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6230小学艺术教育教学文案

06230小学艺术教育教学文案

小学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一席之地一、知识点1、1957年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P32、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在《诗人和白日梦的关系》艺术中认为,艺术起到了幻想与白日梦的关系。

P83、德国哲学家康德(1724-1804)认为,在人类的种种发明中,有两件事情是困难的,一是政治的艺术,二是教育的艺术。

P164、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在《诗人和白日梦的关系》艺术中认为,艺术起到了幻想与白日梦的关系。

P85、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高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P66、房龙在《人类的艺术》一书说:“一切的艺术,应该只有一个目的,即克尽厥职,为最高的艺术——生活的艺术,作出自身的贡献。

★★★★★★P107、1994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指出:“不仅小学、初中要开好音乐、美术等课程,高中大学也应该开设艺术欣赏课。

”P68、德国哲学家黑格尔(1770-1831)在《美学》一书中说:“艺术的任务和目的就在于把一切在人类心灵中占地位的东西都拿出来提供给我们的感性、情感和灵感。

”★★★★★★P99、法国画家塞尚(1839-1906)把艺术比喻为“X光透视”,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探求追索世界深层和内在的真实本质。

★★★★★★P910、1952年,教育部颁发《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

P211、赫胥黎认为“必须使学生不仅受到最好的科学教育,而且也受到最好的艺术教育。

”★★★★★★P1312、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P1613、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在人类的种种发明中,有两件事情是困难的,一是政治的艺术,二是教育的艺术。

”P1614、丰子恺认为“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

”★★★★★★P815、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认识和知识的堆集。

”P1216、1986年新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春天。

P517、1993年是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P618、1986年国家教委成立第一个主管普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专门机构——艺术教育处。

P519、德国哲学家苏珊·朗格认为,人类的生命形式有四个基本特征:即有机统一体、运动性、节奏性、生长性。

★★★★★★P1020、学校艺术教育是通过改造旧教育与学苏联起步的。

P221、1989年国家教委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

★★★★★★22、美国已颁布了《国家艺术教育标准》★★★★★★23、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二、名词解释1、艺术教育:教师(或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通过开发和运用音乐、美术和其他课程内容中的艺术因素,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简答1、20世纪7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中小艺术教育取得了哪些成绩?19-20(1)建立了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管理机构和咨询机构;(2)制定了一列的指导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的法规和文件;(3)改变了中小学艺术教育长期存在着大面积空白状况;(4)涌现了一大批中小学艺术教育优秀教师;(5)开展了一系列的有声有色的课外、校外艺术活动;(6)编写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中小学艺术教材。

2、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1(1)中小学艺术教育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不健全;(2)有的开课率很低;(3)艺术师资缺额大,学历达标率和岗位合格率低,外流情况严重;(4)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往往停留在口头上,真正投入的少,教学设备奇缺;(5)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科学,不全面;(6)教学水平不高。

3、获得艺术教育的一席之地经过了哪几个阶段?(1)学校艺术教育的起步的阶段:改造旧教育与学苏联(2)学校艺术教育的停滞、被破坏阶段:美育地位的动摇与丧失(3) 学校艺术教育的复苏与建设:地位的再确立与步入正轨(4)学校艺术教育的繁荣和发展:高度的重视与丰硕的成果四、论述或综合应用1、请分析艺术教育为什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7-20(1)人需要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2)人需要艺术,培养人的教育也需要艺术(3)机遇与挑战第一章艺术教育的的两大顽症一、知识点1.学校美育的最主要内容和途径是艺术教育★★★★★★2.“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非艺术化”是指缺少艺术的特点3.成功的艺术教育必然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素质为标志4.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审美的价值★★★★★★5.艺术教育的本质特征突出表现为艺术的特点6.艺术教育与智育相比,偏重于感性思维的激发。

不属于感性思维有情感、创造性、概念、想象哪个不属于艺术审美的核心因素概念★★★★★★8. 真正的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的一个最鲜明的特点,与教育结果相比,其教育过程更能给人以快乐和享受★★★★★★9. 在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实践中,艺术教育存在着德育化和智育化的倾向。

这就是艺术教育的非艺术化现象。

P2310. 艺术价值主要表现于其审美的价值,而非求真、求善的价值。

11. 普通学校的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或所有学生的,以提高每一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为主要目的基本素质教育。

★★★★★★12.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13.艺术教育偏重于感性思维的激发14.中小学生学习艺术的主要动力是学生对艺术的兴趣15、中小学艺术教育不应该是一种专业的艺术素养教育16、审美的、艺术化的艺术教育之所以具有智育的功能,主要是因为它能有效地减轻智育本身对学生身心所施加的压力。

