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小儿隐睾的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9-12-27T09:52:15.957Z 来源:《护理前沿》2019年第10期作者:雷芳琼[导读] 探析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小儿隐睾的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析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小儿隐睾的护理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小儿隐睾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为腹腔型隐睾,根据是否采取综合性护理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6例,采取一般常规护理,将患儿分配给责护,完成对应护理工作,如执行医嘱用药,生命体征与伤口护理,稳定患儿情绪等;观察组38例,采取综合性护理,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患儿及家长的入院宣教、术前
及术后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对比两组患儿的切口甲级愈合率、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根据Horasanli疗效标准,综合评价治疗效果,并作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切口甲级愈合率、护理满意度均大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或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2.11%,大于对照组的80.56%,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性护理对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小儿隐睾的护理效果确切,可协同提高并巩固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隐睾;腹腔镜手术;护理小儿隐睾是指睾丸未能正常发育降至阴囊的畸形疾病,作为儿科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1]。
腹腔镜下手术作为治疗小儿隐睾的有效方法,操作简便、创伤性小、安全性高,且疗效确切。
由于小儿隐睾患儿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过程中,治疗护理依从性差,心理状态不佳,不利于手术治疗的顺利开展,需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对此,为进一步提高小儿隐睾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质量,本研究旨在探析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小儿隐睾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资料
回顾性分析院于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治疗的74例小儿隐睾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为腹腔型隐睾,根据是否采取综合性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36例,年龄范围1.2~10.7岁、平均年龄5.4±2.6岁;其中左侧16例、右侧14例、双侧6例;观察组38例,年龄范围1.3~10.4岁、平均年龄5.5±2.5岁;其中左侧16例、右侧15例、双侧7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将患儿分配给责任护理人员,完成对应护理工作,如执行医嘱用药,监测生命体征,稳定患儿情绪等;观察组采取综合性护理,包括入院时做好患儿及家长心理评估及相关疾病知识宣教,交代术前准备及术后注意事项的宣教、加强生命体征与伤口观察、饮食及导尿管的护理;心理护理,综合评估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态,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语言亲切温和、态度和蔼,根据患儿的性格特点、表情、年龄,给予针对性的安慰、劝告、暗示等;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讲述小儿隐睾的危害及手术与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家长对患儿的心理支持作用,促进患儿积极接受治疗护理;术前准备,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术前准备,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皮肤清洁,重点注意脐部清洁,采用乙醇擦拭脐部,术前严格遵守禁食原则,并清楚地告知患儿及其家属关于术前禁食的重要性;术后加强生命体征与伤口观察,重点关注腹部情况,如有无腹胀、腹痛等腹腔内出血症状;动态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根据患儿生命体征的波动情况,评估并发症发生风险,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协助患儿保持舒适的体位,术后一周尽量平卧休息。
向主治医师了解患儿的手术治疗情况,评估病情的转归情况,并严密观察脐部及阴囊部伤口的愈合情况;饮食及导尿管护理,术后待肛门排气排便后,根据医嘱逐步恢复正常饮食;术后妥善固定导尿管,避免扭曲、折叠、受压和脱落,保持引流通畅。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切口甲级愈合率、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根据Horasanli疗效标准,综合评价治疗效果,并作对比分析;临床疗效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优:睾丸位于阴囊中部及下部,且无萎缩;良:睾丸位于阴囊上部,且无萎缩;差:睾丸未降至阴囊或睾丸萎缩[2]。
1.4 数据处理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2.1两组患儿的临床观察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儿的切口甲级愈合率、护理满意度均大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或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观察指标对比
2.2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对比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2.11%,大于对照组的80.56%,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对比
3 讨论
在小儿隐睾的腹腔镜下手术治疗中,其护理原则为提高治疗质量、促进手术顺利开展、改善患儿心理状态及预后[3]。
由于一般常规护理对小儿隐睾的针对性不高,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前后,缺乏对患儿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不利于协同提高治疗质量。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采取综合性护理,采取多种护理方式,整体提高对小儿隐睾患儿的护理质量,注重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旨在协同提高并巩固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效果。
蔡芳丽[4]研究指出,综合性护理作为全新的护理模式,注重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可明显提高小儿隐睾的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效果。
在综合性护理中,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生命体征与伤口观察、饮食及尿管护理,对于促进手术顺利开展、加快术后恢复、减少手术创伤性均具有积极作用。
由于小儿隐睾的治疗护理依从性差,患儿及其家长缺乏对小儿隐睾、腹腔镜下手术的充分认识,容易出现一系列负性情绪。
在本研究中,通过心理护理,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充分发挥家长对患儿的心理支持作用,有利于稳定患儿情绪、配合治疗护理。
在术前准备中,注重保持脐部清洁,有利于减小切口感染风险,促进切口愈合。
在术后处理中,以生命体征与伤口观察、饮食及尿管护理为主,旨在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及时采取护理干预,避免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恢复[5]。
通过本研究可知,观察组患儿的切口甲级愈合率、护理满意度均大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或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2.11%,大于对照组的80.56%,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综合性护理对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小儿隐睾的护理效果确切,可协同提高并巩固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凤,何兰芬,贾莉娜等.在腹腔镜下保留睾丸引带行小儿腹腔型隐睾手术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8,27(14):1281-1283.
[2]黄松芳,刁秀琳,梁建华等.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小儿隐睾的护理配合[J].微创医学,2018,07(1):83-85.
[3]王小英,张文玲,何旋等.腹腔镜小儿隐睾下降固定术36例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2018,12(11):105-106.
[4]蔡芳丽.腹腔镜微创治疗隐睾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26(8):1088-1090.
[5]张惠,马雪霞,刘宇等.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小儿隐睾固定术的护理体会[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7,11(4):31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