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4:检查中发现的主要存在问题一、施工安全方面主要存在问题1. 防止高处坠落措施脚手架方面,施工现场普遍存在方案针对性差,不能指导施工;未能按方案要求落实脚手架的拉结措施,施工层没有内封闭措施;基础扫地杆安装高度过高,小横杆不按规定要求安装;首层立网没有严密封闭造成出入口随意设置,且较多出入口位置没有设置防护挡板的现象,个别工地更有脚手架跟不上施工进度造成建筑物临边无防护现象;装饰阶段的脚手架与建筑物拉结普遍存在被工人过早拆除现象,脚手架的卸荷钢丝绳没有收紧或按方案配置紧固配件,架体无做内封闭,卸料平台拉结不足,部分工地无独立搭设,无限载标牌,个别工地脚手架施工层没有满铺脚手板。
高处超过2米的操作平台脚手板未满铺,四周无防护栏杆。
高处作业方面,有部分工地无编制高处作业及操作平台施工方案,检查高处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及技术交底,发现大部分工地有代签名现象,有部分工地架子工安全教育签名与上岗证人员对不上号。
超过2米高的作业平台,普遍没有按照方案要求搭设,大部分没有做好临边防护,部分工地脚手板没有满铺,稳定性差,无设置上落爬梯,有个别工地为图方便,用没有固定措施的滑轮作为平台脚托,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高处作业平台。
三宝四口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检查中发现个别工人有攀爬脚手架上落施工的现象。
大部分工地,三宝四口及装饰操作平台方面,施工单位一般都能制定专项施工方案,但内容简单,没有具体大样做法,不能指导施工。
现场临边、洞口的防护的材质与做法与方案要求不符,抗水平推力不符合规范的要求,楼梯临边防护多数采用竹杆,刚度不足且容易被工人拆除,不起实际防护作用,多为应付检查而临时搭设。
工具化脚手架与建筑物间距过大的位置没有做好坠落防护措施。
电梯井口防护没有定型化、工具化,防护杆件强度不足。
伸缩缝位置不注意盖板固定,预留洞口防护不严。
架子工高空作业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
临边防护不严且未设安全警示标志。
2. 文明施工措施大多数工地现场的文明施工方案无按顺建发〔2007〕56号文要求,编制出入口大门、连续围闭墙体、人行及车行通道、临边防护等设施的大样图;大多数工地在场地排水和场地主干道路混凝土硬化处理方面均未按要求落实相应措施,积尘严重,洗车场形同虚设(设施简陋不全、不使用、无有效的管理措施);个别工程围档高度低于2米,材质不符合要求,且不美观,甚至现场完全没有围档;多个工地生活区与施工场区没有明确隔离,个别工地在施工建筑物内设置工人宿舍;个别工地没有执行人员进出登记制度,大多数工人没有佩戴工作证;个别工人宿舍搭设材料不符合要求,检查到的宿舍基本上没有按要求设置防雷措施;个别存在工人宿舍的施工现场,在宿舍内存放石油气瓶及其他煮食工具;相当部分的工程存在宿舍或门卫室使用不符合文明施工要求的材质搭设,宿舍区卫生状况差的情况;大多数工地检测合格的安全网和现场使用的品牌不一样;大多数工地没有文明措施费列支计划或没有月报清单,更有小部分施工单位不重视文明施工工作,根本没有文明施工措施费列支情况资料,监理单位没有履行核查责任。
3. 垂直运输设备:仍有部分在建工地使用的垂直运输设备,没有及时办理使用登记手续或初次登记手续未完善,个别工地依然存在设备未检测合格先行使用的情况:部分吊笼有检测报告(合格),但无登机牌;某项目现场使用47台吊笼,有9台未能提供检测报告及登记牌;施工单位和维修单位没有认真落实起重机械日常的维修保养管理,维修保养记录普遍记录简单,收集不全,工地有多台井架时记录无一机一档,记录欠缺真实性;部分项目施工起重机械的操作人员未能提供上岗证;个别工地部分井字架连锁装置欠缺维修保养或已处于与失灵状态;楼层卸料平台没有满铺、没有警告牌和联络标志;个别工地塔吊虽已办理安装告知手续,但时间前后矛盾,先安装再办理告知手续;个别工程在检查时不能提供安装人员资格证明;个别工程在检查时不能提供井架租赁、安装合同。
4. 持证和“平安卡”上岗:经过现场抽查的多家建筑公司,在建工地真正实行现场作业人员持证、持“平安卡”的比例很低;有的施工单位从公司里面拿了证书到工地,找工人对号入座派发证书来应付检查,然后又把证书和“平安卡”收回;有的甚至用证书、“平安卡”的复印件来应付检查,与工人对不上号。
5.个别工地深基坑工程没有按照专项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对高大支模、深基坑工程没有落实监控措施及记录。
部分工地没有将高大模板施工程序、施工进度计划编入专项施工方案,高大模板楼面混凝土浇筑时没有项目经理带班检查记录。
6.应急救援演练不落实,大多数工程项目部,没有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组织演练,演练记录不详实。
7.消防方面:在建工程普遍存在没有编制专项消防施工方案,消防器材配置不合理及配备不足的问题,高层建筑的消防措施(包括消防栓、供水管道、水池、加压设备等)均不能满足相关规范及方案要求;消防检查记录普遍缺乏真实性,没有消防安全技术措施交底记录;有地下室的建筑,均没有设置照明设施,施工单位普遍不知道要制定应急疏散计划;较多工程存在消防演练记录简单或没有进行消防演练,个别工程项目没有制定防火检查制度;设有宿舍区的,宿舍区的消防管理较为松懈,消防设施不足,宿舍内电线拉接混乱;电气防火方面,普遍工地存在避雷针接地电阻无测试记录的情况;受检工程普遍存在无防火检查记录或记录马虎不真实的现象;普遍存在没有消防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或记录不全的现象;大部分工地未在动火审批制度中明确动火审批等级及审批范围,存在动火审批手续不齐的现象;个别工地现场人员对动火审批认识不足,存在越权审批现象。
二、施工质量方面主要存在问题1.设计变更情况:个别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结构方面、建筑专业方面的变更,但没有进行重新送审。
