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成本理论
第四节 短期产量曲线与 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对偶性)
假定短期成本函数为:Q=f(L,K) 短期成本函数为:STC(Q)=TVC(Q)+TFC
TVC(Q)=w•L(Q)
一、边际产量MP与边际成本MC
STC(Q)=TVC(Q)+TFC =w•L(Q)+TFC
MC dSTC w dL
dQ
dQ
即:MC w 1 MPL
点的轨迹。
3、长期边际成本(LMC)= ΔLTC/ΔQ 或= d LTC / d Q
4、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长期总成本
工厂规模可以变动的条件下,厂商生产各种产量水平所花费的最低成本
C = f (Q) + (k)
C = LTC (Q)
在可供选择的生产规模条件下与各种产量相对应的最小成本
=可变成本+固定成本 根据厂商的短期产品量与短期成本量之间的 数量关系,绘制短期总成本曲线。
三、短期总成本和扩展线的图形 利用生产的扩展线的图形说明短期总成本
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及定义( 3大类7小类):
短期总成本(STC)=总不变成本(TFC)+总可变成本(TVC) 即: STC=TFC+TVC
O
QO
Q Q1 Q2
TC STC
长期边际成本
LTC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情况下的长期成本曲线
在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情况下,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 低点并不一定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在规模经济的阶段, LAC与SAC相切于SAC最低点的左边;在规模经济不变的 阶段,LAC与SAC相切于SAC的最低点;在规模不经济的 阶段,LAC与SAC相切于SAC最低点的右边。
1) 影响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变化的因素
1、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 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规模不经济是指由于企业规 模扩大使得管理无效而导致长期成本上升的情况。 2、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外在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 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改善而产生的。外在不经济是指企业生产所 依赖的外界环境日益恶化。 3、学习效应:指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 经理人员等可以积累起产品生产,产品的技术设计,以及管理 人员方面的经验,从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 4、范围经济:当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共用一些设施和设备, 共享市场,共同的管理,副产品的使用也更加有效,由此而带 来的好处称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之间没有直接的关 系。
=总收益 - 显成本 - 隐成本 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 酬支付。(是隐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经济 利润中不包含正常利润。 本课程所讲的利润通常是指经济利润。
图示:(经济学家与会计师)
经济学家看企业
会计师看企业
收益
经济 利润
隐
显
会 计 利 润
机会 成本 显
收益
会计成本往往低于机会成本,从管理经济学角度看,真实成 本往往被低估了。经济成本=机会成本=会计成本+隐成本
最小和最大规模的工厂的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不会位于长 期平均成本曲线上,因为长期中存在着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 济的情况。
3)LAC曲线的L形状和锅底形状的平处,表示产量达
一定水平后,规模报酬不变;整个水平线上都是最佳
工厂规模(不是单一的)。
C
C
SAC1 SAC2 SAC3
LAC
LAC
O
Q1
Q
O Q1
短期平均成本(SAC)=平均不变成本(AFC)+平均可变成 本(AVC) 即: SAC=AFC+AVC AFC=TFC/Q AVC=TVC/Q
短期边际成本 (SMC ) = ΔSTC/ΔQ =ΔTVC/ΔQ (Δ TFC=0) 或=d STC/d Q =d TVC /d Q
二、短期成本变动及其关系分析(图1)
STC TVC
O
C
切线斜率 射线斜率 拐点 边际与平均
O
Q
Q1
Q2 Q3
SMC
SAC
AVC
Q
Q1
Q2 Q3
Q
切线
C
STC
切线
TPL
切线
TVC
O
L
O
Q
Q
C
SMC=MVC
ATC AVC
O
APL
L MPL
O
Q
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的对偶
