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百花园

民族百花园

民族百花园
[教学目标]
1、欣赏教材中“民族百花园”的图片或其他艺术作品,
通过模仿交流让学生知道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
大家庭。

2、培养学生对艺术形象特点的观察、模仿能力以及参与艺
术活动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中国各民族行政分布版图和歌曲《爱我中华》录音带。

2、不同民族问候语言汇集的录音带。

3、请学生广泛收集不同民族环境、风俗的图片和民族歌舞、
乐曲、民族民间工艺品、饰物等艺术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创造情境:
·师生共同收集不同民族环境、风俗的图片和民族歌舞、乐
曲、民族民间工艺品、饰物等资料,举办“小小民族园”的
展览,开展“我是小小讲解员”的活动。

1、学生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民族,如:
模仿民族语言,介绍民族礼仪动作,唱跳民风格的歌舞等。

2、教师适当进行艺术要素的点拨和必要的指导、评价,提
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二、欣赏:
1、欣赏教材中的图片。

引发学生思考、发现和了解各民族人物形象的姿态、神情或舞蹈动作的特点,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现表演。

2听赏、听辨不同民族的乐曲、歌曲,比较它们的风格特点。

学习或交流多民族的日常礼仪用语“你好”、“谢谢”等,丰富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与生活联系的了解。

3、欣赏《爱我中华》的歌曲。

师生共同跳集体舞,体验民
族大团结的温馨与快乐。

三、情感升华:
1、课件出示艺术家创作的有关民族风情的展览或艺术作品,
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家的艺术表现手法,增进对各民族的了解。

2、通过书报、广播、影视等媒介或在外出旅游是有意识的
观察了解、收集不同民族的风情、民俗、民间歌舞等,丰富自己的艺术感受,增长对不同民族的感性认识。

多民族的大家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民族?
2. 知道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团结。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从小要讲团结。

教法学法:
引导法,激趣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具:录音机(给学生教儿歌:欢迎你到内蒙来)教学过程:引入:
同学们谁知道,我们生活的这个地方叫什么?(内蒙古)那,那位同学知道内蒙古有哪些民族呢?
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
对,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我们内蒙古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

板书:
多民族的大家庭内蒙古生活的民族有: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朝鲜族……等等
二,授新课
(1) 美丽的内蒙古是我们家
1. 同学们说一说内蒙古有哪些美丽的风景?(母亲湖、呼龙贝尔大草原、天池胡,胡杨林….)
2. 那,你们爱我们的内蒙吗?
3. 除了有美丽的风景,你们还知道内蒙的什么最美?内蒙的人美,语言美,瓜果美……三,小结
同学们内蒙有这么多的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我们个民族之间应该互相团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四.板书设计多民族的大家庭,内蒙古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如:母亲湖,呼龙贝尔大草原、天池胡,胡杨林…. 内蒙的什么最美?内蒙的人美,语言美,瓜果美……
2喜庆的节日和民族风情
教学目标:
1.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里的同学有哪些民族组成的?他们有哪些传统的节日呢?
2. 了解各民族在节日时穿什么服装,有什么特点呢?节日时要举行哪些活动呢?
3. 感受各民族在庆祝传统节日时的气氛。

4. 体会少数民族人民在这些活动中的表现。

5.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少数民族在这些活动中表现的激情,学生在学习中找乐趣。

教学过程:①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民族节日有哪些?②组织讨论:③生回答
师:对,我们有很多民族节日。

比如:肉孜节,古尔邦节,诺若孜节….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板书:喜庆的节日和民族风情
师讲解: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节日,我应该互相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板书设计:
2.喜庆的节日和民族风情
一年级民族团结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

2、中国也是一个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

3、了解中国的五个自治区。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它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唱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

(视频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歌中唱到了什么?听完这首歌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说)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正是这五十六个民族才组成了我们现在的祖国。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缺一不可。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大家庭——伟大的中华民族。

(板书课题)
二、认识民族的结构。

我们中国全称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
师小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

2、认识少数民族的含义,出示少数民族的名称。

1)56个民族中你知道哪些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
2)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你知道为什么把他们称作少数民族吗? 3)小组合作探究,派代表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汉族: 11.6亿人口多少数民族:1亿人口少 3、民族分布。

1)出示民族分布图,引导观察。

了解我国的五个自治区。

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虽小,但他们分布的地方却很辽阔。

而且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2)学生出示自己准备好的一元纸币。

了解上面的少数民族语言。

三、综合活动,深入了解。

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一下本民族的基本情况或风俗习惯。

1、关于我国的少数民族你都了解哪些呢?你是什么民族的?你知道哪些我国少数民族的种类?组织学生把自己对我国少数民族原有的了解进行自由介绍。

交流时提醒学生要说出这些资料的来源,同时
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规范,注意倾听别人的信息。

2、关于少数民族你还了解哪些?不同的少数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习俗,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一些生活特色呢?”(板书:民族文化)
3、师小结:刚才通过活动我们对我们中国的少数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的表现都很精彩。

四、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哪个同学们!不管我们身穿哪种颜色哪种款式的衣服,不管我们居住在祖国的角落,我们永远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祖国永远都是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共同
祝愿:祖国万岁!中华大家庭永远和谐、幸福。

民族团结歌曲
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的朗读歌曲,会唱歌曲。

2、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体会其中所含的民族情,爱国情。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民族情,爱国情。

教学过程:播放歌曲1听歌曲,激发情感。

2生谈感受。

二介绍创造背景三学习新歌1自由读,诗有几节?
2歌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4谈感受。

四学唱歌曲
五体会情感
板书设计:爱我中华亲如一家爱祖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