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典型案例:夫妻务工遭意外 人民调解暖民心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典型案例:夫妻务工遭意外 人民调解暖民心

夫妻务工遭意外人民调解暖民心
——沙河镇矛盾纠纷调处典型案例
【纠纷简介】
柳某、宋某夫妇系临泽县众泰劳务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泰公司)务工人员,2015年6月30日上午10时许,柳某夫妇二人在化音村二标段施工时,吊臂不慎触及高压电,造成宋某触电当场身亡,柳某被电击伤,伤势严重,用工方及时将柳某送至市医院抢救。

闻此噩耗,柳某夫妇的亲属兵分两路,一路随救护车赶往医院救助伤员,一路找到众泰公司,称柳某、宋某是由众泰公司介绍柳某夫妇干活的,所以要求众泰公司对此次意外事故进行赔偿。

但是众泰公司负责人提出两点不同意见:一是他们只是劳务公司,只负责找人,并且与柳某夫妇签订了劳务协议,协议中明确提出在务工期间,务工人员若发生人身伤亡,劳务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二是众泰公司负责人认为柳某夫妇是给北京鑫大禹水利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鑫大禹公司)找的劳务工,是在给鑫大禹公司干活,鑫大禹公司应该对此次事故的负全部责任。

而鑫大禹公司认为这对夫妇是劳务公司派遣到公司干活的,他们认为不应该由他们赔偿。

在场家属情绪失控,扬言要将死者尸体放置施工现场。

【调解经过】
事故发生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由镇党委书记
白儒同志为组长的调解小组,亲自带领工作人员赶往事故现场,耐心的向受害方家属讲解法律法规和政策,稳定他们的情绪。

同时,调解工作人员动员用工方先行筹款及时支付医院治疗费用,并劝说死者家属以死者为大,将尸体先安放到殡仪馆。

通知双方当事人次日到镇人民调解大厅解决此事。

当天晚上,镇上组织召开重大事项分析研判会议,对案情进行了仔细分析,最终认为解决该纠纷的关键是对三个争议焦点进行确认:一是众泰公司和鑫大禹公司谁为此次事故负责,二是宋某的死亡赔偿金核算适用哪种标准;二是柳某被高压电击伤,伤势严重,治疗费用如何计算。

第二天,还未到约定时间,受害者家属聚集20多人到镇政府,柳某因抢救无效死亡,家属情绪异常激动,要求政府尽快协调解决。

镇党委、政府深知,对于受害者家属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能够早一日解决纠纷,就能早一日拿到赔偿款,让死者入土为安,让其家人内心得到些许宽慰。

调解人员与死者家属进行分析,发生这样的事故,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调解工作提前进行。

调解前,因柳某、宋某夫妇的唯一的女儿年纪小,在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受害方家属当场签订了委托书后,调解工作正式开始。

调解中,双方在调解大厅僵持了将近三个小时,期间死者家属情绪激动,而用工单位却几乎处于完全沉默状态,好像谁也不愿意先开口,好像谁先开了口就意味着妥协。

在这种情况下,这给调解员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如何在尊重法律和事实的情况下,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成为调解纠纷的关键。

调解人员认为对于家属而言,柳某夫妇双双遭受意外,不仅在精神上令人难以接受,年迈的父
母、年幼孩子更是最揪心的一个状况,应将双方分开,分环节逐个做工作,这样让双方的情绪先得以控制。

调解员耐心地跟受害者家属分析解释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的区别以法律关系,调解员说道,发生这样的事情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受害者家属的心情我们也十分理解,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解决这件事情,让死者入土为安。

至于赔偿金的要求,会根据受害者家属提出的要求,结合相关法律的规定,尽量与其他两方协商。

一番有理有据的话,让受害者家属态度有所缓和。

接着,调解员与众泰公司、鑫大禹公司进行沟通。

调解员明确指出:一是众泰公司虽然与柳某夫妇二人签订了施工协议,但是协议中约定:“在务工期间,务工人员若发生人身伤亡,劳务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不符法律规定,属于无效合同。

