提问
有人说记者采访要唱三部曲:开始,少问多 记;过一段时间,边问边记;最后,又问又 记(观察)。不管哪一步,都离不开“问”。 有人统计,记者采写的稿件,80%以上的材 料是通过“问”——向人提问而获得的。可 见提问在采访中的地位。
一、问题的类型 按照提问的目的和功能,可分为事实性问题、 观点性问题、调查性问题和情感性问题四种 类型
下面是甲乙两记者在采访某厂党委书记前分别准备 的问题,你不妨分析分析,看哪个记者提得得当。
甲记者:1、你们厂是如何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精神的?2、你们厂是怎样进行工作着重点的转 移的?3、改革开放给工厂带来了什么收获?4、你 对本厂现状有何感想?5、在成绩面前你是怎样想 的?6、你们厂肯定还有不少问题,请真实地说说。 7、今后有什么打算?
善意的,采访必须处于公开场合。
3.某些经济新闻或人物报道,为保证真实性。 4.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通讯秘密的不适
用隐性采访
五 体验采访: 就是记者以采访者和当事人的身份,直接进 入新闻现场或事件过程,通过对事件的亲身 参与和感受进行的采访活动。 从电视媒体特性来看,体验式采访更能发挥 电视媒介的“过程感”。
调查性问题提问,记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的尖锐程度尽可能逐渐加强 2、对一些非常尖锐的问题,可以在问题提出时
加上“有人说.......”。 3、要充分注意回合型问题 4、不要因为对方拒绝回答而轻易放弃问题
(四)情感性问题
情感问题是为了揭示个人内心的世界。
目的是与观众分担其不幸,分享其被感动的故 事。
隐性采访是一把“双刃剑” 舆论监督作用 产生不良社会影响,引起法律纠纷 导演制造新闻之嫌 泄露隐私、引诱犯罪
隐性采访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装扮成国家公务人员 2.不能装扮成违法犯罪之徒 3.不能改变其固有的自然性别角色 4.采访中严禁任何“诱导”
隐性采访的适用范围
1.对一些违法乱纪、不法行为的揭露。 2.社会新闻中当事人不予配合的。记者必须是
三 显性采访 显性采访就是一种常规的采访。记者在采访中
公开自己的身份、表明采访目的。
四 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是一种非常规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
访,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 不表明目的的采访。
隐性采访的特征: 1.记者主动出击 2.新闻事实周详 3.社会参与程度较高 4.隐瞒身份 5.隐藏目的
二 观察 观察是记者现场采访通过察看了解事件的进程
和结果,获取第一手材料的方法。
观察采访的作用是 1.增强新闻的真实性 2.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3.获得判断事实的依据 4.触发记者的情感,增加责任心 观察的方式:公开观察 ;匿名观察 ;非参与性
公开观察 ;非参与性匿名观察
如何进行观察采访: 1.抓取表现主题的典型事例 2.抓取具有新闻价值的生动细节 3.注意观察人物活动和特征 4.全景观察,宏观透视
4、同步采访:指记者始终处于新闻事件的现场, 摄像机、采访机与记者视线同步,报道以记 者在现场录音、出镜为主线。
要求同步采访记者要有出众的口才,要形成自 己独特个性的报道风格
5、调查采访:是指披露事件真相和内幕的采访。 在西方被称为“侦探式采访”。
特点是题材相当广泛,涉及人类活动的许多 方面。
一般适用于复杂事件或出于发展阶段争议较 大的事件。
(五)客观公正 提问中不要带有个人的观点,不要居高临下。 (六)沟通交流
把提问变为交谈、聊天方式,轻松自然。 沟通交流目的是感动对方,打开话题,实现 采访目标,并不放弃质疑精神。 案例:新闻调查dvd\新闻调查4\刘殊威 VTS_01_3.VOB
四、提问的基本方法
1、开门见山 直截了当、单刀直入地提出问题 。
4、刨根问底
按照一个思路和逻辑,抓住对方回答中出现的 新情况、新线索、细节和疑点,不断追问, 直至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适用于调查性提问。要注意倾听,注意语气 和态度,不要变成逼问和审问。
5、联想假设 为了解事情真相或访问对象的真实想法,通过 假设联想的方法提问效果会更好。
6、以误求证 通过激将法、故意错问或反问来达到目的的 提问方法。
开放式提问和闭合式提问,不是绝对的,可以互相 转换。有个美国记者去调查“黑人在就业上是否受 歧视”。她向许多黑人提出了一个闭合式的问题: “你有没有受到过歧视?”回答总是说“没有”。 而谈到具体事情时,又证实他们受到歧视。这位女 记者哀叹:“黑人不说真话。”
