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造价控制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造价控制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造价控制论文工程造价管理论文对预结算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问题分析【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各个阶段;对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加强工程造价控制的建议,并结合我国现行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在现实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对工程造价控制全过程管理作深入的剖析,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预结算;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1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重要性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投资。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就是控制项目各个阶段费用在批准的项目投资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使工程项目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求得最佳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程造价的计价特征有别于其他商品,其主要特征之一是多次性计价,就是在建设过程的各个阶段合理确定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

由于工程造价的多次性计价,决定工程造价的动态性和复杂性。

所以,必须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实施全过程的控制。

2 我国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1 不够重视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投资决策是工程造价源头,这一阶段耗资约占总投资额的0.3%~3%,但对项目的造价和投资效益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对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选择,是对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项目投资效益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和效益。

发达国家对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十分重视,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研究,从而做出相对比较准确的工程造价。

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控制,工程建设存在大量投资严重超标的现象,造成工期越拖越长,工程造价越来越高。

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①人为因素造成概算降低,有些项目在申请立项阶段,为了能使项目尽快通过批准,有意压缩工程投资,预留资金缺口;②在初步设计阶段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深度,存在较多设计上的漏洞,设备和材料价格不按市场行情制定;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提出超过设计标准的过高要求,如办公设施面积增大、装修超标等。

2.2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深度不够当前,我国的工程设计也实行招投标制、公平竞争,把对设计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作为选择中标单位的主要标准之一,对全过程造价进行控制的管理。

但目前我国大部分设计单位对工程项目的技术与经济分析深度不够,在设计中大多重技术轻经济,设计人员对设计工程的质量负责,对工程造价的高低则不太关心,以致无法通过优化设计方案,编制初步设计、概算起到控制造价的作用。

工程设计图的质量和深度等也不够,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错算和漏算引起临时项目的增多,使招投标工作的质量难以保证,因而也无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2.3 还未全面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建设工程招投标在我国全面推行后,在缩短建设工期、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抵制不正之风方面作用明显,也有效地保障了招标人和投标人的合法权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来的招投标阶段实行预算定额计价模式已不适应,采用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进行招投标是必然趋势。

建设部颁发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该方法是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中,由招标人按照国家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提供工程数量,由投标人自主报价,并经评审合理低价中标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

2.4 施工实践与竣工结算阶段控制不力在施工阶段设计变更过多,虽然出于建筑工程的复杂性难免出现施工图在审中或在施工过程中会有各种问题,但要求设计部门严格把关,避免先干后变的状况,也是避免工程造价突破概算,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

同时加强合同管理,保障发包方与承包方平等互利。

我国大多数工程项目在工程竣工决算时,施工承包方在竣工结算书中普遍多算,发包方千方百计乱砍一通,扯皮现象严重使工程结算一拖再拖,大大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使用和建设工程造价的确认。

3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主要阶段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控制,由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竣工决算和竣工后费用的控制5个部分组成。

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设计概算,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施工图预算,在工程实施阶段要按承包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以合同价为基础,考虑各种因素确定估算价;在竣工验收阶段,全面汇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实际花费的全部费用,编制竣工决算,如实体现该建设工程的实际投资。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目的,是合理确定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必须通过项目从决策—设计—实施全过程的控制管理才能实现。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决策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

据有关资料表明,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达到80%~90%;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度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度为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度为25%~35%;而到了施工阶段,影响度只有10%~20%。

3.1 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

作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决策阶段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拟建项目进行经济评价,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建设方案,并在优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编制高质量的项目投资估算,使其在项目建设中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有:①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②建设地区的选择;③建设地点(厂址)的选择;④项目的经济规模;⑤工艺评选;⑥设备选用。

3.2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龙头。

在投资计划得以合理确定以后,进入设计阶段是把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要求严密、全面的施工图设计。

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

设计是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实施进行全面的安排,也是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的过程。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能使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投资、提高效益。

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费用1%左右,而这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却是75%以上。

