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如何应对特殊的学生

教师如何应对特殊的学生

教师如何应对特殊的学生教师如何应对特殊的学生关键词:特殊群体心理问题解决策略实践反馈内容摘要:工作十年以,我与各种各样的学生打过交道。

后进生经常让老师们头疼,但更让同行们觉得棘手的是那些特殊的孩子。

在十年的工作历程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与众不同的孩子,他们有的多动,有的自闭,有的性格孤僻、整日沉默不语,有的性情暴躁等等。

我们统称这些孩子为特殊儿童。

我对他们非常爱护,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

为了让他们能尽量融入集体,正常生活、学习,快乐成长,在与这些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我摸索出了一些方法,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更收获了一些感悟。

相信在家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这些特殊的孩子一定会感受到阳光的灿烂与温暖,他们的未也会更加美好。

一、特殊孩子案例我们班的乐乐是个特殊的孩子,外表帅气,开朗活泼,有一双清澈的大眼睛,但在和人交流的时候会一直不安地眨眼睛,不能直视,眼神里也总有一丝游离,时常有少量口水流到嘴角,生理、身高都比同龄的孩子要成熟健壮,但其他各方面能力发展都较迟钝,尤其是表达能力特别弱,不能正常交际,讲话也不是很清楚,总是所问非所答。

孩子的动作协调性不太好,不能进行正常的运动。

感知速度迟缓,注意力不稳定,动手能力差,手指精细动作不灵活。

具体表现在生活自理和动手操作方面,像衣服穿不好、鞋带不会系、趁人不备会吃铅笔、昆虫等等。

爸爸妈妈也带他到处求医索药,但医生也无法给予实质性的治疗。

生活自理能力很弱,一般都是爷爷奶奶看护,而且大多事情都替他代劳了,不用他自己做。

在学校他经常是无故哭闹,砸烂东西是常有的事情。

与同学交往时语言表达极少,别人玩的时候他喜欢凑过去旁观,但都是以动手打人或是骂脏话而宣告结束。

我刚接班教他的时候,不管怎么和他交流,他总是呆呆地瞪大双眼,面无表情的望着你或是干脆把眼睛朝上看,给你回馈一个翻白眼,从不回答任何问题。

当他“不听话时”,看到老师责怪的眼神,他都憨憨的偷着乐或是干脆把老师的手机、水杯等重重的摔在地上。

如果老师批评他或是同学惹他不开心,他会去洗手间把自己的全身弄得湿淋淋的以示不满。

砸烂学校玻璃、物品也是隔三差五的事儿。

课堂上无法正常安静的听课,总是发出怪声音或是大声喊叫。

他的存在确实给我们带了很大的麻烦,可以说他一个人就顶十个孩子照顾,我们要付出十倍以上的努力帮助他,让他能够得到最多的关怀、爱护,获得最大的进步。

二、问题分析在班级管理中,总有那么几个孩子似乎是不太和谐的音符。

由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等影响,孩子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行为。

作为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教育者,我们怎样做到用情去感化,用心去引导,用脑去处理,根据问题行为的轻重大小对症下药,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处理问题行为的策略、方法、手段不一样,其结果就可能是天壤之别。

在特殊儿童教育的问题上,如今提倡无差别教育,希望他们接受正常教育,避免由于过于特殊而造成伤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孩子生活之初的头几年,在他的发展上起决定作用的是他周围的人以及丰富、多方面的人际关系。

”一个有着良好人际关系的和谐班集体,能让孩子充满自信,提高社会价值感,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形成乐观豁达的人生观,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

每一个班级都是由个性化的孩子组成的集体,良好的班级氛围与环境的形成有赖于班级每一个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而良好共性是在个性的基础上形成的,共性一旦形成,便反作用于个性,促进孩子全体素质的进一步优化。

三、解决策略与方法1.教师的教育方法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师的耐心是首要的。

我们要以最大的耐心和决心等待孩子的变化。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发现、记录孩子的闪光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了乐乐的兴趣所在:喜欢做老师的小助手,喜欢带领同学们朗读英语单词。

