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再别康桥》优秀课件

《再别康桥》优秀课件

关于离别,你会想到什么?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走近作者:徐志摩
•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1918年赴美留 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于1922年8月辞 别剑桥启程回国。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诗社成员,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 出了重要的贡献。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 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 年35岁。徐志摩短促一生正值中国最黑暗的时代。但 在动荡和变革的岁月中,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爱、 自由、美”的追求与渴望,辛勤笔耕,著作颇丰,影 响深远,被人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人”
与活和的谐无,限只留想恋悄之悄情作别。淡淡的
挥手பைடு நூலகம்别云彩图 温柔
离别愁绪
舒缓
招手惜别云彩图
再读文本
试分析一下,这首诗是如何体现出新 格律诗的“三美”理论的。
《再别康桥》的绘画美
诗的语言多采用有色彩的 词语: 云彩、金柳、夕阳、波光、 艳影、青荇、彩虹、青草、 星辉、斑斓
《再别康桥》的建筑美
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共七节,每节两句, 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 排列,无论从排列上, 还是从字数上,都整 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音乐美
A. 押韵。 B.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 回环复沓。
初步感知
• 听录音,小声地跟读,注 意读音、停顿,品味诗歌 情感
文本探究
•本诗七个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使 用了什么意象? •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寻悄那但软轻梦悄榆我泥轻河?地阴不上的畔下撑我能的的一走放青金一支了歌荇柳潭长,,篙, 向正不悄油是青如是悄油夕清草我是的阳泉更悄别在轻中,青悄离水轻的是处的底新天漫来笙招娘上溯 ;箫摇虹,;; 满我揉夏在波载挥碎虫康轻光一在也河轻里浮船挥为的藻星衣我柔招艳间辉袖沉波手影,默里, 在不沉我作星带淀默甘别我辉走着是心西的彩斑一今做天心虹斓片晚一的头似里云的条荡的放彩康水漾梦歌 。桥草。!
撑用 喻篙为三结漫水““这什个的溯构这什怎潭虹里梦寻么“ ”静样上里么,”梦的连轻?特谧”图的表、有的 ?情点,用轻指变“现何梦?感梦其化幻作有”怎?了用来样比的?
榆阴浮藻清潭图
无限留恋
青草水底招摇图
沉醉
黄昏夏虫沉默图
河畔金柳倒影图
热烈的对诗爱过人恋去不留愿学惊动生心活爱离的的别写母愁照绪, 迷恋 暗校含,了不对愿打逝破去她的的康宁桥静生
张幼仪
“我是秋天的一把扇子,只用来驱赶吸血的蚊子。当蚊子咬伤月 亮的时候,主人将扇子撕碎了。”
林 徽 因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陆小曼
背景简介
1920年,25岁的徐志摩从美国横渡大西洋,来到 英国。第二年,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这一段留学 生活,特别是剑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 为此,1922年他在启程回国前夕,写下了 《康桥再会罢》一诗,表达了对康桥的眷恋。1928年, 徐志摩重游英国。7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地来 到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 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无人相识,满腔的热 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 怅然若失。乘船回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 诗歌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云游》
• 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
知识链接:新月派
•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 新诗团体,于1923年成立,成 员有闻一多、徐志摩、胡适、
梁实秋、陈西滢等。
•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诗
歌创作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诗的形式 格律化。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 著名的"三美" 主张,即"音乐美 (音节)、绘画美 (辞藻)、建筑美 (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