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
壁破坏的病理状态。
按其发病原因肺气肿有如下几种类型:老年性
肺气肿,代偿性肺气肿,间质性肺气肿,灶性肺气肿,旁间隔性肺
气肿,阻塞性肺气肿.
临床表现:发病缓慢,多有慢性咳嗽、咳痰史。
早期症状不明显,
或在劳累时感觉呼吸困难,随着病情发展,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以
致难以胜任原来的工作。
慢支在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在原有的咳嗽、咳痰等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当继发感染时,出现胸闷、气急,紫绀,头痛,嗜睡,神志恍惚等呼吸衰竭症状。
肺气肿加重时出现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呼气延长,语颤音减弱
或消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降,心
音遥远,呼吸音减弱,肺部有湿罗音。
部分患者发生并发症:自发
性气胸;肺部急性感染;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病理生理:1.慢性支气管炎症使细支气管管腔狭窄,形成不完全阻塞,呼气时气道过早闭合,肺泡残气量增加,使肺泡过度充气。
2.慢性炎症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失去其支架作用,致使呼气时支
气管过度缩小或陷闭,导致肺泡内残气量增加。
3.反复肺部感染和
慢性炎症,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损害肺组
织和肺泡壁,导致多个肺泡融合成肺大泡。
4.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肺组织供血减少致营养障碍而使肺泡壁弹性减退。
5.弹性蛋白酶
及其抑制因子失衡:人体内存在弹性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抑制因子(主要为α1-抗胰蛋白酶),吸烟可使中性粒细胞释放弹性蛋白酶,烟雾中的过氧化物还使α1-抗胰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导致肺组织弹
力纤维分解,造成肺气肿。
此外,先天性遗传缺乏α1-抗胰蛋白酶
者易于发生肺气肿。
X线表现:对于轻度的肺气肿,X线诊断常不易辨认,较严重或晚期肺气肿,X线征比较明显,可有以下几点:(1)胸廓的改变,胸廓
为桶状,前后径增加,肋间隙变宽,肋骨呈水平位。
(2)肺的改变,肺动度显著减弱,膈位置低下,膈顶变平。
(3)肺纹理的改变,肺
纹理表现稀疏,可变细变直,失去其正常时逐渐变细的形态。
(4)
肺野的改变,肺野透亮度增加,肺容积增大,呼气时肺野的透亮度
改变不大。
(5)心脏的改变,膈肌低位而致心脏呈悬垂型,心胸比
率与心脏横径均缩小。
(6)胸骨后间隙的改变,X线侧位检查
时,可见胸骨后缘与升主动脉前缘间距离加大>3cm。
上述X线现象并不一定全部同时出现,一般有2种或2种以上的X线征象,即可
结合临床表现做出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