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控制技术(课件).
微机控制系统的类型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现场总线是指安装在制造或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 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之间的数字式、串行、多点通信的数 据总线,它能在工业现场环境下运行,可靠性高、实时性 强、互换性好等。 以现场总线为基础的全数字控制系统称为现场总线控制 系统。是一种高级分布式控制系统。 以往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基层的许多传统测控自动化系统 都处于“信息孤岛”状态,难以实现设备之间以及系统与 外界之间的信息交换。现场总线就是为克服此出现的代表 了今后工业控制体系结构发展的一种方向。
微机控制系统的类型
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SCC):见图1.9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集散控制系统): 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规模 的扩大、综合控制与管理要求的提高而发展起 来的以多台DDC计算机为基础的系统。 采用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和综合协 调的设计原则、具有网络化的控制结构(主要 是多层结构)。如图1.10所示。
微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由主机、总线与I/O接口、通用外部设备、输 入输出过程通道、操作台、通信网络、软件几 部分构成。采用总线结构形式,各部分通过总 线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根据需要取舍、根据规模与要求配置,如 图1.6所示。
微机控制系统的类型
微机控制系统与所控制的生产过程密切相关,不同的被控对象和不 同的控制要求,应具有不同的控制方案,构成不同的控制系统类型。现 从应用特点、控制方式特点、控制目的出发,介绍几种典型应用类型: 操作指导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 计算机只对系统过程参数进行收集(巡回检测)、加工处理与统计、 存贮(记录)、实时分析,然后输出数据(显示、打印),但输出 的数据不直接用来控制生产对象,操作人员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必要 的操作。 作用: 1) 代替大量的常规显示与记录仪表,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 集中监视。 2) 对大量的数据进行集中、加工处理、分析,以有利于 指导生产过程控制的方式表示出来,起指导作用。 3) 能得到大量 数据,利于建立理想的数学模型。 为开环系统、非实时控制(人工操作)。 用于数据采集、电力调度等。 如图1.7所示。
微机控制系统的类型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 微机对一个或多个被控参数进行巡回检测,检测结 果与给定值比较,再按一定的控制规律对偏差进行运 算,然后将结果直接输出到执行机构,对被控对象进 行控制。在这里微机系统代替了模拟控制器与比较 器,称为数字控制器,各种控制规律(控制方法)如 PID控制、串级控制等可以用不同的控制算法描述,进 而编制出相应的程序,计算机执行不同的程序可以实 现不同的控制规律与方法,灵活性大。 是闭环控制、实时控制、微机直接承担控制任务。 用于化工、机械等过程控制。 如图1.8所示。
接口的数据传输方式
在CPU与外设或通道之间经接口传递数据要有二个条件: 1)在时间上保持同步(二者步调一致,遵循同一个同步信号)。 2)允许二者能相互等待(之间要有协调的方法)。 按这样二个条件的要求,就有以下几种传输方式: 1)直接传输方式: 无需协调,CPU利用读写指令直接对I/O口进行 操作,I/O口应一直处于就绪状态(外设总是准备好的)。 2)程序查询方式:利用握手信号(状态信号)进行协调。在数据 传输前,先查询状态,在外设或通道就绪情况下才进行数据传输 (外设并不总是准备好的) 。必要时,数据传输后,再进行握手联 络。见图2.3 3)中断方式:利用中断实现协调。通过硬件将外设或通道的状态 信号作为中断请求信号,一旦就绪则向CPU发中断请求,CPU响应中 断进行数据传输。见图2.4 4)DMA方式:当外设需要与内存进行大量数据传送时,向DMA控制 器发DMA请求,DMA控制器向CPU发BUS请求,CPU响应,同时释放总线。 外设与内存开始进行数据传送,且CPU不介入。见图2.5
第二章 输入输出接口技术
概述 接口的编址方式 接口的数据传输方式
接口的扩展
接口应用举例
概 述
接口是CPU与外部设备及过程通道等之间的连接。 有通用、非通用、可编程(多功能)、不可编程、串行、并行 等。 外设、通道经接口与总线相连,CPU、内存则直接与总线相连 (称之为将接口与内存、CPU挂在总线上),为总线结构。 接口的功能: 1)地址译码和设备选择(CPU利用其编址功能对外部设备进行 选择) 2)提供数据的寄存和缓冲,以实现CPU与外设之间的速度匹配, 适应双方的读写时间的需要。 3)进行定时和协调,实现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 4)实现中断控制逻辑,完成中断传输。 5)实现DMA控制逻辑,完成DMA传输。 6)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如串—并),进行信号类型转换(如 电平、D—A)。
接口的编址方式
CPU通过地址线输出相应的地址信号,经译码后产生选通信号去选通 相应的接口以选中该接口,这种接口选择称为接口的编址。 CPU与外设或通道交换信息前,首先应先选择接口。 有二种编址方式:(采用哪种取决于CPU类型) 1)统一编址方式:接口的地址与内存单元的地址统一安排,将每一接 口看作是一个内存单元,访问接口(称为I/O操作或输入/输出操作)使 用的指令与访问内存(称为读/写操作)使用的指令一样,扩展接口与扩 展内存使用的控制信号也相同。见图2.1 2)独立编址方式:接口地址与内存地址相互独立,访问I/O口使用的 指令与访问内存使用的指令不同,扩展内存与扩展I/O口使用的控制信号 也不完全相同。见图2.2 在接口中一般有多个寄存器或特定的电路,CPU对接口的访问实际上 是直接对这些寄存器或特定电路的存取。根据按地址访问的原则,每一 接口一般应有多个地址对应于这些寄存器或特定电路,它们称为端口。
微机控制技术
辅助教学软件
开始 结束
Hale Waihona Puke 目录微机控制系统概述 输入输出接口技术 输入输出过程通道 顺序控制系统与数字程序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与数字PID控制器设计
微机控制系统设计
第一章 微机控制系统概述
微机控制的概念 微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微机控制系统的类型
微机控制的概念
自动控制就是利用控制装置自动地使机器设备或生 产过程的某一物理量按预期的规律运行,实现该控 制目的所需装置构成了一个自动控制系统。 一个自动控制系统例子:电热恒温箱自动控制系统。 见图1.1。其结构框图如图1.2所示。 若将上系统中的控制器与比较器用微机的软硬件代 替,则成为一个微机控制系统。见图1.2。 电热恒温箱微机控制系统的具体结构见图1.3、图 1.4、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