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外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3.3 直接法
主要教学活动及特点 全外语教学 广泛使用实物、图画、手势、表情等直观(直接)
手段 主要活动形式:模仿、朗读、问答 须以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
3.3 直接法
教学目的:培养使用外语交际的能力(因此学生 应用外语进行思维)
注重培养:口语(语法不受重视) 教学材料:用“活语言”编写教材——以情景、
语法翻译法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局限,如,过 分依赖母语,过分强调语法,忽视口语教学 等。 但它在外语教学中一直在发挥着作用,它利 用母语教学,把翻译作为讲解和巩固外语的 手段。主张讲授语法知识,发展学生智力。 注重阅读文学名著原文。教师不须专门训练 等,还影响了后起的一些教学法。
3.2 语法翻译法
优点: (1)创建了外语教学中利用母语的理论; (2)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好; (3)翻译能力强; (4)语言基础扎实。
3.3 直接法
优点:
(1)教师无须掌握学生母语,学生之间母语也无须一致; (2)强调口语和语音教学, 注重实践练习; (3)充分利用直观教具,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4)直接法在历史上有其进步的意义, 是后来的听说法、
3.2 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是一种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和词汇,并且按
照规则用本国语和目的语进行互译来教授语言的方法。
3.2 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方法 1. 课堂管理采用教师权威模式,教学是教师向学生灌 输知识的单向行为。学生很少提问,学生之间交流更 少。 2. 文学语言优于口语;在听、说、读、写四技能中, 重视读写,轻视听说。 3. 课堂用语大部分是母语。通过翻译检查教学质量。 采用方式有单句填空、造句、背诵课文和作文等。
3.3 直接法
直接法的教学方法 1. 学生在大量听教师自然语言和看图片、幻灯、
电影及其自己的活动中,边实践边说话掌握外 语语音、词汇和语法,而不是通过教师详尽讲 解学习外语。因此,要求教师应以外语为本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如英语教师一般都是以英语为本族语的英 美等国人。
2. 教学中完全不使用学生的第一语言与翻译练习。 语法教学采用归纳法,即学生接触了大量语言 现象后进行归纳。
3.3 直接法
直接法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的外语能力接近以 所学语言为本族语的人的水平。所谓“直接”, 是指在外语教学中排除母语的干扰,直接将外 语与实物、图片和行动结合起来,因为外语学 习应与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一样,起始于接近生 活的口语,而不是文学作品中的书面语。
直接法是一种通过实物、图画、动作、表情等 手段把外语和其对应的意思直接联系,从而达 到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的外语教学法。
外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3.1 教学法描述框架
语言和语言学习观点 教学目的 教学特点 能力培养 材料设计 教师和学生作用 母语的作用 对待学生错误的态度
3.2 语法翻译法
背景: 语法翻译法是外语教学中历史最长与使用最广泛的 方法之一。无论在我国或国外,早期的外语教学都 普遍采用语法翻译法。18世纪末,欧洲的拉丁语 和希腊语的教学方法大多为语法翻译法。19世纪 盛行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更为语法翻译法提供了理论 基础:通过翻译的手段和比较母语与外语语音、词 汇和语法的异同达到掌握外语和欣赏外国文学作品 的目的。
3.2 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的主要教学活动 介绍背景、翻译大意(母语) 逐句翻译:朗读-释义-语法讲解-举例 (双语) 阅读课文、阅读理解练习(多项选择)
3.2 语法翻译法
教师的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外语培养其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注重培养:阅读、写作;词汇、语法 教师角色:教学的权威、知识的传授者和组织者 学生角色:被动接受知识 母语的作用:教学语言 教师对待学生错误的态度:及时纠正、提供答案
3.2 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外语范 文 (特别是古典文学作品)和模仿范文进行写 作的能力,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为达到 此目的,教师系统传授、学生全盘接受外语语 言知识。
主要的教学方法为讲解与分析句子成分和语音、 词汇变化与语法规则。词汇教学多采用同义词 与反义词对比和例句示范法;讲解与分析语法 基本上采用演绎法,即教师给出规则和结论, 要求学生记忆和用规则解释课文。
3.2 语法翻译法
不足: (1)口语表达能力弱; (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3)教学方式单一, 课堂教学气氛沉闷,
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4)学生缺乏交际情境意识; (5)笔语与书面语混淆使用。
3.3 直接法
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加 速了工业化的进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各国 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长。采用语法翻译 法培养的学生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语言学 领域内出现了改革运动(the reform movement),以英国语言学家斯威特(H. Sweet)为代表的改革派强调口语和语音训练的 重要性,推动了外语教学改革,与语法翻译法 针锋相对的直接法便应运而生,20世纪初直接 法流传颇广。
3.2 语法翻译法
理论基础
机械语言学理论认为,所有语言起源于一种语 言,语言和思维是同一的,只是词汇的发音和 书写形式有差别。
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灵有各种不同的官能, 各种官能可以分开加以训练。
语法翻译法使用难度较高的材料,如,拉丁语 语法可以用来训练和发展人的智力。
3.2 语法翻译法
评价
话题组织。 师生角色:教师组织活动;学生有一定的主动性 母语的作用:排除母语的干扰,不使用。 对学生错误的态度:学生如小孩学母语,错误不
可避免,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纠正错误。
3.3 直接法
理论基础
语言学基础是当时发展起来的语音学和连贯 语法,所以,特别重视语音教学,注意句子 教学。 心理学基础是联结主义心理学,强调语言同 客体的直接联结,强调语言同周围环境的直 接联结。
3.3 直接法
评价
直接法的兴起对外语教学从古典时期进入现代 时期起了关键的作用,把外语教学从书面语引 向现代口语,把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变为听说读 写能力的培养。它利用各种直观手段进行自然 的口语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 于培养学生用外语思维和语言能力。也有学者 批评该法把儿童学习母语和成人学习外语混为 一谈,忽视母语和翻译有用的一面,偏重感性, 忽视理性等。但它对后起的教学法一直产生着 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