主编提醒她:可能是你提问的方式不对。你问别人 是不是收过歧视,这就非要别人回答受过,或者是 没有受过。不要这么单刀直入。可以问他们:和他 们具有同等资历的白人,是不是比他们提升得快? 和他们同样工作的白人,工资是否拿得比他们多? 如果他们是白人,现在可能在做什么工作?有没有 黑人有工作能力却找不到工作的?确实,将原来的 闭合式提问换成了这类开放式问题,效果就可能好 些。
3.开放性提问运用要适可而止 (二)闭合式提问
提问有明确指向,问得比较具体、集中,提 问的口子是封闭的,范围有严格的限制,采 访对象往往要做直接的回答。
闭合式提问的作用:
1.目标明确,易于获得具体有价值的材料
2.易于控制谈话权,不会偏离主题 尖锐的闭合问题要注意提问的技巧: 1.假借他人之口: 2.在提尖锐问题时,先恭维一番 3.在尖锐问题之前提准备性问题 4.提尖锐问题时先预警
常采用从外围入手的办法,然后集中到关键 点上进行突破性调查,最后得出结论。
6、书面采访:记者以书信形式把问题写下来, 寄给或面交采访对象,然后根据对方的回信 进行报道。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记者也可以通过互联 网以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采访。
7、预约采访:作为采访方法就是设法找到与新 闻事件有联系的,并适合在电视上发表意见 的人物进行采访的方法。
(一)事实性问题: 能够获得事实要素的问题 。 问题比较短,目的明确,回答具有客观性。
(二)观点性问题 即获取被访问者对事件的看法的问题。 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与事实问题相比,带有 独特性和鲜活性,这正是电视新闻所需要的。
(三)调查性问题
调查性问题关注的不是事件的表面,而 是深入到事件的内部。目的调查事件发 生的原因,并提醒社会防止类似事件的 发生。
适用访谈对象谦虚或高傲不想深谈的情况。
第三节 采访的具体方式
一 几种常见的采访方法 1、等候采访:就是记者预知或预测即将有新闻发生,
提前到特定场所等待进行采访。 记者应注意的问题: 要有耐性和恒心; 选择好拍摄位置和采访路线; 抓住采访时机; 能够接近新闻人物,进入采访现场。
2、跟踪采访:顺着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穷追 不舍采访。一般是新闻事件正在进行中。
(三)两种提问方式的搭配运用
开放式问题目的不明确、焦点不够几种, 访问对象易于泛泛而谈,甚至会偏离主题, 漏掉有价值的材料
闭合式问题方向性较强,不易形成和谐采 访气氛
在采访实践中,两者都要精妙搭配
案例
开放是问题范围很大,可以长篇大论回答。比如问一 个田径运动员:“你对这届运动会有什么看法?”这 就是一个开放式问题。运动员回答这一问题有相当大 的余地,甚至可以做长篇的谈话。反之,如果问这位 运动员:“你对新落成的体育场跑道印象如何?”这 就是一个闭合式的问题。运动员职能明确、间断地答 复,或者说“适于快跑”,或者说“妨碍快跑”,或 者说“这是第一流的跑道”等。曼彻尔指出:记者在 采访当中,通常总是以开放式问题作为采访中的第一 个问题。这样,被采访对象才能张口说话,在回答问 题时,不受拘束,可以轻松自如地漫谈。然后再由开 放式问题逐步过渡到闭合式问题,以取得具体、明确 的采访素材。
三、提问的基本原则
问得自然、问得明白、问得简洁、问得有特色
(一)准确简洁
复杂冗长、含糊不清的问题,会让访问对象一 头雾水,不知从何谈起。
(二)具体明白
不要提概括、抽象的大问题,要具体细致让人 明白。
(三)注重逻辑 提问要分层次、逐个问题去谈,直到把主题 了解清楚为止。
(四)注重倾听 有利于自己获取有关事实的更多的信息。
乙记者:1、你们领导班子每周学习几次?讨论些 什么?2、你们党政镇领导有没有明确分工?平反 了那些冤假错案?4、对知识分子政策落实得怎样? 5、你们厂怎样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6、工人业余 补习文化的情况怎样?7、近期搞了那些技术革新 和改造?8、怎样改善职工生活条件?9、明年有没 有新产品上马?10、党员怎样起骨干作用?
一般来说,事实性问题和观点性问题适用这 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高级领导,专家学者、 健谈的公众人物、当事人、知情者等。
2、循序渐进
这种方法适用于两种对象:采访时比较紧张、 拘束、不善言谈的人;采访深处的情感问题 的对象。
3、迂回深入
不从正面提出问题,而是从侧面逐步引出核心 问题。适用于情感问题和调查性问题。
8、联合采访:是两个以上的新闻机构进行的合 作采访。一般是对重头报道或特别题材的采 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