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探讨

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探讨

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探讨
摘要: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在实施期间完成了水资源调查评价、行政协调
以及水资源规划编制3个阶段的工作,它是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提出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会对水资源的管理以及海河流域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

本文分析了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中
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对解决措施。

关键词: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
1引言
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在充分研究现状水资源和水资源特点
的问题上,引入了ET管理理念,并从改革水管理体制入手,加强了水资源管理
部门的合作,其目的是为了减轻流域水污染状况,提高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水平,
改善水资源质量。

通过各种工程措施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以及缓
解水资源短缺的危机是传统水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改革。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
必须做好新形势下的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实现4个转变,从单纯的要求水资源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转变为满足水资源承载力。

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海河流域水资源
综合规划,必须以新时期治水思路为指导,采取新思路、新观点和新办法解决遇
到的新问题,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背景
海河流域是政治文化中心,地跨8个省,面积达32万km²,在2008年时流
域人口已经达到1.38亿人,此流域属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多年平均年水资
源总量370亿m³。

海河流域是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地区,仅占全国1.3%的水资源量。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水资源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社会发
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造成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海河
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在摸清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
规划的总目标是做好南水北调的工作,全面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修复流域的生
态环境,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按照总
量控制、南水北调受水区优先使用长江水、生活优先兼顾生产生态等几项原则进
行规划,做好当地水和其他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修复流域生态,提出了合理开发、全面节约和综合治理的战略方案。

根据水利部和国家发改委的相关文件,海河水
利委员会联合各省、各自治区以及直辖市承担了规划编制任务,规划任务分为三
个阶段,包括水资源的调查评价、水资源的规划编制以及行政协调。

海河流域水
资源综合规划中运用的主要技术方法为数据整合方法,它实现了水功能区与水环
境功能区的整合,以河流编码为线索构建了整个知识管理系统,各种数据库通过
海河河段编码实现紧密联系,图1为海河NHD数据(知识)整合框架。

图1 海河NHD数据(知识)整合框架
3影响海河水资源综合规划的不确定因素
影响海河水资源综合规划的不确定因素主要体现在气候的变化、经济和社会
发展方式变化以及各类水源水价关系变化三个方面。

气候的变化会影响海河流域
水资源总量的减少,在东亚季风减退的情况下,海河流域的降水量会明显减少,
蒸发量会增多。

另外,生产用地、灌溉节水以及人类的各种活动会导致流域产流
能力的总体下降。

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海河流域水资
源的总体规划,根据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和节水技术提出需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
方案,有可能会超出当前的预测,造成用水格局的变化。

海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方
案是按照优先使用长江水、控制使用黄河水以及压缩使用地下水的原则制定的,
各类水源水价的关系是长江水成本较高,黄河水以及地下水使用成本较低,各类
水源价格之间不合理的关系会影响水资源配置方案和河流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

4案例分析——黄河流域综合规划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甘肃、宁夏等9个省。


河流域存在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以及下游河道形态独特、历史上洪水灾害
突出等诸多问题。

黄河流域在历次流域综合规划的指导下,为流域及相关地区的
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撑作用。

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治理,黄河下游防洪工程
体系基本成立,防洪能力显著提高。

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流域及相
关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保障流域以及相关地区供水安全和饮水安全等方面发
挥了重要作用。

黄河流域特殊的河情决定了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如图2
所示。

黄河治理开发和保护的主要任务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谋求黄河长治久安、支撑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到2020年,将初步建成黄河下游防洪减於工
程体系,基本控制洪水,搞好滩区安全建设,有计划地安排入海流路。

到2030年,将基本建成黄河下游防洪减淤体系和水沙调控体系,有效控制和科学管理洪水,保障滩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专项规划
漳河上游水资源规划项目是海河水资源综合规划的专项规划,它涉及到了河北、河南和山西三个省份。

为了缓解水资源矛盾,合理的配置漳河水资源,水利
部提出了漳河上游水资源配置方案。

漳河上游水资源配置方案为重大水利工程论证、水量分配以及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永定河山区分布式水文模型项
目也是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专题研究项目之一。

由于人类大量的生产活动,
导致海河流域地下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使得传统水资源评价方法不够精准,鉴于
以上情况,水利部提出了分布式水文模型进行水资源评价的新方法。

此方法可以
从机理上对地表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为水资源的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

海河流域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模型的研究采用了Surpac和GMS等先进技术,
实现了地下水采补平衡的水资源配置目标。

海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模型系统地描述
和模拟了水资源的配置过程,为编制水资源配置方案提供了技术工具。

6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主要成果
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它提出了海河流域水资源配置
方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6项对策措施。

水资源规划的基准年为2008年,其
在分析海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采取了强化节水措施,预计2030
年海河流域的生活、生产、生态多年平均总需水量达到515亿m³。

根据水资源供需分析表明,海河流域2020年缺水率将达到7.3%;而2030年缺水率将达到
3.9%,为了减轻水资源的短缺现象,采取加大调水量以及适当开采地下水等措施,来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

多年来平均入海水量基本满足河道内基本生态水量,
但是超采问题一致存在,实现水资源工序基本平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6项对策措施包括采取强化节水措施、采取水资源保护措施、采取河流生态
修复治理和水量调配等措施、强化地下水保护措施、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和粮食生
产用水以及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系。

海河流域城镇生活、工业和农业灌溉在2020年将达到33亿,预计2030年将在2020年的基础上增加10亿。

海河流域大部分水功能区都达到了相应的水质标准,逐步改善平原河流、湿地的水生态状况,
必须加强城市水源的保护,加大灌区节水改造的投入成本。

7结束语
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在充分研究现状水资源和水资源特点的问题上,加强了水资源管理部门的合作,其目的是为了减轻流域水污染状况,提高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水平,改善水资源质量。

它提出了海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6项对策措施。

影响海河水资源综合规划的不确定因素主要体现在气候的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变化以及各类水源水价关系变化三个方面。

为了改善平原河流、湿地的水生态状况,必须加强城市水源的保护,加大灌区节水改造的投入成本。

参考文献:
[1]何彬.做好新形势下的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J].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2013,4(7):34-45.
[2]卢作亮.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概要[J].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2011,5(3):45-46.
[3]韩振中.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R].在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水利技术论坛上的讲座第三期,2016,7(6):5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