17、艺术教育的非艺术化与专业化是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两大顽症。

18、不管怎样,在众多的艺术形式中,仅仅抽取出最具艺术代表性的音乐和美术作为中小学的教学内容是不够的。

19、艺术课备受学生喜爱,首先是因为艺术能给人以愉悦的体验★★★★★★20、二、名词解释1、艺术教育的非艺术化★★★★★★在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实践中,艺术教育存在着德育化和智育化的倾向。

艺术教育没有艺术自身的目的。

P232、艺术教育的专业化指把艺术教育的重点放在艺术知识和技能教学上,有的甚至把艺术教学等同于艺术知识技能教学。

把对艺术知识技能的掌握当成小学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学生很少参与艺术活动,缺乏艺术体验,没有获得审美愉悦的机会。

P433、艺术教育的辅德功能艺术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发挥出思想政治与道德方面的教育作用,但是它的主要目的不是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德育只是艺术教育的辅助性功能。

P254、艺术教育的“三不像”★★★★★★一些教师把艺术课程内容当成德育、智育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德育、智育的方法,没有突出艺术教育的特点,以至于审美教育不像审美教育;德育不像德育;智育不像智育。

P42三、简答1、在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实践中,艺术教育的非艺术化倾向主要表面在哪些方面?P23答:(1)艺术教育的德育化(2)艺术教育的智育化2、请举例指出艺术知识技能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P47答:(1)艺术知识技能教学受到片面的重视(2)艺术知识技能教学没有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3)牺牲大部分学生失去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机会3、请写出6个课外艺术活动的名称答:(1)博才小学师生庆祝元旦的文艺晚会(2)六二班学生爬山欣赏大自然美景(3)六一班参加全市的音乐比赛(4)五二班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艺术珍品(5)五二班学生参观秋季菊花展览(6)树人中学师生庆祝教师的文艺汇演四、论述或综合应用一个长期困扰着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是,把艺术教育等同于或者附属于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把艺术视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手段。

你觉得应该如何做才有利于改变这种艺术教育德育化的倾向?★★★★★★P24-33要点:(1)认识到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2)艺术教育具有德育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与道德水平;(3)认识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的条件性,即必须通过审美教育这个中介环节;(4)艺术教育不能忽视审美的因素,不应直接追求德育的效用;(5)要重视研究艺术教育自身的特点以及与德育的关系。

第三章艺术教学的三条原则一、知识点1、艺术教学原则是指导艺术教学实践的原则,是属于艺术教学所独有的原则。

★★★★★★652、三条艺术教学原则,是从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教学过程与结果的优化等三个不同角度,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艺术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而相应提出,可以说它们是一种“实践性”原则。

663、艺术教学的参与原则是指学生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艺术的过程,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难有真正的艺术教学。

674、中小学艺术教学不能主要采用所谓的“听讲”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因为这种“听讲”的教学方式,虽然也有学生的参与,但这种参与仅仅是属于听觉上的、比较被动的参与,他不能成为教学中学生的主要参与方式。

675、学生的艺术兴趣也不可能在道德说教或逻辑推理中产生,其主要的途径还是让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到艺术活动之中,切身获得对艺术的审美体验,而“听讲式”教学方法由于不可能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全身心参与艺术教学过程的机会,因而是难以做到这一点的。

696、教育者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活动,使他们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进而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与爱好,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

707、艺术教学遵循参与原则,只要能给学生的艺术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好地条件,就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728、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

749、学生发自内心地、自觉自愿地参与式主动参与。

7610、主动参与一般是创造参与,促动参与一般是模仿性参与。

7711、遵循参与原则进行教学时应如何处理和协调好动与静、师与生、主动与被动、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8112、愉悦是艺术审美体验的结果,享受艺术愉悦的途径便是对艺术进行审美体验,而不是尝一尝看它合不合口味。

8913、保持学生的良好心境,使他们充分感受艺术的愉悦,这既是艺术教学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中小学艺术教学的目的之一。

8714、教师是不可以轻易地给学生下否定结论的,以避免学生丧失自信心,体验挫折感。

9015、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1790-1866)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

9116、教师不要只是试图让学生相信艺术的愉悦存在于前面的一个什么地方,而现在的学习仅仅是为将来获得艺术的愉悦体验作准备。

9017、艺术知识与技能掌握的多少和高低,不应成为衡量学生艺术课学习好坏的主要标准,而应通过观察学生对艺术的而投入程度,以及在参与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创造性和想像力的发挥来加以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