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机的危害班会

手机的危害班会


8、炫耀攀比,助长享乐思想 。
• 课余时间比手机好坏,助长学生的攀比之风, 出现享乐思想。 在中学生中,配带手机已司 空见惯。有手机的学生到处炫耀,相互攀比, 看谁的手机档次高。有的家长给学生配备的 手机非常高档,高达数千元,使老师都望尘 莫及。没有手机的学生羡慕有手机的学生, 总是找出若干理由,要求家长为之配备手机。 条件较差的家长因此十分为难,学生可望而 不可及。学生心中既矛盾又痛苦,认为社会 很不公平。把心里的不快和怨恨向社会发泄, 于是,这些学生便产生了怨恨和报复心理, 轻则厌学、违纪,重则违法犯罪。
2、考试作弊,冲击考风学风。
• 在学业成绩检测时,有的学生通过手 机舞弊,弄虚作假,欺骗家长,欺骗 老师。造成课上精力分散,学习不用 功,课堂受到干扰,教学秩序受到严 重的影响。特别是作为学生,学习必 然不认真努力,学习成绩下降。有的 学生还以短信的方式捉弄老师和同学, 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3、网吧进入教室 网吧进入教室,毒害了青少年学生 们看小说聊天都要加班加点,哪里 还有时间和精力顾及课本上那些无 味的说教呢?难怪美国中小学是禁 止学生佩带手机的。
9、分散注意力,学业成绩直线下降。
• 调查发现,配有手机的学生,大多数 在上课有玩手机的习惯。上课学生之 间相互发短信,课间就那么几分钟也 要玩玩手机,对手机十分牵挂与着迷。 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很难集中精力 听讲、学习。手机不利于中学生成长, 严重影响学业。
手机对中学生的危害
• • • • • • • • • 1、频繁用机,损身又害心。 2、考试作弊,冲击考风学风。 3、网吧进入教室。 4、破坏校纪,影响教与学。 5、亲情疏远,教育虚无飘渺。 6、配带手机,学生安全无保障。 7、手机消费,加重家庭负担。 8、炫耀攀比,助长享乐思想 。 9、分散注意力,学业成绩直线下降。
• 主题班会 让手机回家
(手机对中学生的危害)
初四(2)班
手机大风暴
•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方便,快捷的通信工具,走 进了千家万户,在街上可以看到人手一机的情景。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初中生,高中生。随着手 机的日益普及,手机也进入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校 园,一时间,校园手机成了校园里的一道“亮丽的 风景线”。目前中学生拥有手机已不是少数,他们 把手机作为一种现代化个性气息与身份的象征,很 多人已经把拥有一部或者几部手机当作很自然也很 必然的事情了。他们用手机发信息、聊天、玩游 戏...... 在学生当中,手机是多种功能的集合体,既 是通讯工具,也是玩具。可以说是中学生在校园使 用手机,成了老师关心的一个典型现象。所以,我 们今天就来讨论手机到底有多好?
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
1.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心,心为根本。 心如果不动玩手机的念头,烦恼又在哪里呢? 心如果动了玩手机的念头,觉察到这个念头, 然后念头它就消失了。所谓:烦恼如露霜,惠 日能消除。 最好的办法:不把手机带到学校,带去了你就 会控制不住自己,如果手机不在身边就没办法 玩了。如果非要带手机,可以带一个功能机, 只能接电话、发短信的那种,并到校后及时放 在老师那里暂时保管。
7、手机消费,加重家庭负担。
• 中学生配带手机十分普遍,玩手机 达到了疯狂的地步,打电话、发短 信那是经常的事。经济条件差一点 的学生,为了给同学、朋友打电话、 发生短信,节衣缩食。条件好的学 生手机费用极其高昂,少的每月一 两百元,多的高达数百元。大大增 加了家庭经济负担,不利于学生良 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培养。
4、破坏校纪,影响教与学。
• 学生使用手机晚上躲在被窝里收发短 信,看小说,玩游戏,深夜不睡,干 扰他人休息,在教室里,大多数是开 着静音或振动,有的学生一节课连续 收到五、六条短信,自己不能安心听 课,同时扰乱教学秩序,也影响自己 听课效率。也有个别忘了的,课上手 机响起来,蔑视教师劳动。老师厌恶, 爱学习的同学极其反感。
手机风暴袭击校园
手机到底好不好?
• 请同学们交流讨论手机的利与弊 • 发言
手机的好处
1、方便和父母联系
Hale Waihona Puke 2、方便和同学朋友联系 3、是“时尚”的表现
手机对我们的危害
1、频繁用机,损身又害心。
• 手机主要是通过无线电波实现其功能的。 手机传送的电波,或多或少地要被人体 吸收,从而可能改变人体组织。科学家 对手机的辐射千忧万虑,明确指出,频 繁而长时间地使用手机,对人体的健康 带来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 使人的记忆力丧失,睡眠紊乱,心理烦 躁,头痛等。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 很多身体机能还不健全,手机辐射危害 学生发育,影响身体健康,造成理解力、 反应力、记忆力的明显下降,听觉受损, 免疫功能失调。
5、亲情疏远,教育虚无飘渺。
• 目前,家长纷纷给学生配备手机,对他们进行 摇控管理。手机像根“绳”,其目的是想栓着 学生的心。家长的一片好心,学生并不理解。 家长由于工作繁忙,依靠手机对学生进行管理, 这样减少了对学生直接地面对面地教育机会, 减少了家长与老师直接地交流与沟通。家庭教 育实际上由实变虚,由直接到间接,由亲近到 疏远。家庭教育不到位,出现了漏洞。个别学 生可以随心所欲,任意撒谎,学生养成了极坏 的品格。对学生教育浮于表面,虚无飘渺。
中学生都用它来干什么了?
• 调查统计:与家长联系占20.55%,发短 信占52.17%,玩游戏19.13%,上网85%, 闲聊44.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手 机的使用一方面给学生与家人、老师、 同学的联系提供了方便,但手机短信、 玩游戏和闲聊等给学生带来的危害却 是巨大的,已经引起全社会的观注。
6、配带手机,学生安全无保障。
• 一些学生在回家路上玩手机,不注意路上 的行人和车辆,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有的 学生在路上玩手机,给一些不法分子造成 了可乘之机,他们见机起意,专门针对学 生,学生往往被骗、被打、被抢。 • 配带手机都会直接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 生活,安全得不到保障。个别学生还利用 手机纠集同学和社会闲散人员打架,严重 违法违纪。
五、一部分地区的做法
国内部分学校的做法: 杭州一中:不准带手机进教室 龙岩一中:带手机进考场,无论是否用于作弊,学科都以0分记 浙江台州一中:学生用手机需先和学校签合同 宁波:禁止学生带手机违者扣分 国外做法: 芬兰:禁止向青少年销售手机,芬兰市场规定,禁止无线网服 务直接向青少年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如果发现违令, 处以10万欧元监考 美国:为校园手机立法,大约在10年前,美国各州纷纷制定规 定,完全取缔在校生使用传呼机和手机 德国:欲实行禁止在学校使用手机,德国一开始对学生使用手 机进行强烈讨论。
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
2、心里有想改的想法,就要行动。 其实你现在是学生了,即使不想学习 也要逼迫自己学习的,不为别的也要 为自己的前途努力。
总结
• 清楚地认识到手机对我们的巨大危害, 明确自己的首要目标是学习,把时间 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 • 拒绝把手机带入学校,让手机回家。 • 绝不在课堂或课余时间玩手机。 • 坚决抵御手机网络和游戏的诱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