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人工宝石产业整合发展研究[前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享有“国际人工宝石之都”的梧州,在其人工宝石的产业发展上的瓶颈也日渐凸显。
人造宝石的加工产业获利空间有限,而随着物资上涨,人工宝石加工成本不断上升,梧州的人工宝石产业步履艰难。
近两年,梧州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成就,梧州人工宝石产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为实现梧州市创建国际宝石展示、销售中心,梧州人工宝石产业亟待改造。
[摘要]本文从梧州人工宝石产业及市场现状出发,引用产业整合相关理论,结合梧州相关规划,充分利用梧州发展新定位,借助其它经济建设项目,提出从产业整合角度发展梧州人工宝石产业,以扩大梧州人工宝石产业的获利空间,巩固梧州国际人工宝石之都的地位和提升梧州人工宝石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并在具体办法上给出了创新性意见。
[关键词]人工宝石产业整合主导集团一、概述㈠产业整合的定义及社会意义所谓产业整合是指为了谋求长远的竞争优势,按产业发展规律,以企业为整合对象,跨空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重新配置生产要素,调整和构筑新的资本组织,从而形成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为核心的优势主导产业和相应产业结构的过程。
产业组织理论芝加哥学派认为企业能力差异是导致产业整合的重要原因,企业自身的效率提高导致企业利润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从而使市场集中度提高并使市场势力得以增强(Stigler&Demsetz,1973)。
以阿罗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应用博弈分析方法对产业整合进行了分析,认为纵向整合是提高合作博弈的有效手段,企业可以通过纵向合并或施加纵向约束将产业链的外部性内部化,从而提高产业链的利润水平(Arrow,1975)。
企业“多、小、散”的特点非常明显,重复性强,绝大多数企业不能与中东部和跨国公司的企业相抗衡。
因此,对产业进行战略整合,做大企业规模。
扶持有较强发展前景的优势企业,通过强强联合,使之成为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巨型企业集团;引导众多散小企业通过合并走向集中、优势互补,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鼓励有生命力的企业兼并中、小企业,接管濒临破产的企业,使有价值的资源重新焕发生机。
产业整合对于改善产业或企业的现状,提高产业及企业的竞争力,产业或企业统筹产业链和掌握利润点及利润源,优化产业和企业管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㈡产业整合对梧州人工宝石产业的适用性梧州人工宝石产业主要以加工打磨为主,宝石镶嵌及饰品制作为辅。
而人工宝石企业多是家庭作业,面广线长但点很小,实力不大,品牌企业几乎没有,价格难以统一,市场有点混乱,且起步容易,模仿不难,竞争难免愈演愈烈。
在这种情况下,梧州如何巩固其人工宝石之都的地位,并提高梧州宝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行产业的整合是必行之道。
梧州人工宝石产业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大、中、小企业之间缺乏有机的产业联系,企业的聚集更多的是来自外部的推力,而缺少内生性,导致产业链松散或断续,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影响了区域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产业结构的提升。
因此,应该对产业进行战略整合,发挥龙头企业的技术、资金等优势,通过兼并、控股等方式,使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在产-加-销或科-工-贸等产业链中发挥各自的优势,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然而,据有关人士曾分析,经过多年的尝试,梧州市人工宝石产业链延伸条件远未成熟。
一方面,国内首饰镶嵌企业大多集聚在珠江下游的东莞、深圳、番禺等地,很难转移到没有深加工根基的梧州市。
另一方面,由于受限于企业资本匮乏,加之缺乏镶嵌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以及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影响,梧州市一些宝石企业发展深加工举步维艰。
但近两年来,梧州建设“区域性枢纽城市”呼之欲出,梧州正在建设“一带两地一枢纽一园区”、打造区域性枢纽城市、西江黄金水道中心城市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
随着梧州公路、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梧州与南宁、桂林、北部湾及广州等经济圈的联系更加紧密,建设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不久的将来即将变为现实。
同时,宝石加工及设计人才培养备受重视,多所宝石加工特色学校为宝石加工产业注入新鲜血液,而梧州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日益完善。
随着梧州市宝石工业园、国际礼品基地等重大项目的加快建设,以及一批投资上亿元的大型首饰生产加工企业的入驻,梧州人工宝石业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由此可见,人工宝石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正在改善,为使梧州宝石产业抓住宏观经济良机,与梧州的发展步调一致,并借助梧州区域性枢纽城市的契机,梧州人工宝石产业整合是势在必行了。
梧州缺的是主导品牌企业和资金及技术实力,而这正是产业整合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梧州人工宝石产业概况㈠总况梧州人工宝石产业已有近30年的历史,从简单的来料加工到兴办宝石原料厂、宝石机械厂,从原料、机械依赖进口到基本实现国产化,从订单生产内销到国际贸易,历经近30年的发展,梧州市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人工宝石加工集聚基地。
梧州人工宝石年产量约3600吨120亿粒,约占全国产量的80%、世界产量的70%。
梧州400多家企业已经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的珠宝市场建立了固定的联系,成为相互信任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㈡产业结构梧州市人工宝石产品的生产规模虽然大,但价格较低,低级粗加工企业所占数量最多,梧州有120多个“宝石村”,但高附加值、品牌企业较少,整个行业至今还未形成高效率的供应链,集聚区的集聚效应并不显著。
