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安阳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

河南省安阳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

河南省安阳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意全对的一项是()A . 拮据(jié)扶掖(yè)脚踝(kē)心无旁骛(wù)B . 襁褓(qiǎng)睿智(ruì)煞白(shà)怒不可遏(jié)C . 抽噎(yè)桑梓(zǐ)栈桥( z hàn)强聒不舍(guō)D . 佝偻(gōu)诓骗(kuāng)谮害(zèn)情不自禁(jīn)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2. (6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①________,枳花照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②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 。

(刘方平《月夜》)③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崔颢《黄鹤楼》)④征蓬出汉塞,________ 。

(王维《使至塞上》)⑤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⑥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用拟人手法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3. (1分)文言重点字词解释①不汲汲于富贵________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______③右备容臭________④沙鸥翔集________⑤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⑥而此地适与余近________4. (18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酒三行⑤,初供胡饼⑥两枚,次供猪脔⑦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⑧,惟啖⑨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选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盛馔(zhuàn):准备丰盛的饭菜。

④果蔬:泛指果品菜肴。

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⑥胡饼:烧饼。

⑦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⑧箸:筷子。

⑨啖:吃。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①因谒公________ ②觉饥甚而不敢去________ ③其人已心怪之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3)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5. (6分)孙悟空先后有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行者、斗战胜佛等称呼,说出各个称呼的由来。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6. (5分) (2017七下·江津月考) 生活中的各种色彩常常被人们赋予相应的象征意义,请参照示例,发挥想象,另选两种颜色,仿写句子。

示例:绿色是生命,蓬勃盎然;红色是激情,热烈奔放。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7. (20分)(2011·潍坊)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惜春小札李国文春天是不知不觉来的,她走的时候,也是悄没声儿地离去。

既不像秋天落下那么多的黄叶,“无边落木萧萧下”,造下满天声势;也不像冬天,一阵烂雪,一阵冻雨。

典型的春天,应该在长江以南度过。

没有阴霾的天气、泥泞的道路、苍绿的苔痕、淅沥的雨声,能叫春天吗?没有随后的无淡风轻、煦阳照人、莺歌燕舞、花团锦簇,能叫春天吗?只有在雨丝风缕、春色迷人的江南,在秧田返青、菜花黄遍的水乡,在牡童短笛、渔歌唱晚的情景之中,那才是杜牧脍炙人口的《清明》诗中的缠绵的春天、撩人的春天。

然而,在北方,严格意义的一年四季,春天,是最不明显的,或许也可以说并不存在的。

“五九六九,沿河插柳”,这是地气已经转暖的南方写照。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而在北方,河里的冰,才刚刚解冻。

等到它完全融化的日子,春天也差不多过去大半了。

春天里有未褪尽的冬天,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人们管这种天气现象叫做“倒春寒”。

于是,本来不典型、不明显的春天,又被冷风苦雨的肃杀景象笼罩。

北京的颐和园里,有一座知春亭。

但知春亭是否“知春”呢?好像也未必。

通常都是到了“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的那一会,才在昆明湖的绿水上垂下几许可怜巴巴的柳枝,令北京人兴奋雀跃不已,大呼春天来了,其实,“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承德的避暑山庄里,有一幢烟雨楼。

不过名为烟雨楼,但至少在春天里,是没有烟雨的。

“烟雨”二字,也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在高寒地带,只在塞外的干燥风和蒙古吹过来的沙尘,决不会有那“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的烟雨葱茏的风景。

看来,北方的春天,就像朱自清那篇《踪迹》里写的那样,她“匆匆地来了,又匆匆地走了”。

因此,捉住春天,把握春天,然后,充分地享受春天。

虽然李商隐告诫过,“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但春天,是唤醒心灵的季节,是情感萌发的季节,也是思绪涌动的季节,更是人的生命力勃兴旺盛的季节。

人的生物钟,如果能够耳闻的话,可以相信,在这个季节里,响动的准是黄钟大吕之音、振聋发聩之声。

甚至血管里跳动着的激流,也会蕴含着前所未有力量。

此时此刻,若是去爱,一定是炽热生死的爱;若是去恨,一定是刻骨的恨。

若是去追求,去拼搏,去干一番事业,你会从你的身体里,获得超能量的“爆破力”。

这种“神来之力”就是人类的春天效应。

人的一生,何尝不如此呢?也有其春华秋实的生命过程。

那么青春年少的日子,也就是最美好的春天了。

然而,一生中的这个春天,似乎比北方真正的春天还要短促得多。

人,有各式各样的活法,这是每个人的选择。

无论怎样的一生,你千万要珍惜你生命中属于春天的那一瞬即逝的岁月。

因为,青春只有一次,一去便不复返。

使你的青春放出光华,享受青春的美,那才是生命最大的欢乐。

(选自《中华美文》,有改动)(1)根据诗歌的特点判断。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与文中的哪句出于同一首诗,简要说明理由。