2.部分工程仍然存在未能及时进行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或验收资料没有签名盖章的现象。
大部分工程项目没有留置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
存在同条件养护试块未放置施工部位养护的情况。
3.施工图纸审查情况:现场普遍没有经审图机构签名盖章的施工图,部分工地未能提供给排水、消防图纸审查意见书。
4.建筑节能方面:部分工地未做外墙节能分部分项验收,砌体填充材料未进行导热性能检测。
部分工地节能内容(包括屋面和墙体抹灰)未能按图施工5.按图施工情况:部分工程的抗震构造无按图纸要求设置抗震加密箍筋。
个别工地不按规范落实构造柱的施工。
钢筋工沉梁后对梁两侧保护层的控制不均匀,个别梁筋倾斜,未及时摆正。
个别工程由于在浇筑楼面时没有及时将柱筋摆好,造成柱筋偏位,影响柱筋的质量。
施工单位对钢筋安装检验批自检不够重视,普遍由资料员直接在办公室电脑编制,实测偏差与检查组现场实测的偏差相差太大。
6.砌体结构施工质量:部分工程梁底砌体斜砌挤紧前,下部砌体未按要求放置至少7日以上;且部分砌体抹灰前未按规定进行挂网。
7.质量技术资料:普遍存在现场未能提供工程合同、各单位资质文件和桩基础分部质保资料;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与实际施工方法不符;钢材合格证复印件未盖存放章;预应力管桩的检验报告过期等问题。
个别工地商品混凝土交货检验记录明显不符合实际,如塌落度明显偏高,无法满足泵送施工。
饰面砖粘结强度试验、外窗三性试验未及时进行检测;部分工地分项、分部验收不及时;部分工地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批准书不全,无沉降、垂直度观测记录;部份工程已完成地基与基础结构分部,但桩基础分部资料仍未能提供,包括:打桩记录、试桩签证、桩管、桩尖合格证、桩基平面图;部份工程对施工过程中增加的图纸会审不够重视,设计签名、盖章还完善,部份工程对设计变更通知也不够重视,未有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签名盖章确认后就已经投入工程使用;部份外地施工单位项目的资料人员对工程的资料收集还比较乱,完在地基与基础分部、主体分部等仍未完全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统一用表》要求的目录及时组卷。
三、监理工作方面主要存在问题1.监理企业未针对工程危险性较大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监理实施细则,对危险性较大工程及工程重要环节不履行监理责任,工作记录不真实不齐全;2. 监理单位对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监督机构提出的整改要求没有跟踪处理,对整改不力或者强行施工的情况没有及时制止,也没有把相关情况上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3. 工地普遍存在现场监理人员和总监理工程师经常不到现场,现场监理人员经常与报建人员不符,或虽设立安全监理机构,但现场配备监理人员不足;4. 部分监理企业没有对施工现场落实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没有对重要施工环节和安全事故易发工序落实巡查,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普遍仅停留在口头督促施工单位整改或仅在监理日记中有所反映,很少签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或仅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而不跟踪整改落实情况;5.少数监理企业没有认真审核安全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与现场明显不符;6.对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和包括特种作业人员的施工现场工人持证持“平安卡”上岗情况没有把关,基本没有责令施工单位整改并跟进落实;7.部分监理企业虽然审核施工企业应急救援预案但不能督促施工企业进行针对性演练;8.绝大多数监理企业对安全防护、文明施工费用的列支和落实情况没有实施监理;没有按规定责令施工单位定期组织应急演练;9.监理月报、例会记录等基本不能反映工地现场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也不能反映监理对现场安全生产旁站的实施情况。
部分项目监理部未按照省表的要求整理监理资料,而相关表格的填写也不够齐全,缺乏实质性内容。
四、造价方面主要存在问题1.主要材料价格波动情况较大,特别是钢筋、商品砼、砼管桩等上涨幅度大,已严重影响到工程造价和项目顺利推进。
大部分业主同意按照我局出台的“关于主要建材价格异常上涨引起工程造价变动的指导意见”进行调价,但有个别业主如创展中心工程,以合同规定材料已包死为由,不同意补价。
2.工程变更后的价款确定情况较差,未能完全按合同条款第60条先定价后施工操作。
各检查项目只有变更通知单,大多数施工单位不能及时进行变更价款计算,或者是价款确定送给业主后,双方没有做好变更价款确认程序,这将造成今后竣工结算争议。
3.只有个别的重大工程变更(超10万元)送市场站备案,大部分工程变更连价款确定基本程序都没做,这对给后面竣工结算工作带来麻烦。
其中乐从沙滘至水滕路辅路工程因设计不全等原因,工程出现重大变更,之前未请咨询公司做造价控制,经业主估算变更费用约达500万元以上,已超过重新招标限额。
4.有些个别工程项目发生了索赔事件,如中标后业主延迟提供场地影响承包商进去开工。
但施工单位对合同索赔程序重视不够,或碍于合作关系不肯及时按合同规定提出索赔要求,只是口头上反映问题而不做书面索赔报告,从合同规定来看对施工企业十分不利,承包商将失去索赔费用的话语权。
特别是杏坛新医院14项系列工程,因业主建设资金问题,全面停工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