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语文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新课标语文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因风借力,扶摇万里!
内容提要
一、洞悉大势,运筹帷幄 ——古诗文、作文备考锦囊
二、雄鹰展翅,御风而行 —— 学科组的管理智慧
一、洞悉大势,运筹帷幄
各地高考试题
各地《考试说明》
《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
一、洞悉大势,运筹帷幄
(一)研究课标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 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 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 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究考纲
隐性 学生角色和思维的转换 “变学生为考生”“变学生思维为考生思维” 审题:与命题人对话 解题:用命题人的思维,想阅卷人所想要的 答题:与阅卷人对话
学生思维
考生思维
研究会不会!知不知!能不能!
研究如何从不会到会到做对到快 速做对,到不会也能得点分!
研究为什么!
研究如何做!
研究记忆、理解、掌握!
每轮具体安排
1.春节之前完成一轮复习(24周)对高考考点逐一复 习。
a) 1-6周 文言文阅读 b) 7-10周 诗歌鉴赏 c) 11-13周 论述类文本阅读 d) 14-17周 实用类文本阅读 e) 18-21周 文学类文本阅读 f) 22-24周 基础语用和作文 “细流”与“井喷”
2.春节之后——五一之前为二轮复习(12周的时间)。
研究解题方法,如何找准解题突 破口
一、洞悉大势,运筹帷幄
(三)研究考试说明
2013年湖北、重庆、浙江、北京等地《考试说明》变化: 湖北:在“考试范围与要求”中的“文学常识”里增加了一条 要求
――“理解‘附录三’中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 等”。 重庆:一减一增。 浙江:把“理解经典文化论著”,更改为“正确解读传统文化 经典※突”出。能力的考查,对学生阅读鉴赏、表达交流的能力要求在 北京提:高阅;读延伸题分值调整,要求提高。
7年来全国新课标卷小说鉴赏统计: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内容 题目 《孕妇和牛》 《保护人》 《血的故事》 《马裤先生》 《峡谷》 《鞋 》 《塾师老汪》
作者 铁凝 莫泊桑 林海音 老舍 阿城 刘庆帮 刘霣云
考点
①概括分析内容 ②分析材料作用 ③分析人物形象 ④赏析表现手法 ⑤探究人物性格、主题思 想或结构
一、洞悉大势,运筹帷幄
显 性:能力的培养 个性的发展 隐 性:“四个变”
①单纯传授知识→ 在传授知识过程中 重视能力培养; ②教师为中心→ 学生为主体; ③平均发展→ 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④重教法轻学法→教法学法同步改革。
一、洞悉大势,运筹帷幄
拉车
陶行知
(一) 先生拉洋车,满身汗如雨。 拉他一辈子,马路知他苦。
(二) 学生坐洋车,风凉而舒服。 坐他一辈子,还是不知路。
一、洞悉大势,运筹帷幄
(二)研究考纲 两大目标 两大内容 六大板块 六种能力
一、洞悉大势,运筹帷幄
(二)研究考纲 读 说 与 写
F探究——发现、创新
D鉴赏评价(阅)
E 表达应用(表)
C分析综合
B理解
A识记
课堂 体现
试卷 体现
读与写
一、洞悉大势,运筹帷幄
《将军赋采薇》
考点
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 含义。 ②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 息。 ③归纳内容要点,分析 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洞悉大势,运筹帷幄 三轮整体备考指导思想:确保轮清,层次梯度明。

一轮 夯基, 不留盲点, 夯的实豹Leabharlann 二轮 提质, 突出重点 提得快

三轮 飞跃, 突出感觉 飞的高
一、洞悉大势,运筹帷幄
②信息筛选 ③文意分析 ④文言翻译
《明史·韩文传》
2015 《北史·来护儿传》
一、洞悉大势,运筹帷幄
文言文复习锦囊
特点:①显性:两稳两替一关注
附(2013年新课标卷):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 振:救济。
2013高考学生错误:
1.“莫”字 : “不”一类的否定副词; 2.“未尝”的“尝”: “经常”和“尝试”。 3.“辄”: “只”“只是”。 4.“莫敢望也”的“望” “耆硕”“班列”“颦蹙” 几个
词,很多不会答。
一、洞悉大势,运筹帷幄
文言文复习锦囊
阅卷问题总结: 1.考生翻译粗枝大叶,不能做到准确翻译,不能做到逐字 落实。 2.平时的古文基础不牢固,积累不够,缺乏在具体语境中 确定词义的能力。
3.五月份的四周(13—16周)为三轮冲刺阶段。
道古论今品文言
一、洞悉大势,运筹帷幄
文言文复习锦囊
研究7年来新课标卷的文言文考查
年份
题目
考点
2009 《宋史·朱昭传》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明史·花云传》
《宋史·何灌传》 ①实词解释(15断句)
《宋史·萧燧传》 《旧唐书·李揆传》
在加大宽度的同时,更强调思维的深度;
知识只是作为考查能力的一个载体。
一、洞悉大势,运筹帷幄
(四)研究考题
“稳中有变,能力立意”始终是高考命题的大的趋势
7年来全国新课标卷语言运用题统计:
2009 成语 2010 成语 2011 成语
语病 语病 语病
衔接 改错 衔接 补写语句 衔接 长变短句
仿写+修辞(夸张、比喻、 拟人)
仿写
仿写+修辞(比喻)
2012 成语 语病 衔接 补写语句 仿写+修辞(拟人) 2013 成语 语病 衔接 补写语句 图文转换(国家节水标志)
2014 成语 语病 衔接 补写语句
图文转换(春游)
2015 成语
语病
衔接
补写语句
图文转换(联合国发行鸽子 邮票)
一、洞悉大势,运筹帷幄
(四)研究考题 “稳中有变,能力立意”始终是高考命题的大的趋势
一、洞悉大势,运筹帷幄
(四)研究考题 “稳中有变,能力立意”始终是高考命题的大的趋势
7年全国新课标卷实用类文本统计: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内容 《寻找教育的曙光》
《杂交水稻之父》 《血的故事》 《谢希德传》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D.勒石纪之而还
勒:铭刻
特点:②隐性:翻译是落点, 实词是关键, 语境是能力。
一、洞悉大势,运筹帷幄
文言文复习锦囊
2013年课标卷文言文真题回放
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 望也。 (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