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下学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翻译) 教案

高一下学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翻译) 教案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翻译)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必修二为遗传与变异,涉及到分子水平比较抽象,学生理解困难,将整节课的目标分为几个问题串提出问题,带动学生自己思考,然后教师进行评价与总结,整体偏重讲授,但是在课堂中适当加入了多媒体演示、学生活动等增强学生的理解与兴趣。

本节课主要需要让学生对翻译的过程有清晰的认识,但是需要将细节知识点讲透作为铺垫,所以采取先将小点再讲过程的方式,能够形成具有整体感的课堂。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必修2第4章《基因表达》的开篇,是第四章的学习基础,也是教学的难点。

本教学设计为第二课时,主干知识是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侧枝内容是tRNA、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认识与区分。

本节内容抽象复杂,涉及的物质种类也比较多,且这些物质为翻译过程的铺垫,所以首先让学生了解这些物质才能将翻译过程理解透彻。

本节教材中插图比较多,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密码子与反密码子、tRNA以及翻译过程具有一定的帮助,并且可以从图中找到一定的知识内容,所以需要结合图来提炼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并且锻炼学生从图中提炼信息的能力。

除此之外,本节内容还需要与DNA复制和转录进行比较记忆,区分易错点。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DNA复制以及转录的知识后,对于核苷酸之间碱基互补配对以及连接过程具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对于DNA控制性状这一过程有一定的探索欲望,而本节内容可以结合动画、课堂活动等增强趣味性,所以学生的热情会比较高涨,也具有了一定分析此类问题的能力。

而学生的归纳总结对比能力比较弱,所以在讲解类似知识点时需要进行强调,在最后需要进行对比。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
2.理解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概念
(2)能力目标
1.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分析综
合能力。

2.利用多媒体和教材插图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验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

2. 培养用生物学观点以及从分子水平认识和分析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对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认识理解
2.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
(2)教学难点
1.密码子、反密码子的读取方向及对比
2.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六、教学过程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二)
一、翻译的定义:氨基酸以为模板合
成的过程叫做翻译。

二、密码子
1.定义: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
2.种类:
3.特点:①特异性②简并性③通用性
三、tRNA 1.结构:单链、三叶草
2.反密码子:①定义②与氨基酸的关系
四、翻译过程
1.场所:核糖体
2.时期:分裂间期/细胞生命过程中
3.过程
①mRNA→细胞质中
②tRNA进入核糖体
64种
3种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2种起始密码子
③形成肽键
五、总结对比
④核糖体移动至终止密码子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比较顺畅,学生能够流畅的进行思考以及回答问题。

以回顾开头,巩固已学习的内容,形成连贯性,然后以摩斯密码引入吸引学生兴趣。

在课堂中以问题串的顺序引导学生的思考过程,通过讲授与补充完善内容,能够较好的引发学生的思考以及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自己动手操作以及讲解,能够更好更直观的加强翻译过程在学生心中的印象,体会探索演示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热情;在课堂上,及时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内容如高一时讲的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回顾互补链方向相反等知识来生推理得到新的知识,可以加强学生联系能力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及时回顾的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