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忽略了我们的就业权利
尊敬的领导:
您好!希望您在百忙中关注一下我们的就业和待遇问题。
我们是陕西省延安财经学校97、99届毕业生,是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委托培养学生的文件精神和陕西省《关于普通高校招收委托培养学生的暂行规定》,由延安市国家税务局委托延安财经学校培养的财税毕业生。
至今没有正式编制只是一名临时人员。
一、事实与依据
1、20名委培生持有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书》。
1995年4月18日,延安地区国家税务局与延安财经学校签订了《委托培养学生合同书》。
《合同书》里明确:延安地区国家税务局委托延安财经学校培养学生20名,其中高中专10名,初中专10名。
“学习期满,考试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书,学生毕业后由委托单位(即延安地区国家税务局)负责安排工作。
”双方分别在合同上盖有公章。
1995年6月15日,延安地区计划委员会和陕西省教育委员会规划建设处在《合同书》的审批部门意见处盖有公章。
2、20名委培生,一律是从参加1995年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或中等专业学校全省统一招生考试)的考生中录取的。
20名委培生在入校注册前都与委托单位(延安地区国家税务局)签订了定向分配合同,各县国家税务局、延安地区
国家税务局分别在“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委托培养、定向招生考生申请表”上签字盖章。
3、20名委托培养的学生持有陕西省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报到证”。
“报到证”上盖有“延安市人事局大中专毕业生调配派遣专用章”。
综上三点,延安地区国家税务局1995年委培的20名中专生,毕业后到延安市国家税务局上班,程序合法,手续齐全,应该说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时至今日,这些在国家统分政策范围内的中专生,至今还是无编制每月只领600元左右的临时人员。
二、要求与目的
希望有关部门给予明确答复,解决我们的编制和待遇问题。
三、理由与申辩
1、这20名委培生十六年来没有正式编制,与其他正式人员不同等的待遇。
原因是延安市国家税务局不履行合同,不贯彻落实97、99年陕西省中专学校毕业生分配政策。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要“同工同酬”,而我们却是“同工”不“同酬”。
2、20名委培生抱着相信党,相信政府的良好心态望眼欲穿地苦等了十六年。
如果延安市国家税务局不委培这20名学生,他们可以另选专业,走国家统招统分的路子,那么,毕业后即可就业。
如果20名委培生及家长,没有相信党,相信政府的良好心态,早就闹起来了,也许也会就业。
但是,他们的良好心态、良苦用心、良好愿望,都在等待中化作泡影。
3、耽误十六年此门不开它门也难进。
苦等了十六年的委培生,被拒之门外,也耽误了进其它门的时间。
20名委培生,牵动着20个家庭中老人们盼望子女就业的心,牵动着20个小家庭中夫妻们渴望有份养家糊口待遇的心,也牵动着广大知情者的心!
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就不能制造不和谐的事故!
我们在开展共产党员承诺制活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保持共产党“说得到,做得到;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优良传统!
我们在建设法制社会,就要依法办事!
延安财经学校97、99届毕业生
二○一三年十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