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急救手册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急救手册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急救手册河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章娜娜“儿童意外伤害”是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对儿童健康和生命造成的损害,它包括窒息、溺水、车祸、中毒、烧伤、烫伤等。

儿童意外伤害是中国14岁以下儿童主要的死亡和残疾原因。

我国儿童死亡中意外伤害引起的高达26.1%,也就是说儿童死亡中每4人就有1人是因意外伤害事故造成的,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上升。

平均每年我国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因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等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50多个学生因意外事故而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意外伤害也是世界各国0-14岁少年儿童的第一“杀手”,超过了因传染病、营养性疾病和儿童恶性肿瘤所造成的死亡率。

现在的中国城市家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极易致伤、致残甚至致死的意外事故,会给孩子生理和心理、家庭乃至社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

导致儿童意外伤害而死亡的前五大原因:溺水、交通事故、中毒、跌落和窒息,儿童意外伤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差异和年龄特征。

南方儿童意外伤害前三位死因:溺水、窒息、车祸;北方儿童:窒息、中毒和车祸。

城市儿童首位意外死因:车祸。

农村:溺水。

1岁以内婴儿首位死因:窒息死亡;1-4岁:溺水;5-14岁儿童:车祸。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急救手册》一般而言,儿童日常活动的场所(如家庭、幼儿园、学校等)是意外伤害的易发之地。

学龄前儿童的意外伤害大多发生在家里,如误食中毒、家庭火灾等;学龄儿童的意外伤害多数发生在学校和上学途中,且与学校体育运动设施和骑自行车有密切关系。

此手册帮助父母了解孩子周围的危险点,做好预防措施,意外发生时,冷静进行急救。

公共场所1.大型商场危险点:运转不息的自动扶梯以及孩子可以攀爬的护栏,有可能成为导致孩子高空坠落的“隐形杀手”;光滑的地板以及锐利的柜台边角,可能会导致孩子跌伤或者撞伤;拥挤的人流,可能会导致孩子被挤伤或者使之与父母失散。

父母预防术:告诉孩子不要爬自动扶梯和护栏;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如果孩子走路不很利索,父母可以把孩子抱在手中;人多拥挤时,紧拉住他的手;如果孩子与您失散了,立即求助商场内的工作人员,请他们帮您寻找。

2.开架超市危险点:孩子可能会把他拿得到的东西吃下去,引起窒息、梗塞、中毒等意外伤害;在人流量大的超市内,孩子可能被来来往往的购物手推车撞倒撞伤;堆货架上堆着的商品,如果被不小心碰倒,很容易压伤或者撞伤孩子;购物中心内的家电柜台、玻璃器皿柜台,内有重物和易碎品,喜欢东摸西碰的孩子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压伤、撞伤或者割伤;购物中心的玩具区也是一个“雷区”,因为这里有种类繁多的玩具,孩子很可能因为操作不当而受到伤害。

父母预防术:购物前,先和孩子“约法三章”,不要乱跑、不要乱动商品、不要把拿到的东西放到嘴巴里;如果孩子的体重在规定重量内,就让他坐在购物车里,否则就抱着孩子或者拉着孩子走;先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减少孩子购物时的兴奋度;留意孩子的一举一动,不要让孩子独自等在原地,自己去购物;告诉孩子如果和爸爸妈妈分开了,要找保安叔叔和营业员,不要跟陌生人走;即使是在玩具区,也不要放松警惕,不要让孩子单独去拿或者玩那些陈列在柜台上的玩具。

3.游乐场危险点:没有检验合格证的小型游乐设施;一些刺激而高速运转的游乐设施可能会导致意外,如高空坠落、摔伤或者轧伤;一些水上游乐设施可能会让孩子在游玩时因戏水而落水;那些比较慢、看似安全的游乐设施,也可能因为孩子的好动好玩,而成为意外伤害的“隐患”,如孩子因为在小火车上爬上爬下而被轮子轧了脚。

父母预防术:到游乐设施的控制室去看一下有没有专门机构颁发的“安全检验合格证”;在游玩前,注意看一看游乐设施的“游客须知”,并严格遵守;密切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如果要求家长陪同游玩的,您一定要陪在孩子身边;在玩那些需要佩带安全保护装置的游乐项目时,一定要帮孩子系好安全带或者戴好安全头盔等安全保护装置;不要让孩子去玩那些不适合他的年龄、身高、体质的游乐项目;服从工作人员的指挥。

