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2020年整理】心力衰竭
【2019-2020年整理】心力衰竭
1. 心钠肽和脑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and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 评定心衰进程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2. 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on, AVP) 3. 内皮素(endothelin)
三、舒张功能不全
左心功能不全
1. 症状 肺淤血:进行性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 发性呼吸困难 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 咳嗽、咳痰、咯血 心输出量: 疲劳、乏力、神志异常 少尿、肾功能损害
2.
体征: 原心脏病体征 HR 奔马律 P 2 两肺底湿啰音(下垂部位)、哮鸣音
右心功能不全
1. 症状 体循环淤血的表现:纳差、恶心、呕吐、腹 胀、上腹胀痛、黄疸、夜尿增多
基本病因
1. 心肌病变 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心肌结构损害、心肌代谢 障碍 心肌舒张功能障碍: 心肌肥厚 2. 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过重(后负荷) 容量负荷过重(前负荷)
心脏功能的生理基础 →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
原发性心肌损害:缺血性心肌损害 心肌炎或心肌病 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血液返流 左、右心分流或动静脉分流 全身血容量增加,如贫血、甲 亢 心肌代谢障碍 (糖尿病性心肌病等)
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概况-2 (自愿)
国内的研究资料 国人HF的患病率为0.9%,(男0.7%, 女1.0%),2000年成年人中患病率约400 万。 HF预后不良,据我国50家医院住院病例 调查,CHF住院率只占同期心血管病的 20%,但病死率却占40%。
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概况-3 (自愿)
国内的研究资料 病因调查显示,2000年,我国慢性 心衰的病因第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占55.7%,第二 是高血压,占13.9%,第三是风湿性心 脏瓣膜病,占8.9%,与二十年前相比, 当时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占第一位(46.8%), 病因有了显著的变化。
左室重构和扩大导致射血分数下降和心衰
SV 100 EF 60
SV 100 EF 40
SV 100 EF 25
SV 100 EF 25
SV 100 EF 60
心力衰竭——神经体液的代偿和失代偿
交感神经激活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细胞因子或 血管活性因 子活性异常
代偿
水、钠潴留
血管收缩 过度 氧化
劳力性呼吸困难:继发于左心衰的右心衰呼 吸困难已存在,单纯性右心衰为分流性先心病或 肺部疾病所致,也均有明显的呼吸困难.
2. 体征
颈静脉充盈/怒张/搏动增强 肝脏肿大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水肿:下肢、全身、胸水、腹水 紫绀:周围性
颈静脉怒张
下肢凹陷性 水肿
全心衰竭
是指左/右心力衰竭同时存在的心力衰竭,传 统被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症状:先有左心衰竭的症状,随后逐渐出现 右心力衰竭的症状. 体征:既有左心衰竭的体征,又有右心力衰 竭的体征.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总论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 血管和血液循环的神经 体液调节装臵. 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和血管病,合称心 血管病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心力衰竭
(Heart Failure)
刘超 (借鉴网络别人的)
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概况-1 (自愿)
国外研究资料 中HF的患病率群人约为1.5%-2.0%,而65岁 以上的人群患病率可高达10%。美国已有 近500万HF患者,且每年新诊断约50万HF 患者。 (2005;AHA) 1990-1999十年间,HF作为主要诊断 从240万增加到360万。 2001年全美HF作为主要因素有5.3万 人死亡。 2005年美国用于HF诊治的费用约279 亿美圆,药费约29亿美圆。
失代偿
水肿
心肌耗氧量增加 血管紧张素Ⅱ 儿茶酚胺 肺瘀血 心肌氧供应降低 毒性作用 心肌细胞功能 障碍和坏死
心肌细胞凋亡
治疗目标
血流动力学异常
心肌重塑
心衰症 状体征 加重
功能恶化 疾病进展
临床分型
机 制:收缩功能(心室泵血)衰竭 舒张功能(心室充盈)衰竭 解剖部位: 左心衰/右心竭 /全心衰 心排出量:低心排出量和高心排出量 发病情况: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
病理生理
一、代偿机制
1. Frank-Starling机制(主要针对前负荷增加) 2. 心肌肥厚(主要针对后负荷增加) 3. 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心脏排血量不足,心房压 力增高时) (1)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激活 可引起心肌重塑
二、心力衰竭时各种体液因子的变化
机制:主动舒张功能障碍,多为钙离子不能 及时被肌浆网回摄及泵出胞外. 心室肌顺应性减退肌损害和心室重构 (remodeling)
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 重塑指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 制导致的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的改变。 包括:心肌细胞肥大、凋亡,胚胎基 因和蛋白质的再表达;心肌细胞外基质 量和组成的变化,结果心肌质量、容量 增加,心脏球样变形。
心肌收缩力
高血压、瓣膜狭窄(半月瓣)
前负荷 (舒张期容量) 心脏机械结 构完整性
心排血量
心率
后负荷 (射血阻抗)
房室收缩 协调性
诱因
感染: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IE 心律失常:房颤最多见 水、电解质紊乱,血容量增加:妊娠、输液、盐 过多过快 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 环境、气候急剧变化 治疗不当:洋地黄用量不足 高动力循环:严重贫血、甲亢 肺栓塞 原有心脏病加重或合并其他疾病
第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挑战新世纪
国际著名的心脏病学教授Braunwald预言,在 新千年中心脏病医师将面临两大心血管疾病的 挑战: 充血性心力衰竭 (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 CHF) 心房颤动 (Atrial Fibrillation , AF)
临床表现
如何定义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 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 一组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 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 代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 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 表现.
CHF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均可引起慢性心功能不全 ——(Chronic Heart Failure,CH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