他的记忆力和自学能力是超乎我们想象的。

他认识很多的英语单词,每天早晨都会温习,甚至自学单词、句型等。

课堂上的表现更是一语惊人,总能回答出比较难的问题。

找到了孩子的突破口,我就抓住这个特点不断去肯定、鼓励、引导他。

在活动中积极创造机会,让他在集体中接受锻炼,并及时进行表扬,充分肯定优点,让大家发现他是一个能干细致的孩子,他也逐步得到大家的认可。

慢慢地,孩子不但参加活动了,自信心也增强了。

当然,我们还可以逐渐把孩子的爱好点转移到其他的方面上,以优带弱,让他各方面都有进步。

通过这样的方法试图改善他和伙伴之间的关系,使其愉快地融入班集体。

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教学,因其特殊的沟通方式及行为特质,以下提供相关的教育教学技巧,希望能够对老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1)自闭症的孩子因具有只喜欢或专注某一东西的倾向,所以在教他的时候,尽量用渐进式、有程序的教。

例如:有些孩子只喜欢红色,所以只看红色,因此在教他其他颜色的时候,可以先出现其他颜色的物品,等他集中注意力并答对后,才出现红色颜色的物品。

另外,多方面资讯提供学习,也有助于改进他的刻板化。

例如:认知小鸟的时候,可以先让他看图片,接着让他看视频,再让他听鸟叫的声音或是让他到大自然中观看各种各样的小鸟等等,帮助他对一件事物多方面的了解。

(2)自闭症的孩子常出现撞墙、敲头、咬自己、发怪声音、玩手等不适当的行为,出现这些行为可能有两种原因,其一,是因为无聊。

其二,是因为焦虑或不安。

针对无聊而发生的不当行为,可以利用建设性的活动及干扰性较低的活动替代,例如:用听音乐替代唱歌、发怪声,用画画、写字替代玩手等。

针对焦虑或不安引发的不当行为,需要多与家长合作,共同观察、以了解孩子不当行为背后所传达的信息(可能是想上厕所、身体不舒服或情绪不满),而后逐步引导孩子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及发泄。

(3)自闭症的孩子因有固定性行为,所以在任何需要改变的事件或活动发生前,最好预先告知孩子,可以减少孩子因为固定行为突然被打扰或打断时,所引发的不安及情绪行为反应。

(4)自闭症的孩子在普通班,大多有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智力,如果没有仔细说明,其它的同学很难理解他奇怪的行为,因此在学期初或自闭儿入班前,教师应向学生清楚说明孩子的情况,更可以安排小老师,请同学特别留意、宽容、关照他。

(5)经常与家长沟通,给家长一些建议和信心。

特殊儿童是需要每个人关注的,对待这样的孩子,教师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需要付出更多的爱。

老师们也要给家长信心,让他觉得把孩子交给你很安心。

教师的责任应该是“我要让家长安心,我要告诉他我会用怎样的方式教育他的孩子。

”只有家长明白了老师会怎样做,相信老师能控制未的局面,家长才会很安心。

家长的安心会传达给孩子,如果家长感到不愉快和无奈,那孩子一定不会感到安心。

(6)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与特殊孩子打交道的时候,很多的因素导致师生关系无法维持良好的状态,这种情形也会造成班级气氛的紧张。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赖于老师做好接纳特殊学生的心理准备,老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认识到“我的工作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影响”,只有这样,老师们在工作中才会竭尽全力。

改变别人的一生是很重要的责任,要把它作为自己的事业,只有这样老师们才会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

老师要经常反省自己哪里没有做好,要怎样做才会让孩子变得更好。

(7)科学的“爱”特殊群体的孩子。

自闭症学生因为于有限的社会、人际沟通技能,因此往往无法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图与了解教师的指示,加上对于环境改变的不安与抗拒,也常常造成教师教学上的困扰,而现今对自闭症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是教育治疗,教育治疗最早从德国发展而,当时是对阿斯博格的孩子进行治疗,后扩大到对自闭症孩子的治疗。

