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七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一、A11、新生儿硬肿症主要的致病因素是A、肺炎B、腹泻C、黄疸D、贫血E、寒冷2、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中度硬肿的患儿,在暖箱中多长时间内恢复正常体温A、6~7小时B、6~8小时C、6~10小时D、6~11小时E、6~12小时3、新生儿硬肿症,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多发生在早产儿B、常伴有低体温C、硬肿最先出现在面颊D、重症伴多脏器损害E、多发生在寒冷季节二、A21、患儿女,日龄4天,足月顺产。
现该患儿反应低下,拒乳,哭声低弱,下肢及臀部皮肤暗红、发硬、压之凹陷,拟诊为寒冷损伤综合征。
在进一步收集的评估资料中,对判断病情最有价值的是A、体重B、体温C、呼吸D、脉搏E、血压2、患儿,日龄4天,诊断为新生儿硬肿症,处理措施哪项不妥A、供给足够液体和热量B、尽量减少肌内注射C、应快速复温D、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E、注意有无出血倾向3、患儿男,早产儿,胎龄36周,出生后5天,两日来发现患儿不哭,拒乳、反应低下。
体温29℃,双面颊、肩部、臀部、下腹部、大腿及小腿外侧皮肤发硬,按之如橡皮样,属重度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其损伤的面积为A、5%~10%B、10%~15%C、20%~30%D、30%~40%E、大于50%4、一早产男婴,日龄4天。
不吃不哭、体温不升,呼吸浅表。
查体:下肢、臀部皮肤发硬,呈暗红色,伴水肿。
应首先考虑为A、新生儿败血症B、新生儿硬肿症C、新生儿颅内出血D、新生儿脑膜炎E、新生儿破伤风5、某早产儿,胎龄34周出生,体温30℃,腋肛温差为负值,要求恢复正常体温的时间应该是A、1~2小时B、3~4小时C、12~24小时D、6~8小时E、6~12小时6、患儿,男,日龄3天,胎龄35周早产儿。
现该患儿反应低下,拒乳,不哭,下肢及臀部皮肤青紫、对称性硬肿,初诊为寒冷损伤综合征,下列指标对判断病情最有价值的是A、体温B、尿量C、哭声D、喝奶量E、血压7、某新生儿胎龄33周早产,出生日龄4天,反应差,哭声弱,吸吮无力。
体温35℃,心率110次/分。
呼吸40次/分。
患儿小腿、上肢皮肤硬肿。
对该患儿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输入液体温度不宜过低B、快速复温C、积极监测患儿体温D、严格控制补液速度E、提供能量与水分,保证足够热量供给8、患儿男,早产儿,胎龄36周,出生后8天,两日来发现患儿不哭,拒乳、反应低下。
体温34℃,双面颊、肩部、臀部、下腹部、大腿及小腿外侧皮肤发硬,按之如橡皮样,考虑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首选的治疗是A、复温,逐渐调高保温箱温B、滴管或鼻管喂养,开始80kcal/(kg·min),以后逐渐调至正常所需热卡C、补液10%葡萄糖及生理盐水60~80ml/(kg·min),糖盐比为4:1D、青霉素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防治感染E、地塞米松静滴,每次0.5~1mg/kg,1~2次/日9、患儿女,出生5天后,因双下肢、臀部、面颊硬肿入院,体温29℃,腋温、肛温差1℃,在采用温箱进行复温时,初始温度应为A、25℃B、27℃C、29℃D、31℃E、33℃10、患儿,女,孕35周早产。
体重1500g,皮肤红嫩、胎毛多,指(趾)甲未超过指(趾)甲尖,体温不升,呼吸43次/分,血氧饱和度95%,胎脂较多。
护士首先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是A、注射维生素K1B、给予鼻导管吸氧C、立即擦净胎脂D、将患儿置于暖箱中E、母乳喂养11、生后4天女婴,来自山区,因1天来拒奶,全身冰冷入院。
查体:体温不升,反应差,皮肤呈暗红色,约30%皮肤如硬橡皮样。
心音低钝,双肺呼吸音粗,腹尚软,脐带已脱落。
该患儿皮肤硬肿最早可能出现在A、会阴部B、臀部C、双肩胛区D、小腿外侧E、面颊三、A3/A41、女,孕32周顺产,生后3天出现吸吮无力,哭声低微、反应差,双下肢硬肿,皮肤黄染,体温32℃。
<1> 、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新生儿败血症B、新生儿硬肿症C、新生儿溶血病D、新生儿颅内出血E、新生儿胆红素脑病<2> 、当前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A、体温过低B、营养失调C、有感染的危险D、皮肤完整性受损E、知识缺乏<3> 、该患儿首要的护理措施是A、预防感染B、保暖、复温C、供给足够能量D、维持水、电解质平衡E、保持皮肤清洁<4> 、对该患儿的处理哪项不妥A、立即置入28℃暖箱内保暖B、监测体温C、预防感染D、逐渐复温,6~12小时使体温恢复正常E、多喂奶,保证足够能量摄入2、患儿男,出生5天,因不吃、下肢皮肤发凉、发硬2天入院,患儿孕33周早产,出生体重1500g,出生时哭声低,生后母乳喂养,但每次吸奶量少,患儿于生后3天拒奶,下肢皮肤发凉,发硬。
体查:T32℃,双小腿、双臀部、下腹部皮肤硬,呈凹陷性水肿。
双肺无异常,心音低钝,腹稍胀,肝肋下1.0cm,脾未及。
<1> 、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新生儿肝炎B、新生儿黄疸C、新生儿肺炎D、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E、新生儿脐炎<2> 、该患儿的硬肿程度属于A、正常B、轻度C、中度D、重度E、极重度<3> 、患儿恢复到正常体温,一般要求多长时间A、1~2小时B、3~4小时C、12~24小时D、6~8小时E、6~12小时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新生儿皮下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大,其熔点高,在寒冷的情况下,如超过新生儿的体温调节的限度可导致皮下脂肪凝固发生硬肿。
此外早产、窒息、低体温、重症感染等均是本病可能的致病因素。
【该题针对“第七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如肛温>30℃,腋-肛温差为正值的轻、中度硬肿的患儿可置于已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根据体温恢复的情况逐渐调整到30~34℃的范围内,6~12小时恢复正常体温。