(2)①文中江南的春天和北方的春天各有哪些特点?②作者将二者对比有何用意?(3)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此时此刻,若是去爱,一定是炽热生死的爱;若是去恨,一定是刻骨的恨。

若是去追求,去拼搏,去干一番事业,你会从你的身体里,获得超能量的“爆破力”。

这种“神来之力”就是人类的春天效应。

(4)①文章在结构上是怎样将描述自然和表达哲理结合起来的?②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写作启示?8.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客家人与柏树①客家人很喜爱柏树,客家人的居住环境离不开柏树。

只要留意,不难发现,凡是客家人居住的村庄,及村庄周边的庙宇、社坛、寺庙、祖祠必有虬干曲枝的参天柏树。

据说,我们客家人的祖先从中原南迁时,携带之物除了公鸡、母鸡之外,还捎带了各类树种、树苗,树种、树苗中便有柏树。

②客家人很喜爱柏树,客家人的文化生活离不开柏树。

客家人常爱把“柏”与“百”相联系。

只要留意,但凡客家人操办的红白喜事,许多对联都与“柏”(百)有关。

如:祝寿的就有“柏翠松苍,人寿年丰”、“柏节松心宜晚翠,童颜鹤发胜当年”、“童颜鹤发寿星体,松姿柏态古稀年”、过年的就有“岁寒松柏茂,春暖杏花红”、结婚的就有“松柏常青,百年好合”、造新屋乔迁新宅的就有“凤舞鸾飞龙吟虎啸,竹苞柏茂枝秀兰芬”、纪念或悼念先人或革命烈士的就有“松柏长春,永垂不朽”、“一生献忠心南山松柏常苍翠,九天含笑意故园桃李又芳菲”……至于有关“柏”(百)的诗词、文章、歌曲、书籍就更加不胜枚举了。

③客家人很喜爱柏树,客家人的乡土民俗离不开柏树。

客家人向来崇尚真、善、美,而柏树就是真、善、美的化身。

客家人总是希望总能有“五星” (指福星、禄星、寿星、吉星、喜星) 相照相伴,而这“五星” 都分别寄托在北斗、蟠桃、仙鹤、松树、柏树、瑶池、南岳(南山)、椿萱、芝兰、桂兰、青鸟等等的身上。

这其中的柏树,也就有了长命百岁、百年归老、百子千孙、白头到老、百年好合、百病消除等多种含意。

因此,客家人的迎亲嫁娶、乔迁志喜、庆贺寿诞、摆满月酒、逢年过节甚至办丧事都要折一些柏枝柏叶挂在门楣上,以示吉利。

有的客家乡村至今还保留、沿袭着除夕晚用柏叶煮水洗澡的传统,谓之洗涤旧年秽气,也有用柏水沐浴能益寿延年之说。

④客家人很喜爱柏树,尤喜爱柏树的精神与风格。

柏树是四季常青的乔木,木材质地坚硬,是建筑的上好材料。

用柏树锯糠制成的卫生香,格外芬芳,令人心旷神怡。

柏树生长在村庄里、寺庙旁、高山上,不怕骄阳酷暑,不怕严霜寒雪,不怕狂风暴雨,不怕雷鸣电闪,无忧无虑地顽强生长,潇潇洒洒地活上百年、千年……客家人爱的就是柏树无私奉献的精神与顽强不屈的风格。

(1)选文从哪些方面谈客家人对柏树的喜爱?(2)请对本文第四自然段划波浪线的句子提出一个语文方面的有探究性的问题并作简要回答。

(提示:只能提一个问题,如果提出两个问题,则只评改第一个问题)(3)结合文段内容,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 . 文章开头引用传说,体现了客家人对柏树的喜爱。

B . “一生献忠心南山松柏常苍翠,九天含笑意故园桃李又芳菲”这副对联可用于纪念或悼念革命先烈。

C . 客家乡村至今都保留着除夕晚用柏叶煮水洗澡的传统,谓之洗涤旧年秽气。

D . 选文的每一自然段都以“客家人很喜爱柏树”开头,这样能使文章层次分明,主题突出。

七、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2017·镇江)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万巨①卢纶把酒留君听琴,难堪岁暮离心。

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

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

望断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

【注】①万巨:人名。

(1)首联中“难堪”的意思是________。

(2)送别友人,作者的心情是不平静的。

诗歌中________、________的天气状况衬托了这种心情。

(3)诗人的“离别之情”具体有哪些?八、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7九上·郑州月考) 任选一题作文。

(一)题目:慢下来,会精彩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③书写工整规范。

(二)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

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

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

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荫纳凉。

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