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处理问题学生的案例

如何处理问题学生的案例

如何处理问题学生
案例1
一. 基本情况:
兰某,男,某校九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有点小聪明, 对待老师热情有礼,但无心学习,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课堂上却思想
常开小差,基础不好,学习成绩不理想,有着较严重的注意力不集中
问题。

父母对其学习和生活督促不到位。

二. 存在问题:
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思想常开小差,经常与同学讲话,无法约束自己。

课后不及时完成作业的现象严重。

对其进行说服教育、表扬鼓励,奏效的持续性短,学习成绩不太理想。

三. 家庭因素:
父母离异,常年在祖母身边,祖母年事己高,精力有限,没法管理孩子。

四. 采取的措施:
(1)不断关注孩子,持续、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表扬、鼓励。

培养他完成作业的自觉性。

(2)让他担任班级中的临时组长、每天收木子,培养她的责任心。

通过奖励,督促他按时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关心班集体的责任心。

(3)定期与家长联系,交换教育孩子方法,及时反馈孩子在校情况,通过正常的途径,采用有效的手法积极予以治疗,以辅助孩子
身心健康的成长,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

案例2
张某,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差。

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不思学习,贪图玩乐,迷恋电脑游戏。

性格倔强、固执,但又有惰性心理。

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自由散漫,喜好标新立异,日常行为习惯欠佳。

处事情绪化,易冲动。

遇事不冷静, 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

经过多次与他交谈,以及从其他学生处了解到他的后进问题来源于内因和外因。

之所以成为问题学生最主要的外因是他小时候,父母经常争吵,后父母离异,他被判给了父亲,父亲不太管他,因此导致他形成了种种恶习。

由于他一直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抱怨,自己的行为、学习成绩得不到改进,久而久之产生了自卑心理。

内因是,虽然接受能力并不弱,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基础较差,怕苦畏难,缺乏进取心,贪玩难以自控,形成了学习成绩差。

其实他的木质是好的,如果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是会从“问题学生”的行列中走出来的。

因此,老师所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如下:
1.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关心、多指点。

2.改进其学习方法,帮助其克服懒惰贪玩的习惯。

3.帮助其分析错误原因,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保护自尊心。

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他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关爱、尊重和期待,从而渐渐恢复了自尊与自信,消除了自卑和抵触情绪,愿意接受帮助和教育。

5.创造契机,树立自信心。

通过个别谈话、沟通家长、表扬鼓励、正面疏导、指明方向,发
现他的闪光点,从肯定小成绩、小进步入手,让其反复感受到成功,
克服自卑,激发学习爱好,调动学习积极性,树立学习自信心。

6.在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

同学是学生的益友。

可以安排几个班干部谈话和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男同学和他做同桌,目的是发挥同桌的
力量,在学习和生活中帮助他。

7.多方协调,不厌其烦。

与家长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地对他进行思想教育;追踪考查,反复抓,抓反复;加强日常生活、学习的监督,促使他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经过一个学年的具体教育转化工作,现在的小张,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上进心增强了,对自己有了信心,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同学、老师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整个人的精神而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案例3
学生刘民(化名),男,现九年级年级学生。

该生聪明、好动、热情,脾气暴躁,易冲动、性格倔强。

入学第一天,全体学生在操场集中接受入学教育。

因为当时教学楼内有其它年级学生正在上课,学校要求学生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进入教学楼内。