【该题针对“第七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硬肿发生顺序为: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该题针对“第七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二、A2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复温,复温措施和步骤是根据患儿体温制定,因此,在进一步收集的评估资料中,对判断病情最有价值的是体温。
【该题针对“第七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硬肿症患儿恢复正常体温是治疗的关键,但应逐渐复温,循序渐进,复温过快会导致心衰和肺出血。
【该题针对“第七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轻度:体温≥35℃,皮肤硬肿范围<20%;中度:体温<35℃,皮肤硬肿范围20%~50%;重度:体温<30℃,皮肤硬肿范围>50%,常伴有器官功能衰竭。
【该题针对“第七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4、【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新生儿硬肿症临床表现:皮肤发凉、硬肿,颜色暗红,不易捏起,按之如硬橡皮,硬肿发生顺序为:小腿-大腿外侧-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严重者可导致肺出血、循环和呼吸衰竭及肾脏等多脏器损害,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而危及生命。
结合题干可以判断是B。
【该题针对“第七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5、【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肛温<30℃,腋-肛温差为负值的重度患儿,先将患儿置于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并逐步提高暖箱的温度,每小时升高1℃,每小时监测肛温、腋温1次,于12~24小时恢复正常体温。
【该题针对“第七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体温常低于35℃,重者患儿低于30℃。
判断病情最有价值的是体温。
【该题针对“第七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7、【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小儿应逐步复温。
所以B错误。
【该题针对“第七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8、【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复温是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护理的关键措施。
【该题针对“第七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9、【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肛温<30℃,腋-肛温差为负值的重度患儿,先将患儿置于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并逐步提高暖箱的温度,每小时升高1℃,每小时监测肛温、腋温1次,于12~24小时恢复正常体温。
【该题针对“第七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0、【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患儿有体温不升的临床表现,该小儿体重低,早产。
所以选择D。
【该题针对“第七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1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硬肿发生顺序为: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该题针对“第七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三、A3/A4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根据题干描述,早产、低体温、反应差、皮肤硬肿等表现可分析出患儿最可能为新生儿硬肿症。
【该题针对“第七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低体温可造成多器官功能的损害,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心衰、DIC、肾衰竭等表现,因此应尽快纠正患儿体温过低的问题。
【该题针对“第七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最主要的护理问题——体温过低,所以该患儿首要的护理措施应为保暖和复温。
【该题针对“第七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复温的原则是逐步复温,循序渐进,复温过快易引起心力衰竭和肺出血。
如肛温>30℃,腋-肛温差为正值的轻、中度硬肿的患儿可置于已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根据体温恢复的情况逐渐调整到30~34℃的范围内,6~12小时恢复正常体温。
【该题针对“第七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患儿体温32℃,小腿、臀部、下腹部皮肤硬,呈凹陷性水肿。
可以判断为D。
【该题针对“第七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临床依据体温及皮肤硬肿范围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体温≥35℃,皮肤硬肿范围<20%;中度:体温<35℃,皮肤硬肿范围20%~50%;重度:体温<30℃,皮肤硬肿范围>50%,常伴有器官功能衰竭。
患儿体温32℃,患儿双小腿、双臀部、下腹部皮肤硬。
属于中度硬肿范围。
【该题针对“第七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肛温>30℃,根据体温恢复的情况逐渐调整到30~34℃的范围内,6~12小时恢复正常体温。