4.动物园危险点:放养的动物;凶猛动物的笼前;假山;湖边父母预防术:不要让孩子靠近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动物;不要伸手逗玩笼里的动物;不要让孩子单独走近湖边或攀登假山……公共场所意外伤害发生的急救对策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发生了意外,血流不止或者昏迷不醒,父母就要立即采取措施:拨打120急救系统;在急救人员到来前,尽量不要变动孩子的体位。

如果必须移动孩子,那么移动时,头和身体应该作为一个整体,一起被抬起和翻转,同时必须牢固地支撑头和颈部;如果孩子有大量的外周出血,应立即寻找出血的部位,然后在伤口上直接压迫止血。

请尽量用当时认为最清洁的布包扎,减少伤口的污染;如果孩子有肢体的畸形,应考虑是否发生骨折。

此时,请不要过多地搬动患肢,并应立即用树枝、木棍等把患肢固定起来。

如果患肢肿胀剧烈,家长也可以剪开孩子的衣袖或者裤管。

如果骨折端已经戳出皮肤,不要试图立即让它复位,避免把污染带到伤口深处。

找商场、游乐场等公共场所的负责人,因为这涉及到事后的赔偿以及责任问题。

特别提醒:在通知120急救时,家长应该提供完备的信息,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可供联络的电话号码;发生的事件;伤者的人数;孩子的情况。

必须注意,重创发生后,即使孩子的外表看起来很正常,也应该送到医院进行观察。

因为车祸、高空坠落等引起的创伤都是属于全身性损伤,颅内出血、心脏损伤、血胸、气胸、肝脾破裂等危重并发症往往潜伏在平静的表面下。

室内容易发生的意外伤害:中毒、触电、坠落、跌伤、烫伤、夹伤、碰伤、窒息、溺水。

危险点:厨房、卫生间、客厅、阳台、窗台厨房:厨房是家居的中心,家庭成员经常在厨房里度过相当长的时间。

在普通的厨房里潜藏着很多危险因素,因此厨房也是一个对于儿童安全造成威胁最大的地方。

危险点:刀具、煤气灶、电源、微波炉、高压锅、热水瓶1.将贵重瓷器和玻璃器皿放在带锁的壁橱里,或放在宝宝拿不到的高处。

2.按照我们以前所说的安全原则购买和储存有毒的家用清洁产品。

3.将刀子和其他锐利的器具,如电搅拌器的刀头等储存在带锁的抽屉里。

如果宝宝已经学会了开锁,那么您只能把东西转移到他拿不到的地方,或在厨房门上加锁。

4.不要将热的饮料、玻璃器具及刀具放在桌子的边缘。

放弃铺桌布或垫子一类的想法,以免宝宝将上面的物品一同拉下来砸在自己身上。

5.至少留出一个彻底安全的橱柜供宝宝打开来研究。

6.烤箱和微波炉都可以上锁,而且洗碗机、垃圾捣碎机在不用时也应上锁。

7.在容易起火的地方安装灭火器,但这仅限于火势较小能控制时,否则就要把孩子们带出去并报火警。

8.一定不能把孩子放在家具或高凳上没人看管。

9.当您一只手拿着热饮料时,不要用另一只手去逗宝宝或抱他。

10.如果您不能保证宝宝可以听话地呆在一个地方,那么您就要在屋角处用婴儿围栏将他围起来以保证他的安全。

卫生间危险点:浴缸、水桶、洗衣机对于4岁以下的小儿来说,即使是水桶、水缸、便池、浴缸也可使小儿溺水、年长儿童即便会游泳,也不能避免出现溺水事件,反而因错误的安全感更多出现溺水事件。

不要让孩子靠近正在运转的洗衣机。

不让小儿单独呆在水缸、水桶、浴池边。

客厅、儿童房间、阳台、窗口危险点:玻璃茶几、带棱角的家具、转门、绳索预防术:1.为避免儿童吞食意外的发生,家具、饰品、玩具中装饰部件的尺寸不宜设计得过小和容易脱落。

