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转化学困生论文2

转化学困生论文2

提高学困生数学能力之我见
数学又是学生素质素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而数学学困学生转化的好坏决定这一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刻不容缓,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以情动人,恢复学困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这样几种情形,一是数学基础知识差,应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欠缺。

二是思维能力差,没有达到应有的思维水平,学新知识困难。

三是学习习惯差,虽有一定基础和能力,但对自己要求不严,缺乏进取精神。

总之,他们都表现出数学成绩差,对学数学信心不足,兴趣不浓,存在自卑心理。

作为老师,首先不要歧视他们,而要更多关心他们,多帮助他们,也不要更多的责备他们,而应与他们交朋友,多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

与他们一起寻找弥补的办法和途径。

如基础差的同学要补相应的知识;思维水平较低的同学要鼓励他们多动脑筋,他们往往自卑心理重,要使他们克服心理上这一障碍,要多强调数学水平,数学能力的形成主要是后天努力的结果,只要是智力正常的人,通过努力都能学好数学;对于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差的同学,要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进取,要有理想,有追求。

严格规范的要求他们,坚决纠正他们的坏习惯。

只要我们老师平时多关心学困生,帮助学困生,学困生的情绪会高涨起来,老师的关怀会增强他们的信心,一旦他们对老师
有了信任,对学数学饿兴趣就大大的提高了。

二,培养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克服学数学的畏难情绪
对学困生的关心帮助会唤起他们的一时的学习热情,但当他们学习一段时间后,感到收获不大,可能又会泄气了。

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往往毅志力薄弱,很难克服学习上的“高原”现象。

这时老师要及时鼓励他们,强调“学贵有恒”。

如例举身边的学有所得的同学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者是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他们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的不歇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要学好数学,也绝非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的事,要一学期一学期的坚持下去,通过长期的不歇的努力才能有提高,有了一定的量的积累才能产生质变,此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必须要有坚强的毅力,持之以恒的探求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百折不回的刚强意志,为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崇高品质。

为了使他们有稳定的学习情趣,老师平时的“奖励”是很重要的,哪怕是考试分数提高一分也不要忘了表扬,平时作业作对了一道题也要加以肯定。

对平时学习坚持得好的同学要给予“拼搏”奖,对学习有所进步的同学要给予“希望之星”,“明日之星”等进步奖。

对学困生的表扬、奖励会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大有益处!
三,抓概念,基础的教学,引学困生入门
学懂数学概念,掌握好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数学成绩差的学生普遍基本的数学概念和基础知识都掌握得差或学的死扳,更不能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

要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老师就要重视概念和基础的教学,使他们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

如,要求学生对概念要做到四会:会口述、会判断、会举例、会运用。

会口述就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正确的表述,对于有具体形态的概念还要描述其形态。

会判断,就是能根据概念的定义范围判断某一对象是否属于这个概念的对象。

会举例就是能举出符合概念的实例。

会运用,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于有关的运算或证明过程中,即应用于判定或性质。

对难懂的概念,容易混淆的概念,老师要多加解释,并且为学生示范“几会”,再让学生完成,并逐一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根据反馈的信息,再强调掌握较差的地方,直至每一位学生都全面正确地理解这些概念。

对基础知识要求学生重理解,重应用。

不要死记硬背,死搬硬套。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正确的表述。

老师要多鼓励学困生这样做,才能使学困生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的意义,才能使学生灵活的应用这些知识。

当然,老师的要求要适度,先从简单的,一般的开始,逐步练一些有灵活度的,有一定难度的题目。

特别是灵活性的有难度的问题学困生很难掌握的,这里有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那
就是反复训练,找少数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困生反复做,一遍又一遍,经过几遍,十几遍甚至几十遍的练习,才能使学困生克服自己的毛病,理解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从而增强其解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困生发生“质”的转变。

四,利用课堂信息反馈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水平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由于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会使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差异很大。

教师要特别重视中差学生的信息反馈,根据他们上课的面部表情和回答问题的表现,及时调整讲课的节奏,知识的广度、深度等。

控制在他们能接受的程度上。

以免他们又带“新帐”。

对于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要在课堂上及时检查学困生掌握的情况,并及时弥补。

对学困生的作业最好能当面批改,及时纠正。

特别要纠正他们主观臆造的“知识”和方法,让他们自己总结经验教训,克服主观错误。

五,用易懂内容发展学困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成绩差的学生,大都思维能力差,要根本上转化学困生就必须提高学困生的思维能力。

由于学困生的接受能力的限制,教师应选择他们易懂的知识内容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如,用概念的
定义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遵循由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引导学困生对具体对象的观察、比较、归纳,找出共同的本质特征,然后要他们抽象概括给出定义,教师要补充完整形成定义。

又如,抓住初一的立方程解应用题,初一的几何中的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来发展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两部分内容,学困生通过努力,一般都能掌握。

学困生若有了这两部分内容的扎实的基础,他们可能就从此进步了。

又如,对因式分解的一般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可以提高学困生的思维的灵活性,教师还可以经常选一些不难的题目给学困生示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再让他们自己动手完成,逐步提高学困生的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

总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困生的思维特点,抓重点,抓关键的知识和方法在学困生能接受的前提下来发展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