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余姚市规划局提供的肖朗路东侧,丰悦路南侧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规划用地红线图2、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设计任务书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X》(GB50180-93)4、《住宅建筑规X》GB50368-20055、《住宅设计规X》GB50096-1999(2003年版)6、《建筑设计防火规X》GB50016-2006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X》GB50045-95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X》GB50038-20059、《汽车库建筑设计规X》JGJ100-981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X》GB50067-971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12、XX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J10310-2003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4、XX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1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X》JGJ50-2001、J114-20011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7、《商店建筑设计规X》JGJ48-8818、《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X》GB/T 50353-200519、《XX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甬政发[2007]77号20、其它规行的有关国家和余姚的法规、规X及规定二、工程概况1、余姚城西工业园一期安置房位于余姚经济开发区城西工业园。
城西工业园区位于余姚市西侧,距离余姚市中心仅约5公里,交通便利,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2、余姚城西工业园安置房一期(第一区块)新建工程西临城市主干路——肖朗路,北侧丰悦路为次干路,南侧的丰茹路路及东侧的河角路为城市支路。
基地东侧与南侧地块以后均作为住宅用地开发,基地北侧用地则作为商业金融用地开发。
基地西侧为城西工业园开发建设指挥部。
整个地块被规划河流一分为二,北区地块用地面积43445平米;南区地块用地面积32851平米,地块内土地现状主要为农田、村庄,小部分为河流,土地平整。
基地中的规划河流目前为水泥路。
该工程居住区部分以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为主,并配以相应的物业用房、商业用房,工程总用地面积76296㎡,总建筑面积187571㎡,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37332㎡,地下建筑面积50239㎡。
多层住宅层数为6层带阁楼(底层为自行车库)和4层带阁楼(底层为商铺及自行车库),高层住宅为10层、11层15层、18层不等,地面一层均配非机动车车库,商业用房为1或2层的多层建筑,地下室为一层。
多层、高层住宅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商业用房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的耐火等级为一级。
高层建筑类别为二类。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裂度为6度。
地下人防的防护等级为6级甲类二等人员掩蔽工程。
三、设计理念1、紧扣小区的主题,结合场地独特的地理特征,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
2、打造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空间丰富,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型社区。
3、建筑立面追求庄重朴实、简约时尚,现代典雅的建筑风格。
4、营造景观优美,层次分明,内涵丰富的园林式居住典X。
第二章总体规划一、总体布局该工程地块位于余姚经济开发区城西工业园区,整个地块被规划河流一分为二。
根据地形的特色及规划的退让要求,设计时将多层布置在用地南侧,高层布置在用地北侧,沿东,南,北三面布置沿街商业用房,在地块的南侧和地块的北侧各设置一个小区主路口,在地块东侧设置次路口,小区内部设置环形车道。
1、住宅布局:住宅按南低北高的布局形式,南面地块以多层为主,沿河设置一排小高层;北面以小高层和高层为主,通过点式和板式的布局形式,充分利用沿河景观和中庭的设置,布局活泼,适应地形。
整个小区建筑高度呈南低北高的态势,有利于日照和空间形态。
2、商业布局:在东、南、北三面设置物业经营用房及商业用房。
其中南地块商业用房为一层,北地块商业用房为二层,北面的沿街商业通过入口广场的设置与对面的商业金融用地相呼应,形成整体的商业街区。
3、地下室:在地块北区和南区,各设置了一个大型的中心地下室,作为小区的地下集汽车库和相应的配套设备用房。
住宅下部多设置为设备用房。
地下室层数为一层,总建筑面积50239㎡,南区地下室20212㎡,北区地下室30027㎡,部分住宅下面和部分机动车库战时作为人防防护单元使用。
4、其它功能布局:1)物业管理办公用房,消控室以及环网室均设置在33#楼中,南区电视电信机房设置在3#楼中。
主次入口均设门卫。
根据规划要求,社区用房由城西工业园开发建设指挥部另外总体安排。
2)整个小区总共设计了7个配电房,北区有3个公变和1个专变,分别设置于21与26#楼之间,31#楼,29#楼以及23#楼,南区有2个公变和1个专变,分别设置于1#楼,4#楼以及14#楼。
垃圾工具间设置于1#楼,面积37平米左右。
