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学
天祝四中赵永青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手段也不断更新,越来越多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也采取了信息化教育教学。
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全面的、均衡的发展。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信息化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也逐步进入到体育室内课教学中。
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为体育教学和教学管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为此,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际,从理论和实践出发,探讨新课标下信息化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一些做法或见解,希望能为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作一点点贡献。
【关键词】信息化新课标体育教学信息化教学是以图像、声音和文字等综合形式向学生传播信息的过程,由于其生动性、交互性的特点,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提高。
如何将信息化引入体育课堂,以满足现代体育教学的要求,是我们体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那么,我们在平时的体育教学当中应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呢?下面本人就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来和大家谈谈。
1.利用信息化技术广泛宣传,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营造好校园的体育文
化氛围。
体育文化的内涵应包含:人类发展的生物性、科学性、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关系,这三者应该与人文性相结合,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校园是广大师生开展竞技体育、娱乐体育等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有组织的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促进校园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不仅能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有利于大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身心状态,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构成了学校特有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以多媒体为载体的体育文化传播,将是我们感官被延伸了,体育也仿佛长出了翅膀。
在体育教学中借助图像、动画、视频、影像、声音、文字等多媒体技术手段,全方位逼真的反映技术动作的动态变化过程,吸引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给学生以全新的感观视觉,以此营造一种视、听双重冲击的感受氛围,诱发学生思维,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
还有通过多媒体技术大力宣传校园的体育特长生的运动心得体会,展示运动风采,取得骄人的成绩等。
通过一系列地宣传,自然而然地营造了学校的体育氛围,让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自主运动,让整个校园充满浓厚的体育文化色彩。
2.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体育教学备课的效率和质量。
本人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出,适当地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备课,可以提高体育教学备课的效率。
首先,通过互联网,可查阅大量的资料,而且可下载大量的运动图片、图形供备
课用,使体育教案起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其次,如果写好的教案觉得不满意,或课后发现问题可随时修改。
通过这样的备课,可以达到提高备课的效率,从而又减轻体育教师的教学负担,为我们体育教师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收集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备课的资料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等有限的手段获取,这样的信息来源显然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
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可以通过自己制作,或通过光盘、网络等途径获取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应用于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图、文、声、像相结合,更丰富、更精彩;教学方法更多样、更灵活;教学效果更明显、更有效率。
对备课过程发现的问题还可以随时修改更正,课后又可以针对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进行修改补充,达到优化、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3.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知道《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
健康教育专题是新课程一个必修模块,一般是在室内教学,因此室内理论课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室已逐步安装了多媒体教学平台,在理论教学中,通过实物投影仪、电脑、录音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和传媒手段,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丰富
多彩的教学内容,打破了单调的教学空间和死板的学习模式,激活了学生的感官和思维,把应学的知识演化成了丰富、生动、形象、逼真的立体世界,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通过教学实践,室内理论课运用信息技术授课,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更有趣、更生动了,我也感觉到教学效果比以前也更好了。
所以,利用信息化技术能大大提高体育室内课的教学质量。
室外实践课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形式,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强健体魄,实现新课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最主要途径。
在教学中,学生所要接触的技术动作有的具有抽象性,仅凭教师的讲解示范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有的技术动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示范动作瞬间完成,完整示范学生根本不能看清其过程,分解教学又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认识,形成分解做动作的习惯。
利用信息化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就会避免上述存在的问题,同样的技术动作,通过教师对动作进行讲解与示范,结合课件播放给学生听与看,对于重点与难点进行反复慢放,并用特定的声音、图像显示,突出重点与难点,使学生直观、主动、立体、全面地掌握技术动作。
并通过生动的画面,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
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时,教师的示范动作要根据教学的顺序和任务做到完整与分解相结合。
传授新知识时,可以先用课
件做完整演示,使学生对此动作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建立起新技术的概念。
然后再由易到难进行分解示范。
这样便于学生知道分解动作在完整动作中的位置,为以后学习完整动作打下基础。
如本人教授《立定跳远》这一课题时,就利用了多媒体优势,将立定跳远的正确示范动作在大屏幕上反复播放,必要时还应慢速播放,让学生们感知,认知。
另外,还可将多种错误动作演示出来,学生进行正误对比。
体育教师由于年龄等方面的限制,导致示范动作不能标准化,美观化,无法分解和做慢动作等,现在有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以用慢动作或定格来细致地演示,立定跳远的各个环节就一清二楚了,使学生很快建立了清晰的表象,让学生们做到心中有数了,学起来就顺理成章了。
可见,信息化技术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应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加深了对所学动作的理解、记忆和掌握,而且培养了他们的主动思维,观察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室外体育课的教学效率,从而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体育的教学质量。
4.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安全意识和培养爱国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本人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德育教育,不受时间、空间、宏观的限制,生动形象地结合体育教育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学习和掌握一些有关体育运动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技能,能有效地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如播放一些有关体育比赛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案例视屏,通过体育事故案例来设
疑问;导致事故的原因,和如何预防事故的发生等等。
先让学生讨论回答,再由我结合平时的体育课的安全问题和学生们共同交流并小结。
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使思想教育内容更加鲜明生动,富有感染力,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如观看团体项目的比赛时,教师在讲授技术、战术的同时,特别向学生强调互相配合,发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组织学生观看重大的比赛,如NBA,奥运会、亚运会、各种团体世界锦标赛,CBA等,当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取得胜利,五星红旗在赛场冉冉升起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所以说,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
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从网上获得大量的相关知识,可以借鉴同行的教学经验,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
新课程正如火如荼地实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各种现代多媒体技术,课外多积累有关本学科的素材,熟练地掌握多媒体的操作方法,多媒体作为奇妙的教学工具,为师"教"与生"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此外,学校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它是以室外身体练习为主,室内理论教学为辅,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品德、终生体育的意识、兴趣和能力为指导思想的学科。
所以,在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体育教学时,应该要合理恰当地运用,应将信息化技术与体育课程有机融合。
总之,我们在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时,应注意课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运用,把握好多媒体信息化技术教学和教师指导的关系和尺度,以便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