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秘密花园
•听完赵晓蕊的故事,同学们有什么看法?
•你认为赵晓蕊的这些表现正常吗?她该怎样面对自己的心理困扰?
•如果你是心理健康辅导老师,你会怎么做?
当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心理上也会发生重大的变化,逐渐意识到两性差别和两性关系。
学生们对此既感到绚烂美好,又感到不安与烦恼。
学生们产生的这些特殊的心理体验就是性意识。
性意识是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正常和必然产物,但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生活和学习。
因此,正确认识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发展规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但是,有些同学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偏差。
性不是邪恶的,青年男女彼此向往、喜爱和相互追求是青春期性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人生的一个必然阶段。
不是可耻,不是低级,不是淫秽,不是流氓。
只要能控制自己的性行为,就是纯洁的。
适当的性幻想是很正常的,不必忧虑重重,也不必刻意压抑,每一次压抑都可能是对它的一次强化,结果适得其反。
•案例中的两名同学遇到了问题,即性冲动的产生和释放。
随着性机能的成熟和性意识的觉醒,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青春期学生会产生相应的性冲动和性兴奋,继而就需要一定的渠道来释放性紧张。
如果处理不好性冲动和性释放,就可能导致无力应付的实际问题和相应的心理困扰。
敏感的性话题
男孩+女孩——世界大问题
•是世界性的大课题,俄罗斯专家说,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性教育堪称“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大问题”。
俄每年有4万多新生儿的母亲是15~17岁的少女,有60%的少男少女17岁以前就偷吃了禁果,堕胎少女的人数年年增加,1996年达25万以上。
•法国1999年共有1万宗少女怀孕案,堕胎的6700人次。
2000年2月初,法国学校决定向有需要的女学生免费派发事后避孕丸,引起家长、社会的争议。
报刊呼吁,法国应教育青少年正常交往,应该采取措施解决少男少女问题。
有句话说“现在的小孩什么不懂啊”。
其实你们懂的东西很多,但有不少片面的,因为那些知识都是靠好奇心“偷”来的,一不小心就偷出问题来了。
明明是可以在桌面上可以解决的问题,偏要把它永远藏起来干什么呢?
87.4%
A、书籍、电脑等(占60.2%)
B、朋友(占34.8%)
C、家长(占2.3%)
D、教师(占2.7%) 2020/6/28
18
交往的危险信号
(1)男女生一对一地交往,不再与其他同学交往。
(2)双方交往过于频繁,把大量时间花在两人活动中,无心学习或学习兴趣减少,成绩下降。
(3)双方交往带有隐秘性,瞒着老师、父母及同学,常常向家长撒谎。
(4)对方成为自己的牵挂,离开对方就魂不守舍,看见对方与别的异性同学往来,就会心生不满和嫉妒。
(5)两人在一起时,只渴求拥抱接吻,身体亲昵,双方或一方作出发生性关系的暗示。
当少男少女在交往中出现以上一种或几种情况,就表明他们的交往已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本能的欲望正在冲毁理智的堤坝,是该猛醒的时候了。
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后果就可能发生。
交往的形式
“恋爱型”交往交往圈子缩小,定向、定点交往。
“社会型”交往交往不局限于某一个异性,交往在年龄、家庭背景、学业以及其他方面并无严格的选择,而且交往对象可以更换,交往范围逐渐拓宽。
这种交往对个人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通过交往,使自己有机会去认识异性世界,学习怎样同异性相处,从中懂得一些礼节、道德规范、责任义务,接纳和学会扮演适合于现代社会的性别角色,完善自己的个性,提高交际能力和水平。
交往的形式
“娱乐(玩伴)型”交往有稳定而方便的娱乐组织和场所,使男女生能经常进行集体的交往。
这种集体交往是在公开
场合下进行的,一般是有益无害的,不会出什么问题。
男
女生友谊宿舍、看电影、听音乐、下棋、打球、做游戏、
郊游、聊天等,交往双方并无什么责任或义务的约束。
自我需求型交往“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场应在
此十分明显。
这种交往是在一方或双方的某种特殊处境
下发生的,多半具有“心理补偿”的功能,不能与“恋爱”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