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与答案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与答案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一、单项选择题1、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是( )。
A、民法规则B、生活习惯C、社会公德D、职业道德2、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
A、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B、心理现象C、经济现象D、政治现象3、()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A、爱国守法B、团结友善C、勤俭自强D、诚实守信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A、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D、讲求中庸之道,注重人际和谐5、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
A、整体主义B、个人主义C、集体主义D、先公后私二、多项选择题1、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是()A、全盘吸收,为我所用B、综合创新,古为今用C、取其精华,弃其糟粕D、学习了解,洋为中用2、道德具有()A 、阶级性 B、继承性 C 、稳定性 D、自律性 E、广泛性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A、爱国守法B、明礼诚信C、勤俭自强D、敬业奉献E、团结友善4、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要求是()A、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B、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不顾个人利益,只顾集体利益C、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D、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三、判断题:(请在前面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1、道德规范的认知是个体道德修养的起点和前提,一个不识字的老农是没有道德修养的。
()2、革命传统道德是与战争时期相适应的,在和平时期没有必要继承革命传统道德。
()3、大学生学习的知识多,所以道德素质高。
()4、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大家都忙着挣钱,在这个时候再来讲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5、道德从根本上讲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因此,社会主义道德要立足于、服务于这种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6、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作为对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可以,向广大公民提出这样的要求有些脱离实际。
()7、为人民服务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8、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每个公民不论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
()9、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10、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四、论述题1、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原则?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A3、D4、D5、C二、多项选择题1、BCD2、ABCDE3、ABCDE4、ACD三、判断题1、×2、×3、×4、×5、∨6、×7、∨8、∨9、∨ 10、∨四.论述题1、答: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首先,我们应从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来认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在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权利与义务不再分属于两个对立阶级而是统一于人民自己身上。
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客观上要求为人民服务,要求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在我们国家,除了公有制经济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
只要它们符合“三个有利于”,从根本上说,就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也在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
所以他们既是为老板工作,也是为人民服务。
其次,我们应从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来认识。
市场经济(商品生产)本身就是一个矛盾,是一个把两种对立的属性,即“为已性”和“为他性”、“服务性”和“谋利性”内在地具于一身的矛盾体。
但是我们不能把市场经济的利他性同为人民服务混为一谈。
我们讲的不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为人民服务,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绝不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毫不相干甚至根本对立的,相反地,它正是植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本性之中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在道德上的反映。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们,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要求不可能完全一样,为人民服务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2)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首先,我们来分析为什么说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每一个社会和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相应的道德建设原则。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利益的根本一致,就使得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施行。
多年来,集体主义实际上已成为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
其次,我们来分析为什么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其一,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其二,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其三,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强调促进集体和个人的不断完善。
第五章一.单选题1。
维护公共程序的基本手段是()。
法律 B、道德 C、风俗 D、法律、道德、风俗、宗教教规、礼仪等2。
社会公德涵盖了()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 B、人与社会 C、人与自然 D、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3.治安管理处罚的罚款最多不的超过A、5000元B、3000 元C、200 元D、1000 元4、下列哪项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A、警告B、罚款C、拘留D、逮捕5、集会、游行、示威时,由()维持交通程序和社会程序。
A、人民警察B、治安联防员C、集会、游行、示威者D、经过的单位二、多选题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有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C、活动方式的多样性D、活动时间的有限性2、社会公德的内容有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爱护公物D、保护环境3、下列哪些行为有利于培养社会公德A、参加志愿者服务B、参与防艾宣传活动C、做家务D、做义工4、治安管理处罚分为A、警告B、罚款C、拘留D、逮捕5、社会公德包括A、网络道德B、环境道德C、家庭美德D、职业道德三、判断题1、《集会游行示威法》就是限制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
2、集会游行示威任何时候都可以。
3、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4、在公交车上向车窗外扔塑料袋。
5、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承担责任。
6、网络是虚拟的,无所谓道德。
7、《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罚款可以超过200元。
8、大学生恋爱可以旁若无人。
9、见义勇为是傻帽。
10、生活道德与大学生的成长关系不大。
四、简答题1、简述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答案一.单选题1、D2、D3、A4、D5、A二、多选题1、ABC2、ABCD3、ABD4、ABC5、AB三、判断题1、错2、错3、对4、错5、错6、错7、对8、错9、错 10、错四、简答题1、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适当扩展。
第六章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一、单项选择题1、从业者步入职业殿堂的“通行证”是。
()A 诚实守信B 办事公道C 奉献社会D 服务群众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要求是。
()A 爱岗敬业B 办事公道C 服务群众D 奉献社会3、下列不属于爱情的基本要素的是。
()A 性爱B 情感C 理想D 责任4、下列社会关系不能构成家庭的是。
()A 婚姻关系B 血缘关系C 收养关系D 亲戚关系5、家庭关系的核心是。
()A 父子关系B 兄弟关系C 夫妻关系D 婆媳关系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是()A 爱岗敬业B 诚实守信C 办事公道D 服务群众7、属于职业生活中的法律是()A 劳动法B 民法 C刑法 D婚姻法8、我国第一部关于干部认识管理总章程性质的法律是()A 法官法 B人民警察法 C 劳动法 D公务员法9、《劳动法》适用于()A公务员与军人 B事业组织与社会团体 C 农业劳动者 D 除以上的所有劳动者10、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关系是()A婆媳关系 B 同学关系 C夫妻关系 D父子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的共同特性有。
()A 鲜明的职业性B 明确的规范性C 调节的有限性D 调控的纪律性2、爱岗敬业所表达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A 干一行,爱一行B 不谋私利,不徇私情C 精益求精,尽职尽责D 以辛勤劳动为荣3、《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业务有。
()A 完成劳动任务B 提高职业技能C 参与民主管理D 遵守劳动纪律4、近年我国确定的就业方针是。
()A 劳动者自主就业B 市场调节就业C 政府促进就业D 双向选择就业5、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
()A 尊老爱幼B 男女平等C 勤俭持家D 邻里团结三、判断题1、诚实守信就是要求从业人员不以全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
()2、劳动争议的解决必经协商程序。
()3、家庭和婚姻是爱情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升华。
()4、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女均不得早于20岁。
()5、离婚解除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亲关系也随之消除。
()6、爱情的本质就是情爱。
()7、办事公道就是在职业活动中要公平、公正、不谋私利。
()8、《劳动法》是适用于所有劳动者的法律。
()9、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定途径是:申诉——调解——仲裁——诉讼。
()10、奉献社会就是自觉为社会做贡献,不要追求个人利益和幸福。
()四、简答题1、职业道德的有哪些基本要求?答案1A 2D 3B 4D 5C 6A 7A 8D 9D 10B二、多项选择题1ABC 2ACD 3ABD 4 ABC 5 ABCD三、判断题1Χ 2Χ 3V4Χ 5Χ 6X 7V 8X 9X 10X四、简答题1、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判断题(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Χ” )。
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统治阶级的意志则不一定表现为法律。
()2、凡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规范就是法律()3、法律是限制自由的。
()4、只要不犯法,学不学法无所谓()5、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 )6、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因而在原始社会没有法。
()7、社会主义法律是人民自己的法律,所以对人民来说他不具有强制性。
()8、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而违反法律的行为则必定是违反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