二、交通及流线组织1、小区的主入口设置在地块的南侧和地块的北侧,次入口设置在地块的东侧,小区内部设置环形通道,再由主环路上各支路到达各建筑单体,在环形通道内部相对人车分流,机动车进入小区后就近直接进入地下汽车库或在环形通道上行驶。
在小区的沿街和小区内部设置部分地上机动车停车位;在住宅的一层设置非机动车库,每个非机动车库均保证使用面积在4平米或4平米以上。
2、在小高层及高层的四周设置环通的消防车道或沿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并在建筑的长边设置消防登高场地,消防登高面长度大于高层建筑周长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的长度,且在该面设置楼梯出口,消防环道和消防登高面设置均满足规X要求。
三、空间组织本规划根据地形的特色及周边环境的考虑,通过不同空间的组织,形成独具特色的总体布局。
1主次入口特色明显。
北面的主入口通过入口广场及商业进深的处理,形成一个开敞的主入口空间,同时通过入口公共用房的设计,使空间在这一点上又有所收敛。
北面的主入口空间收放自如,同时与对面的商业金融用地相呼应,形成整体的商业街区,独具特色。
南面的主入口尺度宜人,空间开敞,另有特色。
东面的次入口通过过街楼的形式形成次入口空间,并与高层的中心景观相呼应。
各入口空间处理各不相同,且各具特色。
2、各空间收放自如,围合不同的景观特色。
总体规划在空间景观组织上注重特色空间的处理。
由北至南,各空间各不相同。
北地块首先通过入口广场的设置,形成独具特色的入口空间景观形态;由入口广场进入小区,中心组团区建筑通过点式与板式的围合,形成开敞的集中绿地空间;同时南北地块建筑通过规划河道的景观设计,形成带状的沿河绿地景观空间;而南面地块多层建筑也通过围合,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的中心绿化景观空间,同时各幢建筑单体间也相互形成宅间组团绿化空间。
这一系列从北到南的不同景观空间确立了小区独特的空间品质。
四、景观设计1、商业景观:商业景观结合街道来设计,属商业氛围强烈的公共动态景观,以花坛、商业树种、商业广告、指示牌及商业建筑一道构成。
沿地块周边城市道路的景观绿地结合停车位来布置。
2、住宅景观:居住景观由中心绿地,宅间绿化及架空层绿地三种类型组成。
主次分明、闹静得当。
配以宜居的植物品种和花卉、草坪;并结合小区内的广场、小品、雕塑等,组成了憩静、优雅的居住区景观。
五、照明设计小区的景观照明设计以营造温馨、宁静、舒适的安居环境为目的,照度应适中。
所选灯具造型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可根据不同功能分区布置庭院灯、草坪灯、藏地灯、水底射灯、单侧壁灯,台阶灯及特色灯柱,以此营造出一个令人向往的安居环境。
六、环境保护1、给水支管的水流速度采用措施不超过1.0m/s,并在直线管段设置胀缩振动传递。
2、二次生活给水泵防噪隔振1).泵组采用隔振基础;2).水泵进水管、出水管设置可曲挠橡胶接头和弹性吊、支架,减少噪音及振动传递。
3).水泵出水管止回阀采用消声缓闭止回阀,减少噪音和防止水锤。
4).本工程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防止对城市污水管道造成淤塞。
5).地下层潜水泵坑均采用防臭密闭人孔盖,其中生活粪便污水潜水泵坑设独立通气管并伸至屋顶之外,使室内环境不受影响。
6).空调机凝结水排水设独立排水系统,排至排水沟,以防其它排水管道的有污染气体串入室内。
3、本工程采用高效节能环保光源。
所有电气设备、电缆/电线、管材等均采用环保材料。
4、各通风设备采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必要的消声隔声措施。
5、汽车尾气经竖井高空排放。
6、厨房油烟经组织后高空排放。
七、总体规划最终以规划局审批为准。
第三章建筑设计一、住宅建筑设计:本工程住宅由多层、小高层、高层组成,多层层数为6层带阁楼(底层为自行车库)和4层带阁楼(底层为商铺及自行车库),所有多层住宅均为一梯两户户型,小高层建筑10、11层的住宅,每单元设置一部楼梯和一部电梯,高层建筑15、18层的住宅,每单元设置一部楼梯和两部电梯(兼作消防电梯)。
所有多层和高层底层均设一层非机动车停车库。
套型设计:套型面积设计由60~70平方米、80~90平方米、100~120平方米、130~140平方米不等,各套型配置比例满足安置设置要求。
住宅设计最终以规划局审批为准。
二、商业建筑:商业为一或二层,一层层高4.5米,二层层高3.3米,为一通二的商业服务网点。
商业建筑设计最终以规划局审批为准。
三、地下室:在小区北区和南区下部各设置了大型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平时为汽车库,住宅下部多为设备用房,局部主楼下设公共自行车停车库平战结合,部分住宅下部和部分汽车库战时作为人防使用。
整个地下汽车库设1214个车位,其中北区地下室805辆,南区409辆。
北区设置了三个汽车库出入口,南区设置了两个汽车库出入口。
汽车库层高3.8米,车库上部平均覆土1.2米,以满足绿化种植的要求,汽车库通过汽车坡道和直通地面的采光通风井,直接进风和排烟,除人防区外汽车尾气结合建筑高空排放。
四、无障碍设计:所有住宅出入口、电梯侯梯厅,小区道路、停车位、商铺均考虑无障碍设计,并满足无障碍的使用要求。
五、消防设计专篇1、消防定性所有住宅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的耐火等级为一级。
高层住宅为二类建筑。
2、消防通道与登高场地小高层、高层住宅部分设置大的消防环道,或沿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并在建筑的长边设置消防登高场地,消防登高面长度大于高层建筑周长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并在该面设置楼梯出口,消防环道和消防登高面设置均满足规X要求。
3、消防间距1)该工程设计时,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消防间距按消防规X的要求进行。
多层与多层山墙之间的消防间距不小于7米;高层与多层山墙之间的消防间距不小于9米;高层与高层山墙之间的消防间距不小于13米。
4、防火分区1)住宅部分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
单元式住宅的单元之间的隔墙按防火墙进行设计,上下层之间的窗槛墙高度控制在1.2米;塔式住宅,上下层之间的窗槛墙高度控制在0.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