但刘民却不顾学校要求,未经老师同意擅自进入教学楼内洗脸喝水。

我校一位老体育教师发现了这一情况,即向他了解情况,可是这学生却态度蛮横「'我愿意,你管不着”,“你算老几?”甚至说脏话辱骂老师。

最后,该生被带到教导处。

即使面对教导处老师,依然态度嚣张, 显得无所畏惧。

见一时无法与其沟通,教导处老师就让他打电话给其父亲,请其父亲来学校沟通一下,了解情况。

谁知这学生说:“找我爸?没用,我三天两头不回家,在外面网吧过夜。

我爸管不了我,他来了也得听我的。

”“要不你们开除我吧?给处分也行,无所谓。


面对这样的学生,这位班主任是这样做的:
1)交心一一蹲下来,当学生的朋友。

过了一会儿,他情绪没那么激动了,就开始用平和的语调与他聊天,了解他的过去,他的家庭情况。

原来,他的父母早已经离婚,是一个单亲家庭。

他的父母以前老是吵架,后来离异,他跟了他的父亲。

这给他的伤害很大。

他怨恨他的父母,觉得父母为了自己的幸福而不顾他的感受,于是开始任性胡为,不服管束。

他的父亲,一方而自己工作比较忙,另一方面也觉得对他也有些愧疚,因而只知事事满足他的要求,却放松了对他的管教,最终导致现在的局而。

父亲做的这些并不能打动刘民的心,他选择了在学校调皮闹事、去网吧彻夜不归这样堕落的方式来报复
他的父亲。

但是这孩子其实非常聪明,学习还算可以。

即便在这样的心态下,他依然在小学成绩不错,进入了我们学校。

了解了情况后,这位老师告诉他,虽然你父母离婚了,对你照顾少了,给你造成了伤害。

但你也这么大了,你可以对自己负责了。

你不需要报复谁,你需要用你的成绩证明给他们看,你能行,能做好。

通过多次的谈心,用多种方式慢慢地将上面这些话渗透给他,帮助他改变自己过去偏激的思想,建议他试着站到父母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谅一下父母的难处。

2)参与、帮助一一站起来,做他们的老师,从师言、信师道。

刘民所在的班就在教导处旁边,利用这个地利优势,教导处老师隔三差五的就和他聊会儿,逐渐地,他的思想开始有一些好转的迹象, 也开始热心班集体的事情。

老师于是趁热打铁,让他担任班里的生活委员。

果然,他的那股热情被调动起来,负责的各项工作都完成得相当好,而且班内班外,份内份外的事情他都抢着去做。

功夫不负苦心人。

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刘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有了很大进步,而且由于他热心班级工作,团结同学,乐于助人, 他加入了共青团,还成为同年级中最早递交入团申请书的学生入团积极分子之一。

看着他取得的这些成绩,大家都感到非常的欣慰。

校园伤害事件案例
案例1 2003年5月,在西部某九年制学校,一名七年级男生在
上数学课时偷玩玩具,任课教师发现后批评了该男生,该男生便顶撞了几句。

任课教师自觉损害了自尊,生气地朝该生左侧脸部扇了一耳光,造成该生耳膜穿孔。

后该生辗转几家医院治疗才渐渐康复,肇事老师也了岀了 2万元医疗费的代价。

案例2 2011年12月,西部某初级中学八年级一男生因长期迟到、早退、旷课,考试成绩经常影响到班主任的考核。

这次班主任发现该生又旷课后,要求该生到校上课,不料高男生严辞拒绝,班主任一气之下,将该男生殴打一顿,造成该生脑部震荡,鼻孔出血,胸背部多处软组织挫伤,在医院住院近一个月。

后经多方协商,该班主任赔偿医疗费等费用1万元了事。

【案例分析】除了上面少数老师对学生有体罚或变相体罚现象意外,还有一些校园冷暴力时有发生,如近年发生的“绿领巾”、“红校服”事件等,都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和重视。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为何“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民教师对学生却充满仇恨,甚至大打出手呢?主要还是由于肇事教师人文素养薄弱,依法执教意识不强,还有传统封建落后教育理念的作祟,加上进入青春期孩子我行我素、一意孤行等逆反心理的推波助澜,都是学生与老师发生肢体冲突或冷暴力行为的诱因。

我们要杜绝教师体罚学生的非法行为,维护学生的人身权利不受侵害,使校园成为一个文明、和谐、健康的育人摇篮。

首先,要加强教师依法执教意识,加大《教师法》、
《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习力度,提高教师的法制和人权意识,深化教师的思想道德境界,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其次,学校要回
归教育的木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要求教师从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转变过来,从狭隘封闭的应试教育的枷锁中解脱岀来,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充分关心和爱护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最后,教师要善于原谅学生的错误。

学生是未成年人,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和过失,教师要给予正确地引导和教育,不能紧紧抓住学生的错误和过失不放,耿耿于怀,甚至莫名其妙地对学生发火、体罚学生。

特别是对于逆反心理极强的学生要有宽容之心,敞开胸怀,掌握和理解这些孩子的心理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及时发现和捕捉他们的闪光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