这个德语单词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爱神”,后一部分是“科学”的意思。

从这个单词的意义看,教育孩子仅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有科学的方法。

对“爱情”的理解:爱是一种感情,爱孩子理所当然;情则指感情的输入。

很多教师在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总是否定孩子。

这样的教师对孩子只有爱而没有情,他们没有输入感情的成分。

只有给孩子输入感情,孩子才有康复的可能性。

2.教师需要与家长沟通达成一致,形成合力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是特殊儿童时,不是震惊、难过,就是自责,觉得一定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才会让自己的孩子变成这样,将自己淹没在无助及罪恶感中。

事实上,虽然目前自闭症的成因仍然不明,但绝对不是上天的惩罚,也与孩子出生后父母亲不够关心,花太少时间照顾无关;更不需要去责怪是夫妻二人,谁家的遗传所造成。

当下更重要的是如何共同积极地帮助孩子,如何去面对孩子的教养问题。

在此建议家长多和医护人员、老师密切配合,配合得越好,越能掌握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就越能坦然面对事实,越对未有信心。

此外,孩子的家长要多和其它家长联系,互相扶持,互相帮忙,彼此分享,有助于走出心里的阴霾。

父母能够成功的调适、接纳孩子的状况,才能够成功的帮助孩子。

以下提供与父母有关的教养原则,希望能够协助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1)自闭症孩子比较欠缺忍受挫折的能力,因此教一项新的技能,最好先找到他会的部分,先让他有成就感,再一步一步教。

(2)改善闭症孩子的刻板行为,尽量帮他找到他感兴趣的事物活动,多用其他的活动或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不要让他无所事事,以免他觉得太无聊,一直重复同样动作。

另外,让这些重复的动作加以意义化,也是改善刻板化行为的方法之一,例如:如果孩子喜欢转东西,你可以教他玩陀螺;如果孩子喜欢摇晃身体,你可以放音乐,让他用不同的方式随着音乐摇摆身体。

(3)自闭症孩子如果伴随沟通方面的障碍,遇到挫折或不顺心的事时,容易以哭闹的方式或是自我伤害的方式表达,因此平时应多观察他喜欢的事物藉以转移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要协助他用任何方式表达,找出哭闹的原因,了解他的情绪。

(4)如果自闭症孩子因为欠缺忍受挫折的能力容易生气、发怒,可以利用一些自我教导的策略,例如:发现自己生气的时候,要告诉自己:我不生气,因为我是乖宝宝;我不生气,我要深呼吸,因为我是好孩子。

(5)有些自闭症孩子对于危险事物不够敏感,例如:有一些孩子习惯爬高,或是喜欢乱跑,因此要注意安全的防范和教育。

(6)自闭症孩子对于固定的事情改变非常敏感,因此最好不要轻易的改变,若要改变也要在他不知不觉中改变,或是设法转移他的注意力。

(7)自闭症孩子通常不太喜欢与人主动接触,因此利用各种机会让他和家中兄弟姊妹或是其他邻居孩子多接触及互动式很重要的,可以找一些他有兴趣的活动或游戏吸引他,增加他与其他人的互动。

(8)对于自闭症的孩子,在家中最好能为他安排规律的生活,而且好的习惯的教导及养成相当的重要,因为他一旦养成好习惯,就很难改变。

自闭症孩子对于理解和接受爱的方式可能与一般的儿童不同,但是,唯有父母的爱才能有更多的包容,孩子才能在有安全感的环境下成长、学习。

3.教师营造班级爱的氛围随着融合教育的潮流趋势,越越多特殊需求的学生在普通班就读,这些小朋友在班上,教师要如何引导孩子们和他们相处呢?(1)让孩子们了解特殊孩子的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