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最新

高中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最新

【水平目标】
结合案例,了解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开发中的主要问题,说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考点扫描】
一、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能、、太阳能等。

2.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石油、等能源,对人类历史来说是,而且开发利用不当,易造成的破坏。

二、资源开发条件
1.开发原则:资源开发要,不仅要考虑区域的状况,而且要考虑和。

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为例:
(1)资源状况:①,②,③,④。

(2)市场广阔:我国对能源需求还会,能源缺口进一步,以为主的能源消费
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

这为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位置交通:位置,输煤、距离近。

交通,有京包、石太、太焦、大
秦、神黄等铁路通过。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
①人均资源量;②人均能源消费;③单位产值的能耗;
④以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⑤受到威胁。

2.采取措施:
(1)扩大开采量,形成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能力,形成以为主,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

一方面,建设电站,变;另一方面,发
展业,为工业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原因:单一、低下、问题严重。

2.综合利用模式:结合本区、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主要构建了、
、三条产业链。

3.效益:产业结构转变为以、冶金、、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采掘工业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的升级。

五、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山西省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采取的有效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是:
1.
2.
3.
【考点精练】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四类:常规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B、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天然气等
C、非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地热
能、沼气等
D、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2.关于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石油为主
B、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煤炭
为主
C、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D、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世界的
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3.下列关于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市场广阔但交通落后⑧煤层气储量丰富④位置适中⑤煤炭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
量高的特点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④
4.下列关于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料是主导产业
B、加大原煤外运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C、山西产业结构将向轻工业方向发展
D、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

5.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的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
①山西铝土矿储量丰富②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③山西铝需求较大④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山西省大力发展火电工业,变原煤输出为电力输出。

这样做的好处
( )
①节省运输成本②改善当地环境③缓解交通压力④延长产业链,增加地方收入⑤减少就业机会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山西省建设能源基地的优势是
( )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科技发达③市场广阔④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山西省矿产资源中,最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 )
A、铝土矿
B、煤炭
C、天然气
D、水资源
9.在能源基地建设中,山西省重点加强了建设。

( )
①能源的深层次开发②交通设施的建设③能源的综合开发④引水工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德国鲁尔工业区和我国山西能源基地都是著名的传统工业区,据此完成10—11题。

10.鲁尔区和山西能源基地都是在
( )
A、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 、且雄厚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C、便捷的水陆运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优惠的国家政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1.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实现山西能源基地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有
( )
①扩大煤炭生产规模,巩固煤炭工业的核心地位②提高煤炭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③建立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④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重化工业,构建单一的产业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山西省缺水特别严重的地区是
( )
①晋中地区②晋东南地区③晋北地区④晋西南地区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
13.下列关于山西省煤炭资源开采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分布范围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B、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C、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D、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地下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14.下列山西能源基地环境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露天矿表土的剥离、矿区道路的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B、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
C、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
D、要解决山西省的环境问题,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
15.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
( )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
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
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
16.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二、判断题:
1.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 )
2.目前,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一样,都是以煤炭为主。

( )
3.山西的煤炭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全省80%的地下有煤田分布。

( )
4.山西的大同煤田是优质焦煤的产地,河东煤炭是优质动力煤的产地。

( )
5.山西省逐步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 )
6.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多元结构。

( )
7.山西省主要构建了煤-焦-化、煤-铁-钢、煤-电-铝三条产业链;
( )
8.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为此,山西省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

( )
9.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有京包,京沪、石太、大秦等铁路通过,交通便利,
( )
10.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

( )
三、综合题:
1.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山西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由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
构转变为以、、、为主的多元结构。

(2)山西省发展冶金工业是利用了本区的、等资源优势。

(3)山西省的化工工业主要是利用了下列哪条产业链( )
A、煤--电--铝
B、煤--焦--化
C、煤--铁--钢
D、煤--焦--建材
(4)山西省冶金、能源、化工工业的发展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
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