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力池抗冲耐磨混凝土施工措施
一、工程概况
本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消力池过流表面的外观光滑、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抗冲耐磨混凝土的厚度是施工难点;如何确保过流表面抗冲耐磨混凝土浇筑符合设计要求是施工中的重点。
消力池的作用是通过水跃,将泄水建筑物泄出的急流转变为缓流,以消除动能的消能方式,因此消力池过流面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水电站为提高消力池混凝土结构施工期在温度应力作用下的水平层面抗裂能力,为加强抗冲刷能力,现对消力池混凝土结构做如下调整:消力池段EL574高程以下3m厚混凝土(含2.1m厚C30三级配常态混凝土和0.9m厚HFC40F100W6二级配抗冲耐磨混凝土),为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应一次性整体上升,不得分层。
二、施工资源配置
2.1、施工设备资源配置
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1 陕汽奥龙20T 台 4
2 砼罐车6m3台 1
3 长臂反铲台 2
4 砼振捣器Φ100 台 4
5 电焊机14KW 台 4
6 门机MQ900B 台 1
2.2、施工人力资源配置
序号工种人数备注
1 现场管理人员 2
2 汽车司机 5
3 门机司机 2
4 模板工 2
5 浇筑工9
6 电焊工 3
7 长臂反铲司机 2
2.3、施工用电、水布置
用电考虑到电焊机、砼振捣器为380V,所以就近从工地380V接线点引至施工现场,现场配置配电柜;施工用水直接用水管从工地水阀接引至施工现场。
三、模板施工
3.1、模板不应与脚手架相联,避免引起模板变形和浇注过程中模板的不稳定。
3.2、安装侧模时应防止移位和凸出,墙身的侧模可设拉杆固定。
3.3、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结、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
其允许偏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模板有移位和变形应及时纠正。
3.4、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
四、混凝土的施工
4.1 混凝土的运输、入仓
(1)混凝土水平运输:主要采用6m3罐车和20t自卸汽车作为运输工具沿已形成的运输道路至受料平台。
(2)混凝土垂直运输:消力池段主要通过厂房下游的门机配置3m3混凝土吊罐入仓,另外在下游EL571平台上布置2台长臂反铲喂料辅助入仓。
4.2混凝土浇筑、振捣
(1)从EL573.1~EL574高程浇C30三级配常态混凝土,EL570.9~EL573.1浇HFC40F100W6二级配抗冲耐磨混凝土。
根据
过流表面同一仓号有两种标号混凝土的特点,对运输车挂牌标识,避免了混凝土的混淆;在仓面模板划线标明分界位置,并在EL573.1高程采用钢管做样架标识(钢管底口高程为EL573.1),C30三级配常态混凝土高程不能高于钢管样架底口,由此来保证抗冲耐磨混凝土不低于设计厚度。
(2)浇筑采取从外到内的浇筑方式,先用台阶法浇筑常规混凝土,浇筑程序是从块体一端向另一端铺料,并逆水流方向长边方向以台阶形式向前推进,层厚50cm,台阶宽1m , EL573.1~EL574高程留出90cm的空间,先铺一层50cm厚的抗冲耐磨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最后再浇一层40cm厚的抗冲耐磨混凝土,浇筑时呈锯齿状结合以保证过流表面抗冲耐磨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施工时接头部位二次振捣,保证混凝土结合质量。
(3)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
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对每一振动部分必须振动到该部分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5.3混凝土收面
过流表面收面:过流表面需做抹面刮轨,刮轨采用φ20圆钢制作,其间距不得大于3m,直线段采用拉线方式对刮轨进行抄平。
混
凝土收面由专人负责,底板面首先用方木刮尺放在刮轨上沿水流方向反复找平,从边上铲入混凝土浆填平表面凹处,直到整个表面大致平整,混凝土泌水基本完成后再用2~3米自制的铝合金刮尺来回刮动水泥混凝土表面的砂浆层进行找平,同时利用刮尺检查表面平整度≤2mm。
混凝土初凝前及时拆除刮轨,用仓内混凝土填平刮轨留下的局部坑槽。
然后搭设木板,人员站在木板上,先用木抹子初步压平,直到表面无气孔,光洁和平滑结束,再用铁抹子逐遍抹平、压光,直至表面光滑时止。
5.4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洒水养护,以保持表面湿润。
为防止抗冲耐磨混凝土表面水份丧失过快产生塑性裂缝,在混凝土表面外露面覆盖湿麻袋,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混凝土终凝后进行流水养护,以便混凝土散热。
(2)模板与混凝土表面在模板拆除之前及拆除期间都应保持潮湿状态,其方法是让养护水流从混凝土顶面向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缝渗流,以保持表面湿润,所有这些表面都应保持湿润,直到模板拆除,模板拆除后进行洒水养护。
并有专人负责,作好养护记录。
5.5混凝土保护
(1)已浇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才准在仓面上操作。
(2)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
方可拆,模棱角和突出部分应加强保护。
(3)重视过流表面的保护。
所有混凝土工程在最终验收之前,还应加以维护及保护,以防损坏。
六、施工质量控制
6.1、施工测量
施工前,作好现场的测量放样工作,并及时与现场技术员及作业队负责人进行测量技术交底。
6.2、施工工艺方法控制
每个工序施工前由现场技术员进行自检后报请质检工程师及监理到现场进行检查,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严格按制定的工程质量标准和操作工艺组织施工。
重点是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施工中对混凝土的振捣要严加控制,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七、安全保证措施
7.1、施工现场的布置复合防火、防爆、防洪、防雷电等安全规定的要求。
7.2、现场道路平整、坚实、保持畅通,危险地点悬挂按照《安全色》和《安全标志》规定的标牌,夜间行人经过的坑设红灯警示,施工现场设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
7.3、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符合安全规定。
配电箱能防火、防雨、箱内不得存入杂物并设门加锁,专人管理。
检修电气设备时停电作业,电源箱或开关握柄挂“有人操作,严禁合闸”的警示牌或设专人看管。
7.4、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
7.5、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
7.6、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7.7、行车危险地段,设置警告牌和车挡。
7.8、进行施工现场,人人戴安全帽。
八、环保措施
8.1、施工现场划分责任区,派专人负责,明确责任区管理责任。
8.2、现场设置临时卫生设施,做好现场卫生管理工作,生活垃圾要堆放在制定地点,按规定及时清理。
8.3、施工区域运输道路每天应派专人打扫,洒水,防止车辆行驶时扬尘。
8.4、在道路交叉口设置宣传标牌,标明工程概况、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8.5、对全员职工进行文明施工重点教育,提高文明施工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