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培养家国情怀,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
法治观念: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解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收到法律保护(行使权利有界限),对任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依法予以追究,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上特权。
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学会如何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护权利守程序)。
【学习重难点】
重点:依法行使权利。
难点: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探究法、集体讨论法【教学过程】
环节一:
游戏导入:
(温故知新自主预习)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小游戏一起温习一下我们的基本权利相关内容。
通过游戏我们同学们已经能准确分清属于我们公民合法权益有哪些,那这些权利我们应该如何使用呢?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
害该怎么办呢?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依法行使权利》。
(指导自学)PPT展示本节课的相关内容,学生自己预习。
请大家结合PPT上展示的三个问题,从课本找到相应答案。
环节二:探究分享化疑解难
(情景探究一)有点敏感、内向的麦麦同学偶然听到小A、小B、小C对自己的不友好议论。
回到家里,在网络上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添油加醋把这件事情发布了一个帖子。
这时候,出现了几个不明真相的吃瓜网友在帖子下面附和麦麦同学。
最后,热心正直又懂法律的吉吉同学刷到这个帖子,并且私信了麦麦同学……请各小组同学共同探讨:
1、麦麦同学认为自由是什么?
2、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是否属于自己的权利?为什么?
2、麦麦同学发表的言论有什么危害?
答案预设:1、在网上发帖,想说什么说什么,言论自由。
2、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政治权利自由其中就
包含言论自由。
3、会损害其他同学的名誉、造成不好的舆论影响。
继续思考: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是否属于自己的权利?为什么?答: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微博等渠道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
(政治自由:言论、出版、游行、示威等自由)
问:“发表言论不能随心所欲”与“公民依法享有政治自由”是否相违背?
答: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言论自由要在合法的范围内!
出示课本知识点: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P43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P43
知识拓展:
言论自由≠ 绝对自由
《宪法》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大示威的自由。
《宪法》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拓展: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受到尊重和保护。
(公民不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是不会受到尊重和保护的)
出示课本知识点:
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P43
问:那么作为中学生,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
齐答:也不得损害其它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情景探究二:故事续写
麦麦同学该如何行使权利
在吃瓜网友们的煽风点火之下,麦麦同学越想越气,麦麦同学觉得自己特别委屈,越说越多,第二天,麦麦同学发现自己的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等全部被网友们人肉搜索出来了。
这个时候麦麦同学私信吉吉同学。
下面是他们两人的对话。
麦麦同学:“我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吉吉同学: “不可以乱来”
麦麦同学:“不,我也要把他们人肉出来,去找他们讨个说法。
”
吉吉同学:“不是的,我们要依法行使权利,同时也要依法维护权利”麦麦同学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
麦麦同学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
提示:隐私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
甚至可能发展到财产权、个人生活安宁等合法权益被侵害
小组讨论:如果你是麦麦同学,你会如何做?(ppt展示两种结果,点击出现)
结果一:因气不过,你同样对对方进行了人肉搜索,公布TA的信息,并添油加醋地造谣污蔑毁坏TA的名声,最后,你被公安机关处5日拘留,并处500元罚款。
结果二:你保留了侵权证据,然后委托律师向TA发出“停止侵权通
知”,要求删除相关信息,并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最后,人民法院做出责令TA停止侵权行为并向你赔偿的判决。
出示课本知识点:
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④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总结并出示:
知识点一: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P43-44
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P43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P43
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P44
④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P44
如果麦麦同学一开始就按照法定程序来维护权利,结果可能怎么样?
答案预设:有利于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知识点二:守程序的意义、要求是什么?P44
意义: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P44
要求: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P44
(继续探究)
在吉吉同学的劝说之下,麦麦同学认识到自己在网络上随便发表言论的行为是不对的,经历了人肉搜索的麦麦同学决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问:麦麦同学和网友们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
答: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
环节三:案例分析落实重点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探讨四种维权方式的含义、依据、种类、实施方法、适用范围等内容。
维护权利要按法定程序办事,具体在选择这些维权方式时,有没有先后顺序?
灵活运用维权方式
和解无果—调节,调节无效,双方自愿申请仲裁或者通过法院提起诉讼,仲裁程序较为灵活(灵活性)仲裁裁决不能上诉(快捷性)仲裁案件不公开审理(保密性)仲裁裁决在100多个国家得到承认和执行
(国际性)。
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司法成本。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其他的维权方式吗?
求助热线:公民可以通过政府向社会提供的热线电话反映问题,寻求帮助。
如12345市民服务热线。
信访:公民以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反映问题。
从单位、社会团体获得帮助,等等。
环节四:梳理总结课堂评价
课堂小结(1分钟)
游戏闯关:
通过长跑运动会和沙滩排球两个活动进行小组竞赛,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吸纳。
课堂评价:
我的课堂表现怎么样?
活跃度:⭐⭐⭐⭐⭐投入度:⭐⭐⭐⭐⭐积极性:⭐⭐⭐⭐⭐
本节课最佳小组?
通过这节课,我收获了什么?我还有什么疑惑?
结束语:
同学们,建设法治中国从我做起,希望大家通过本节课的共同学习探究能够树立法治意识,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用丰富的头脑和过硬的本领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强国梦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