由此可见,设计对整个工程建设至关重要。

同一建设项目,同一单项单位工程,可以有不同的方案,从而有不同的造价。

因此,有必要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做多个方案,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益评价,选用技术选进适用、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即设计方案的优化过程。

设计方案优化常采用价值工程又称价值分析法,即在满足功能或尽可能提高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其公式为“V=F/C”式中:V为价值系数;F为功能系数;C为成本系数。

作为一种相当成熟而又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价值工程在许多国家的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

在工程设计阶段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是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环节,设计人员和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密切配合,做好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在降低和控制项目投资上下功夫。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及时对项目投资进行分析对比,反馈造价信息,能动地影响设计,以保证有效地控制投资。

3.3 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推行工程设计招投标和方案竞选建设项目,实行设计招投标和方案竞选有利于设计方案的选择和竞争。

设计招标是比创意、比价格、比工艺,使那些构思新颖、价格合理的方案入选。

更主要的是中标项目做出的投资估算,更能控制或接近招标文件规定的投资范围,从而更好地控制投资。

进一步完善招标与投标制度在具体实施中,可由招标单位编制实物工程量清单,由竞标单位展开单价或总价竞标,如果工程量一时不清,也可以用单价竞争,结算时按实际发生的合理工程量办理。

关于工程量与价格调整的内容在合同中写明,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有关工作量,推进招标制度,缩短工程工期,并把企业推向市场。

3.4 施工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建设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首先,应认真做好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完善招投标制度,优选施工队伍,实行工程总承包;严格执行建筑市场管理条例,选用合理的建筑材料及制品,加强施工管理;加强对隐蔽工程的验收,合理组织施工,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促使施工单位采取措施精打细算,压缩各项费用开支,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施工企业健康发展,增添压力和活力。

其次,严格按规定和合同拨付工程进度款,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最后,及时处理索赔工作,做到这些就能够有效地进行工程造价控制。

3.5 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竣工决算反映整个工程的实际投资,也反映发包方和承包方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

及时办好工程竣工决算必须收集、整理竣工结算资料,包括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各种签证材料等。

这些资料的收集和取证还必须注意其有效性,如设计变更通知书必须由原设计单位下达的有设计人员的签名和相关印鉴;现场监理的签证必须有甲方工地负责人的签章并征得设计人员的认可等。

在编制竣工决算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有工程量计算上的失误,费率计取上的不准确等,但主要表现在对定额标准的理解上和对建设单位自身利益的考虑。

具体问题为:①重复计算工程项目和工程量;②对定额中没有包括的材料,高估冒算;③混淆定额各项目的适用范围;④多次计取施工机械进出场费等。

为做好工程竣工结算,应建立工程量清单核对备案制度和内部复核制度,定期跟踪检查、监督管理,加强业务人员的素质教育,减少工程量清单中的差错率和杜绝违法违规行为。

在工程竣工结算时,必须到工地现场核对,严格审查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材料调价是否有依据等,使工程造价结算确切、合理。

4 改善加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主要建议全面造价管理是为了社会和企业的整体效益,促使参与建设过程的每个人去关心其工作是否能使工程造价得以有效控制,并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运用到工作中。

4.1 重视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准确控制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研究和论证,做出相对比较准确的工程造价,做出合理的选择,进行工程造价控制。

4.2 大力推广标准设计设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图纸设计的质量和深度,建立比较完善的图纸会审制度,避免因设计图纸原因而引发的错、漏、缺现象。

国内外经验表明,标准设计可以节约设计费用,并加快图纸设计的速度。

采用标准构件的建筑工程可降低造价10~15%。

由于标准设计可以重复使用,从而能使工程造价低于单个设计的工程造价。

4.3 风险管理成为重要的内容无论是筹资还是投资,都必须重视风险管理。

在融资方面,加入WTO后,筹资渠道日益增加,其品种将丰富多彩,特别是风险投资基金将成为主要的筹资渠道。

企业面对如此丰盛的大餐,切不可饥不择食,而应当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深思熟虑,谨慎控制财务风险,恰当选择资本结构,重视资产负债上的风险收益分配,使企业财务状况一直保持良好态势,以增加对外部风险的抗衡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