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密码的破译》教学设计方案
遗传密码对应规则的发现
尼伦伯格和马太的实验:
每个试管各加入一种氨基酸,再加入除去了DNA和
mRNA的细胞提取液,以及人工合成的RNA多聚尿嘧啶核
苷酸,结果加入了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了多聚苯丙氨酸的
肽链。
学生阅读教材75页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思考并讨论以下
几个问题。
(1)实验中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的作用是什么?
(作为模板mRNA直接控制蛋白质(多肽)的合成)
(2)为什么要除去细胞提取液中的DNA和mRNA?
(原有的mRNA会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干扰实验结
果;DNA可能作为mRNA合成的模板,而新合成的mRNA
也会干扰实验结果。
)
(3)如果你是马太或尼伯格,为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
作为本节课
的难点,采用学生
阅读教材、教师讲
解和问题串探究
三方面学习相结
合,让学生层层递
进,逐渐突破难
点。
从实验中认识
到遗传密码是如
何被破译的,提高
学生的实验探究
能力。
遗传密码的
展示密码子表,通过以上学习总结密码子特点:不间断性、不重叠性、简并性、通用性、有起始密码与终止密码
课堂小结纵观下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和遗传密码破译的意义。
课外视频:了解下近百年来人类探索生命的历史步伐。
习题巩固
(2019,全国Ⅰ卷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
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C )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利用今年高
考题,提高学生对
于知识的重视程
度,并检测知识的
学习程度。
板书
设计
第3节遗传密码的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