总言而之,梧州市人工宝石产业结构发展分布不均衡,缺乏核心企业的领航,产业发展逐步萎缩。
㈢市场效益众所周知,宝石首饰行业的大部分利润,都在首饰镶嵌等产业链的后段形成,而目前梧州的人工宝石产业,仍是处于“初加工的人工宝石多,宝石工艺饰品少;半成品多,专利、品牌产品少;廉价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加工多,开发、设计少;技术含量低,缺乏高档次产品”的阶段,制约了整个宝石产业的市场。
另外,梧州人工宝石以锆石为主,是饰品生产中的重要配件。
特别是在K金、银饰品和高档流行饰品的生产中大量使用,所以和世界各地饰品生产基地之间形成上下游的产业链。
外部的饰品生产基地就是梧州宝石的销售市场。
梧州宝石发展到今天,业绩骄人。
分析其发展的优势,最主要的还是依靠低成本优势。
梧州的土地、人工、水、电等资源的价格有十分明显的比较优势。
特别是宝石加工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廉价的劳动力是支撑这个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低成本生产的梧州宝石,在市场上形成明显的价格优势。
但是,随着梧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低成本优势难以永久性保持。
如果失去了低成本优势,产业就会失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如果没有相应的对策,产业就会转移。
如同韩国饰品产业转移到青岛,港台饰品产业转移到广东、义乌一样。
如何继续营造低成本洼地,如何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这是梧州市政府、梧州宝石商会和广大宝石企业应该提前考虑的问题。
三、梧州人工宝石产业整合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梧州人工宝石制造业将不断加强与世界尤其是东盟各国的经贸往来。
目前,梧州400多家企业已经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的珠宝市场建立了固定的联系,成为相互信任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梧州人工宝石从饰品市场的竞争中逐步走上坦途,对于从事人工宝石贸易的企业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往往是相互共存的,梧州人工宝石的长足发展或者说梧州人工宝石奠定的宝石品牌基础还不够扎实。
这里的挑战有:一、梧州人工宝石生产数量上得天独厚,却稍稍欠缺品质上的独秀一枝;二、梧州人工宝石缺乏一个宝石生产,加工,销售强而有力的主导企业。
(一)可行性分析1.主导企业集团的可行性主导企业集团是指在行业竞争中处于明显优势地位的企业形成集团化。
梧州人工宝石形成主导企业集团的构想一旦实现,那么人工宝石分离散乱状态的现状就可以经行调整、组合和一体化。
梧州人工宝石的产业链有了主导企业集团的资源支配,统一进行调整、优化相关企业关系使其协同行动,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能,最终提升企业竞争的优势。
2.产业整合的可行性产业链的整合模式是以整合企业在产业链上所处的位置划分可分为横向整合,纵向整合以及混合整合三种类型。
在实践方式上又有跨区域整合和官产学研整合。
横向整合是指通过对产业链上相同类型企业的约束来提高企业的集中度,扩大市场势力,从而增加对市场价格的控制力,从而获得垄断利润。
纵向整合是指产业链上的企业通过对上下游企业施加纵向约束,使之接受一体化或准一体化的合约,通过产量或价格控制实现纵向的产业利润最大化。
混合整合又称为斜向整合,是指和本产业紧密相关的企业进行一体化或是约束,它既包括了横向整合又包括了纵向整合,是两者的结合。
官产学研整合是在政府的规划、指导和协调下,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以技术创新、技术服务为载体的互动式产业技术开发与应用,实现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双赢。
通过官产学研整合,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充分利用科研机构的技术开发力量来实现企业的创新,化解和分担风险,增强企业的内生增长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促使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迅速向产品转化,缩短转化周期和提高转化率。
官产学研整合可以采用两种模式:一是企业聘请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专家当技术顾问,帮助企业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二是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办实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谋利益,共担风险。
1)横向整合◆特点:产业的横向整合是指产业链条中某一环节上多个企业的合并重组。
它的特征是合并同类项,重在做大企业规模和调整产业布局。
它突破了传统企业逐步发展的模式,通过合并或兼并将处于一定区域内、发展水平相近、产业关联度大的企业整合成大型企业(集团)。
产业横向整合的模式有以下三种:第一,由许多散小的企业合并成一个大的企业(集团);第二,由一个大的企业兼并其他小企业;第三,由几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强强联合形成巨型企业集团。
◆适用情况:可以针对西部产业集中度低,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或“多、小、散”特点明显,市场竞争力不足的产业进行改良。
◆作用:要对问题产业进行横向整合,做大企业规模。
扶持有较强发展前景的优势企业,通过强强联合,使之成为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巨型企业集团;引导众多散小企业通过合并走向集中、优势互补,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鼓励有生命力的企业兼并中,小企业,接管濒临破产的企业,使有价值的资源重新焕发生机。
2)纵向整合◆特点:纵向整合是围绕主导产品,沿产业链整合上下游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手段,形成以价值链为中心的大型企业(集团),包括前向整合和后向整合。
通过整合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企业竞合关系,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市场份额和赢利能力。
纵向整合的特征是以产业链为纽带,在更大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纵向整合可以采用两种模式:一是接通产业链,就是将产业链中断续或孤立的环节串联起来,在更大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拓展产业链,就是补充产业链中缺损的环节,或向前延伸和向后延伸,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