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的对偶
AP最高点(L2)—AVC最低点(q2) MP最高点(L1)— MC最低点(q1)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一个学生在大学里呆了4年,每年支付1万元 的学费与书费。上大学的部分机会成本,是该学 生可用于购买其他商品但又不得不用于学费与书 费的4万元。
如果该学生不上大学,而是到一家银行做职 员,每年的薪金为2万元。那么,在大学里所花费 的时间的机会成本是8万元。因而,该学生的大学 学位的机会总成本为12万元。
Q Q2
4)LAC切于SAC不同位置的含义
注意:生产某一产量的最小平均成本与
某一生产规模的平均成本最小点不同。
(参看下图两虚线)
C 产Q1最小AC SAC1
a SAC2 b
LAC 相 切 与 SAC 的 左 边
说明SAC中,与固定投
SAC3
入要素相比可变要素 的投入量不足,若增
LAC 加 投 入 量 由 于 边 际 产
3、AC、AVC、MC之间的关系:
四、由TC曲线到AC曲线和MC曲线的推导
1、TFC----AFC 2、TVC----AVC 3、T C ---- A C 4、TVC(TC)----MC
成本曲线之间几何方法推导
C
a
b
c
TFC
TFC
AFC
C
a1
Q
b1
c1 AFC
0
Q1 Q2
Q3 Q
成本曲线之间几何方法推导
第二节 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一、短期和长期: 短期:厂商不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
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期。 具体来讲,在短期只能调整原料、燃料和生
产工人的数量,而不能调整厂房、设备和管理人 员这类生产要素。短期内可以调整的成本为可变 成本,不能调整的成本为固定成本。
长期:厂商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 期,只存在可变成本。
C
TVC
TVC
a
b
O C
AVC
a b
Q
AVC
O
Q1
Q2 Q3
Q
成本曲线之间几何方法推导
C
STC
a
b
STC SAC
O
C
a1
SAC
b1
O Q1
Q2
Q
成本曲线之间几何方法推导
C
STC
TVC
TC
O C
MC
Q2
Q1
SMC
O
Q1
Q2 Q3
Q
C
总结
AVC是TVC曲线上与 该点产量对应点每 一点的射线的斜率;
AP→AVC
Q0/L0
AP
O C
PL·L0
L0
L
TVC
C PL ·L0/Q0
O
AVC
Q0
Q
O
Q0
Q
TVC→AVC
⊿STC SMC =
⊿Q
MP MP
短期边际成本
d STC SMC =
dQ
C SMC
O
L
O
Q
d STC d TVC d wL
dL
1
SMC =
=
=
=w
=w
dQ dQ dQ
dQ
MPL
C
STC、SAC与SMC
一、机会成本(经济学中使用的成本)
1、机会成本不等于实际成本。它不是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
付的费用或损失,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
2、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 择中最好的一种。
3、机会成本并不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
我们在作出任何决策时,都要使收益大于或至少等于 机会成本。如果机会成本大于收益,则这项决策从经济学的 观点看就是不合理的。
AP MP
O L1 L2
AC
AP
Lo
MC AC
AVC
q1 q2
Q
第五、六节 长期总成本分析
1、长期总成本(LTC) = LAC • Q 长期总成本LTC是指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在每一产量水
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成本。 LTC 曲线就是每一产量最低成本点的轨迹。
2、长期平均成本(LAC)=LTC/Q LAC曲线表示长期生产各种产量所需要的最低平均成本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
(1)LAC曲线呈U型特征是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 不经济所决定的。
(2)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的关系 (回忆短期成本曲线呈U型特征的原因) 规模经济是指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成本增加的倍数。 规模报酬分析是以厂商以相同的比例变动全部要素投入量为 前提条件的(即生产技术条件不变); 规模经济分析并不强调技术条件是否变化。可见,规模经济 分析包含了规模报酬情况。
F(Q)+b
一条曲线(先凹后凸)
平均固定成本
AFC=FC/Q= b/Q
自左向右下方倾斜,为横轴的渐 近线
平均可变成本
AVC=VC/Q= f(Q)/Q
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曲线
平均成本
AC=TC/Q=(f( Q)+b)/Q
比AVC高出AFC的一条U形曲线
边际成本
MC=dTC/dQ 先下降后上升并先后通过AVC、 =dVC/dQ AC最低点的U形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