二是鑫大禹公司是招标单位,只是负责发包方,而众泰公司是承包方全权承包这个工程,在雇佣关系中理应对柳某、宋某夫妇的人身安全负有一定的义务,雇主对雇员的损害承担无过错责任,只要雇员在进行受雇工作中因工伤事故而遭受损害,雇主就应赔偿,而不存在免责事由。

而劳务关系中,由于双方当事人在损害的发生上均无过错,故适用公平原则,即由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对受损害方的经济损失作适当补偿,因此,众泰公司应当赔偿责任。

经过调解员耐心细致的说服,众泰公司也认识到自己应当承担责任,不再要求鑫大禹公司共同承担责任。

虽然调解有了一定的起色,但是当双方当事人谈到赔付金额的时候,缓和的气氛又紧宋起来,受害方家属提出要求赔偿150
万元,而众泰公司只承担50万,双方僵持都不让步。

【调解结果】
镇党委、政府再次分析讨论决定,继续采用分别谈话做工作的方法,对赔付金额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协调。

调解员首先告知众泰公司负责人:照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众泰公司应承担的赔偿金是82万元,另外还有柳某在医院抢救花费的10余万元,共计100万元。

调解员从法律、情义的观点出发,耐心细致地做解释、说服工作。

在调解员的真情感化下,众泰公司负责人考虑到死者家属的实际情况,提出给予受害者家属90万元的赔偿。

调解员对受害方家属进行说服,赔偿是有国家标准的,不是有理就可以随便说想要多少要多少的,必须有依有据。

最后,镇党委白书记通过摆事实、讲人道、据法律,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

经过多次艰难的拉锯式的调解和耐心细致的解说,最终达成调解协议,众泰公司一次性补偿死者家属92万元,本起纠纷就此了结。

死者家属在领取赔偿金时,调解员提出:柳某夫妇的女儿年仅12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柳某的父亲、宋某的母亲均健在,孩子应该有人抚养,并代为监管该笔赔偿金,且柳某、宋某的父母也应获得相应的赡养费。

在白书记和调解工作人员的主持下,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一是除去柳某在医院抢救时的费用及丧葬的花费外,剩余的64万元由柳某的父亲、宋某的母亲分别获得5万元,剩余的54万元由柳某的女儿继承;二是根据孩子要求和亲属的意愿,孩子由柳某的弟弟和弟媳作为新的监护人,将孩子抚养成人。

赔偿金以孩子的姓名存入银行,双方亲属共同监
督使用,在孩子未成年之前任何人不得质押借款,这场特殊的纠纷终于在调解员的辛勤劳动下得到圆满解决。

【案例点评】
一、案情的普遍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逐步提高,雇员因受伤而造成的赔偿纠纷也日益增多。

而现实生活中,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侵权关系举证困难等往往会成为矛盾纠纷发生的导火索。

而有些当事人由于对赔偿款无法达成一直,选择走漫长的司法程序,这时候就需要基层人民调解起好“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将矛盾和纠纷“破冰”在司法程序之前,解决在基层调解之中。

本案的成功调解,对今后解决此类纠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适用法律的特殊性
1.在务工过程中,雇请人员受到损害的赔偿问题。

应区别于承揽、帮工及其他劳务关系,雇佣关系是雇员按雇主的授权或指示完成劳务,雇员受雇主的安排和指示,在雇主指定的工作场所,有限的工作时间内,定期或不定期完成雇主指示的劳务,雇主支付相应报酬。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

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结合《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雇员在从事雇用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夫妻双方同时意外死亡后所得的赔偿金的分配,一般按照遗产进行分配。

由其近亲属之间分配,其亲属限于父母、子女、配偶,无上述近亲属的,一般应当在其死者的兄妹之间分配,分配方式可以协商,协商不成诉至法院依法分配。

遗产的继承死者死亡时,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如父母、子女、配偶的。

其第二顺序的继承人如兄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