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

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

呼吸系统以环状软骨为界划分为上、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包括鼻、副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和喉;下呼吸道由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和肺泡组成。

小儿易患呼吸系统感染,与其解剖生理特点和免疫特点有关。

(一)鼻小儿鼻腔相对较短,后鼻道狭窄,无鼻毛,而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感染。

感染后黏膜充血、肿胀,引起鼻腔狭窄甚至堵塞,出现张口呼吸,影响吸乳。

婴幼儿鼻泪管较短,开口部瓣膜发育不全,上呼吸道感染时易引起结膜炎。

(二)咽婴幼儿咽部狭窄且垂直,咽鼓管相对宽、直、短,呈水平位,故鼻咽部感染时易引起中耳炎。

扁桃体4~10岁发育达高峰,14~15岁后逐渐退化,故扁桃体炎多见于年长儿,1岁以内则少见。

(三)喉小儿喉部呈漏斗形,软骨柔软,喉腔及声门裂较狭小,黏膜柔嫩,血管及淋巴组织丰富,故喉部炎症时易引起声嘶和吸气性呼吸困难。

(四)气管与支气管婴幼儿气管、支气管管腔相对狭小,软骨柔软,支撑作用弱,黏膜血管丰富,而黏液腺分泌不足,纤毛运动差,不能有效地驱除吸入的微生物和有害物质,易感染造成气道狭窄甚至阻塞。

由于右侧支气管较左侧直、短、粗,若发生气管异物则易进入右支气管,造成肺不张、肺气肿。

(五)肺婴幼儿肺弹力组织发育不完善,肺泡小而且数量少,血管丰富,毛细血管及淋巴组织间隙比成人宽,间质发育旺盛。

肺含血量多而含气量相对较少,故易发生感染,且感染时易引起肺间质性炎症、肺不张等。

(六)胸廓婴幼儿胸廓呈圆桶状,肋骨呈水平位,呼吸肌发育不完善,膈位置较高;胸腔较小,而纵隔相对宽大。

这些因素使胸廓活动范围小,肺不能充分扩张,通气、换气受限,患病时易发生缺氧发绀。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精品文档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