2.在折叠桌、椅或运动器械上设置保护装置,可以避免搬运、碰撞时出现夹伤甚至死亡事故。

3.电脑、开关插座要有相关保护措施。

4.儿童床最好设计有护栏,以免儿童从床上跌落,造成大脑或身体的损伤。

家长也可以在床的四周铺上类似地毯的软性防护材料。

5.家具及装修时要注意避免出现带棱带角的部件或结构,防止儿童在玩耍时撞伤、碰伤。

儿童常见意外伤害急救方法1.儿童创伤急救原则对大量出血的患儿,应首先止血。

对切割伤及刺伤等小伤口,可挤出少量血液以冲洗掉伤口上的细菌和尘垢。

对伤口宜用清洁的水洗净,对无法彻底清洁的伤口,须用双氧水或碘酒消毒。

对于较大的伤口,止血后用清洁的布覆盖并立即送医院处理。

2.小儿颈部撞伤后急救滑倒或从高处跌落时,如果颈部受到强烈的撞击,是很危险的。

急救措施:让患儿平躺,因为水平躺着,可使背部伸直,但不要移动头部和颈部。

最重要的是不要让患儿坐着。

固定颈部。

将毛巾或衣物等卷成圆筒状放在颈部的周围固定,以防止颈部移动。

冷敷。

用冷水将毛巾弄湿或用冰块敷在受撞击的地方。

如有伤口,可用双氧水消毒伤口;如有出血,就用干净的布块加压止血。

保持安静,注意密切观察。

及时去医院诊治。

3.气管吸入异物后急救异物堵塞气管时,可有憋气、声嘶、面色苍白或青紫、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等症状。

急救措施:拍背法让小儿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4下,使小儿咯出异物。

也可将患儿倒提高地拍背。

催吐法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迫挤胃部法救护者抱住患儿腰部,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顶压其上腹部,用力向后上方挤压,压后放松,重复而有节奏地进行,以形成冲击气流,把异物冲出。

如小儿呼吸停止,必须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

上述方法未奏效时,应分秒必争尽快送医院耳鼻喉科,在喉镜或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切不可拖延。

4.儿童烫伤急救烫伤后应立即把烫伤部位浸入洁净的冷水中,浸泡时间一般应持续半个小时,水温越低效果越好,但不能低于-6℃。

烫伤不严重(指烫伤表皮发红并未起泡的1度烫伤),一般可在家中先做处理。

用冷开水(或淡盐水)冲洗清洁创面。

对发生在四肢和躯干上的创面,可涂上紫草油或烫伤药膏,外用纱布包敷即可。

头、面、颈部的轻度烫伤,经过清洁创面涂药后,不必包扎,以使创面裸露,与空气接触,可使创面保持干燥,并能加快创面复原。

5.被动物咬伤后的急救:家有小儿,最好不要养宠物,尽可能不要让孩子靠近它,抚摸它,以免激怒动物被咬伤。

猫咬伤后的紧急处理:猫咬伤后10-20日左右,可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

主要症状是局部出现红肿疼痛,严重时累及淋巴管、淋巴结而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结炎或蜂窝织炎。

被猫咬伤后,如果部位在四肢,可暂时绑上止血带;用自来水和肥皂充分清洗伤口;用双氧水仔细地消毒后再用5%石碳酸和硝酸将局部烧灼。

并用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后用绷带和胶布加以固定。

症状较重者应立即去医院治疗。

狗咬伤后的紧急处理:不管是疯狗,还是正常狗,都应以最快速度,就地用大量清水(10000毫升以上)冲洗伤口。

若周围一时无水源,可先用人尿代替清水冲洗,然后再设法找水,简单处理之后必须马上去医院就诊,记住:不要包扎伤口!6.小孩吃错药急救误服维生素、止咳糖浆:可以让孩子多喝凉开水,使药物稀释并及时排出体外。

误服有剂量限制的药物:有的药物副作用及毒性都较强,且有一定的剂量限制。

如果发现孩子误服了这些药品,情况紧急,来不及送医院,家长就必须迅速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孩子的舌根(咽后壁)催吐,然后再让孩子喝大量茶水、肥皂水反复呕吐洗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